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经济史与经济思想史
4366 1
2005-04-12

斯密在《国富论》中赞扬了“马德拉斯及加尔各答协议会,在战争及商议上,就有好几次的行动,其果断与明智,有如罗马共和国最盛时代的罗马元老院。”(下,第210页)但随后,斯密马上指出,“他们的地位,如果在某些场合诱使他们干出那样宽宏高洁出人意料的行为,那末他们的地位,在其他场合促使他们干出和上述多少不相同的行为,亦是毫不足怪的。”(下,第210页)斯密“所要责备的,是政治组织,是这些人员所处的地位,并不是这些人员的品格。”(下,第210页)

斯密在这里区别了人的行为与人的品格两个概念,人的品格是一个内在的概念,他需要通过人的各种言行来反映出来,人的行为则是一个外在的概念,人的行为可以反映一个人的品格,但是也可能不能反映人的品格。假设具有品格A的人的行动集合为B,A可以影响B,A与B存在一定的关系,但是B=f(A,a),存在环境变量a,使得人的品格不是决定人的行动的唯一变量,环境变量a对于人的行为也有着重要的影响,而A与a对于行为B影响的权重也是随环境而变化的。因此,具有品格A的人并不一定具有行动B,相反,具有行动B的人也并不一定具有品格A。而经济学所关心的是人的具体行动,因此,人的品格并不是经济学的研究范围,而人的行动反而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所以一种制度只需要影响人的行动,只要一种“政治组织”可以让人所处一种地位,使人干出“那样宽宏高洁出人意料的行为”,那么这种制度就是一种好制度,至于人的品格是好,是坏,人性是善,是恶,都不是一种制度力所能及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7-12-30 17:35:00
还好,能看懂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