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的一句话是:男人有钱就变坏,女人变坏就有钱。两者好象是互为因果关系,又似乎与中国三妻四妾的传统有关。其制度因素是什么?如果才能通过制度建设改变这种使人变坏的状况呢?
在西方国家,男人对结婚通常非常谨慎,结了婚的男人要变坏通常受到两个方面的约束:一是需要配戴结婚戒指,以示已结婚,不好再欺骗他人,二是一旦离婚需要支付高额的离婚费用。因此,西方人在结婚前的性关系可能很乱,但一旦结了婚,就会有很大收敛,包二奶的现象很少见。这显然有助于社会秩序和人类自身的进步。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很有意思的问题,佩戴价值是相当于发射信号,高额离婚费用是为了增加履约激励。但是,可以正面,在有些情况下,违约是对双方的帕累托改进。楼主说的制度难以解决这个问题,也许有另外的约束以便平衡?
期待大家高见。
从文化层面来谈:西方相对开放(包括性),我国相对保守(年轻人中我不知道,但至少文化层面是这样的)。所以,在那种文化制度下,他们双方了解的多。而我国双方了解的太少(常会有男的不知道养了几十年的孩子竟然不是自己的,女人不知道男人想什么了;另一方面,对教授嫖娼、官员包二奶等现象,在现在中不少,可一旦发现,他们的命运从此就要大改变)。人的本能需求是无二致的,但在那种文化制度环境下,可以通过正式方式(正式规则)表达,我国只能通过非正式规则来表达。或者直接说,大家都是色鬼,但他们那种制度下,需求、效用等都已满足,而我国这种制度下一直压制了。所以有利益动力的小集团(说是小集团,是因为我相信多数人还不是色鬼,对家庭也没有背叛)在“正人君子”这个大制度环境下,无法寻求制度变迁。所以,我国的家庭事前的交易费用会低些,而事后的交易费用太高了。
以下是引用龚瑞在2005-7-20 11:59:22的发言: 至于说佩戴戒指是一种信号发射,也就是说认为已婚这个信号对于别的女人来说,是要回避的。可是中国的现象就更奇怪了,所谓男人四十一支花,女孩子大都喜欢成熟、已婚的男人,这.....................怎么解释?
呵呵,说漏了一点,女孩子大都喜欢成熟、已婚、“有钱”的男人。
因为怕男人有钱就变坏,所以中国大部分地方都实行家庭主妇管财政的制度,男人要把工资卡交给老婆管理,工资全给了老婆自然无法变坏(不为老婆所知的灰色收入显然不会上交)。但有时候,也会有不良妇女,闲着爱赌钱或者卷款潜逃,难呐。
我想是不是可以由法律强制每个家庭必须在银行建立一个公共账户,存入双方收入,需夫妻双方共同签字才能提取,有了法律强制性,谁敢异议,又不会伤夫妻感情。
楼上所说的做法显然是不现实的。现在很多夫妇实行财务分帐,各管各的,从而可以做到好合好散。
但是,这种做法带来了另一个问题,就是夫妇俩谁都不愿意对家庭进行太多的专用性投资了,从事沦为丁克家族。
另一方面,中国法律不能保护弱者特别是妇女的利益,导致很多妇女为家庭奉献越多,结局越悲惨的事件大量发生。这或许可以用妇女为家庭进行了过多的专用性投资后,导致准租被丈夫的机会主义行为无情剥夺加以解释吧。
我想一个家庭应该团结长久,不能以“好合好散”为目标。
可是夫妻之间的关系(如具体的行为准则,共有资产处置权等)若没有适当的法律规定,出现的问题总是更多。再则,如果夫妻之间无法互相信任,还不如趁早离了。
呵呵,我不是说鸡毛蒜皮小事,是征对一些有大家产的而言。
不如修正一下:夫妻两人各拿出一半收入做为共用,各留一半自用。共用部分数量大的话应存入共用账户,数量少的话就交给家庭主妇或主男,使用中超支的话就向对方协商。不过,这样的话,男人有钱就变坏的问题又出现了。难,难,无法两全的。
当法律不能保护弱者时,一个社会是很可悲的。前几天看电视中有一个案例,是说一个男人做生意有钱了,开始在外头包小二。最后,直至与其结发妻子离婚。但是,离婚时他却说自己的钱做生意亏了,一分钱都没有给其妻子和儿子。
后来他的儿子上了大学,其前妻不得不靠捡破烂供养其儿子上大学。其前夫却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这是何等的法律制度呢?
唉,怎么说呢,
变心的人固然是可耻的,
但是作为那个女人,看错了人,结错了婚,在婚姻自由的年代是她自己选择的,后果显然也要承担一点,现实中承担太多了点;
而法律,不能惩罚那个错误男人,立法者可能也有一点责任吧。
现在的中国,作为立法者的“人民代表”离人民的距离还是比较远的。
这要归结于非正式制度的因素;
在我国,抛头露面的事情多数是由男人来完成的,男人的社会活动范围比女人要广泛,接触的人员也比女人要广泛,因而第一他可能犯错误的空间比较大!
第二点,自古以来的熏陶是的男女所服从的道德标准和规范是不同的,相比较来说,男人在这方面的要求宽泛一些,这给男人犯错误带来了制度许可上的便利。
因而,总体来看,男人可能变坏的机会比女人较大。如果再加上男人“有钱”这个因素,那男人变坏的可能性就进一步上升。
不过还是不同意将这一问题,提交到法律解决的高度。这毕竟不是法律能够界定的。即使界定了,这条法律也是现实形态相距太远,不具备制度之间的耦合性要求。
一个人所具有的吸引力(包括容貌、金钱、气质等等)是可用预算线标示,而其对于生活或感情的要求可用无差异曲线标示。当一个人平凡普通、为了温饱而劳碌的时候,意味着较低的预算线与无差异曲线的相切,可能满足于平凡普通的家庭生活,这对男人女人都是一样的。不过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预算线的移动方向是不一样的,男人尤其是事业有成的男人是向外移的,自信、权力加上物质成就了他们的魅力,从而对生活的要求变高,不再满足于日益老却的妻子是很正常的。而漂亮女人往往不安于室也是这个原因。而绝大多数女人年老色衰,加上为孩子的付出预算线是内移的。
在传统家庭中,男人挣钱养家,女人相夫教子。现代家庭,女人虽然也出来工作,但是其为家庭所做的努力是难以量化的,这相当于一种专用性资产,并且在家庭这一组织形式解体后,该专用性资产的价值会急剧下降。为此在婚姻契约中,必须明确保护女人的利益,这就是离婚中的财产分割。其实在一般在缔结婚姻契约时,男女都是效率提高的。但是在离婚的时候,除非是双方共同的意思表示,否则就会出现一方效率提高,另一方受损的情况。这个时候要求效率提高方给受损方以一定的补偿(离婚方所付的罚金),或者让受损方支付一定的货币以保留婚姻(依附于富有妻子的丈夫),单纯从效率的角度上是无差别的。
当然这其中还有外部性的问题,包括孩子。我得给老公做饭了,先说到这吧。一直以来,我都按老公的口味练习做饭,换人的话我还真不会做别的呢,真的是专用性资产啊。
用预算线的分析视角,挺新颖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7-22 20:09:16编辑过]
违约双方都得到伤害,怎能说是帕累托改进???
生活上制度越简单越好,企业管理上制度不能太少, 国家管理制度要多而全,但还是不宜太细.
制度不是万能的.
这方面西方男人并不比中国男人做得更好。
个人以为,“有钱就变坏”,钱更多的是暴露本性的条件。同时,“有钱变坏”更容易进入视角而被统计进来,造成了统计上的有偏性。钱能使人变坏,“坏”对人又“不好”,为什么有人愿意“变坏”?也许还要从“偏好”上解释。钱增加后,偏好得以显示(revealed)的机会增加了。
家庭生活中夹入一个警察或法官总不是一件舒服的事。
对男人不是这样理解.
我们先说这个社会,这个社会已经是道德败坏.物欲横流,有钱可以享受到基本能享受的物质东西(社会已经给了这样制度安排)
再说男人都是用下部分思考的动物,这是上帝安排的,我们把它作为自然因素
所以有了钱的男人通过自然反映,发现这个制度安排为他们提供优质服务,你说是上帝的安排错,还是制度安排的错
但我说绝对不是男人的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