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教师之家与经管教育
1964 3
2007-05-10
<P><FONT size=3><STRONG>社会诚信挑战高招改革</STRONG></FONT></P>
<P>      “分数只能成为选拔人才的手段之一,而不能成为惟一手段。”这话恐怕没有人会反对,而且近些年我国高考招生制度的改革也一直在朝注重全面性、综合素质和平时表现的方向接近。 </P>
<P>  但人们的疑虑也随之而生,就是害怕我们目前还不具备实施这一改革所需要的社会诚信水平,担心好事办成坏事。这种担心不是没有道理的,在其他社会改革中,类似的情况也不同程度地存在。许多改革,都需要相应的社会文明的支持,这是改革的重要前提,否则,改革就可能从善出发,以恶告终。</P>
<P>  我国目前的社会诚信水平的确令人担忧。如高校中的许多导师和院系给自己的毕业生所写的推荐信和所出具的鉴定意见,并不那么实事求是,有些甚至写得天花乱坠,大话、套话、好话连篇,所以现在用人单位和研究生招生单位几乎不看这些推荐信和鉴定意见,它们宁愿相信自己的考察和判断。中小学教育中的学生评价也面临同样的问题。</P>
<P>  面对社会诚信水平对高考招生制度改革带来的挑战,到底应该怎么办?我认为,我们总不能等到社会诚信水平达到改革的要求后才进行改革。不改革,当然不会冒相应的风险和承受相应的代价,但却要冒继续牺牲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风险,付出削弱国家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等方面的代价。相比而言,后一种风险和代价更大、更沉重、更久远。</P>
<P>  对此,我们必须有一个理性的认识。改革就是治病,治病就要下药,而是药就有三分毒,有毒就有副作用。显然,我们不能因为药有毒就拒绝吃药治病。我们不能只想享受改革的成果而不承受改革的代价,关键要看是成果多,还是代价大。拿美国大学各自进行的招生作文考试来说,它们实行的是开卷考试,许多大学提前半年到一年就将作文题目公布,一些大学的作文题目是从上一届考生中征集来的,哈佛、耶鲁的作文题目甚至年年不变。他们担不担心作弊?肯定会担心,但他们更担心的是闭卷作文给学生发展带来的弊端。</P>
<P>  当然,鉴于中国的国情和社会诚信水平,高考招生制度的改革必须谨慎稳妥地推进,否则就会适得其反,得不偿失。为了尽可能保证高考招生的客观和公平,我国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还必须以刚性的高考成绩作为招生录取的主要依据,权重至少要在80%以上,这与美国高考分数只占1/5到1/3的权重是很不相同的。在当前,如果没有分数线挡住人情关系和各种交易的介入,可以想象我国的高校招生会乱成什么样子。(转摘)</P>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7-5-10 16:27:00
当社会发展到一定的阶段,我认为诚信的缺失会得到一定的解决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5-10 19:54:00

重建社会诚信是一项浩繁的工程,靠口号肯定是无济于事的,靠教育也难拯救,惟寄望于官员们言行举止以示范,从点滴小事做起,取信于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8-28 10:57:0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