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休闲灌水
2136 3
2007-05-12
[五一日志5]走过北京胡同
  
  题记
  这一篇日志,本应该是作为五一系列日志中的第二篇来发表的,但却因故成为这部系列日志中的最后一篇。其原因有两点:一是我想真正用心来写完这一篇日志,不管写得是好与否,希望沉下心来用心写;二是我在五一期间没能真正静下心来思想与感悟,只是偶有idea掠过脑际,没能有这样的心境。
  于是,这篇日志写到一半的时候,我便停下思路,重辟蹊径,另起一篇,便将它留至最末。现始,我方才卷土而来。
  
  ……
  
  谈老北京,其实不得不提的,其中就是北京的胡同。所以,我一直对北京的胡同抱有一种莫可名状的情愫。
  
  来北京之前,有听过这样一句话,说北京是一座现代与传统完美结合的城市。记得,当时从机场打车进北京的一路上,各种高楼庄严地林立着,偶尔会瞥见几处北京式的建筑,也许是沙尘的缘故,满目尽是一种饱含沧桑的感觉,让人仿似误入了一个错位的时空。用个比喻的话,我觉得用自己在清河看到一幕来形容最不为过:一个人驾着一辆骡车缓缓地行进,汽车则在他的身边疾驰而过。
  这一幕,曾几何时,我将它认为是北京这座城市现代与传统完美结合的意境象征。
  
  北京的许多大景点,也许,是这些景点过于商业化的缘故,吾一直没有能够真正从中感受到北京的文化氛围。长城,我走过两回,第一次是帅哥带我们财大的老乡,第二次是带我的一个好兄弟。长城英文名“Great Wall”,直译为“伟大的墙”,是蜿蜒在崇山峻岭中的一条龙,确实相当的大气。故宫,我是和阿伦他们一起进去的,过天安门,从端午门进入故宫,然后按顺序一个一个走过,最庄严的两处是太和殿和乾清宫。其他的地方,如颐和园、圆明园、天坛这几处景点,我也已去过。只是,去过的这些地方都是封建时代帝王文化的产物,并没有涉及到北京的平民文化范畴。
  
  当走过这些大景点后,我便对北京文化有了一个模糊的认识。
  易中天有一本书叫作《读城记》,记录的是关于中国几座主要城市的评述,有北京、上海、广州、厦门、成都、武汉等。这本书没有真正读过,不过我特别喜欢的是,他在这几个城市名称后面加上的后缀,比如,上海后面是“滩”,广州后面是“市”,厦门后面是“岛”,成都后面是“府”,武汉后面是“镇”等等。
  关于北京,大概不用说也知道,是一个“城”字。北京,是中国历代王朝的首都,是全国政治的中心。所谓首都的安全,决定着全国的政治稳定,故与完备的防御便脱不了干系。而中国古代最好的防御工事便是城,称北京为“城”,是再好也没有的了。然而,谈京城的话,固不可不谈市井。所以,当“五一”豆抱着旅游的目的来北京的时候,我们更想强调的是,一定要带她走过北京的胡同。
  
  一直相信这样的一句话,那就是:“只有胡同,才能真正代表北京”。
  胡同,可以说是北京文化中的血脉,与北京这座城市的历史不可分割。胡同文化,是北京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北京经济日益繁荣的同时,北京的胡同在默默肩负着文化延续与传承的重任。所以,北京人都将永远不会忘记北京的文化,根于此。
  
  
  我想,如果是没有来过北京,又没有看过一些关于北京文化的书籍的话,大家都一定会认为“胡同”二字理所当然是汉文化的产物。但是,据历史记载,“胡同”一词源于元代,其实是蒙古文化的产物。
  
  
  听人说最多的几个北京胡同,算是前门的大栅栏、崇文的东交民巷、鼓楼大街和石刹海那边的烟袋斜街了。但其实,我第一次走进北京的胡同,却是在建国门内大街。当时,吾和文子从东直门去往东单,在海关总署后的几处小胡同,但那时只是从路口望进去而已。之后,我便没有再进过北京的胡同了。
  
  直到去年五月份,三叔叔出差带爷爷奶奶从台北来北京旅游的时候,那次我们去的是前门的大栅栏。由叔叔一个四川的生意朋友在北京作公务员的老乡用他的配车,送我们到天安门玩。然后,叔叔想给爷爷买一双功夫鞋,于是便从天安门去前门的大栅栏。大栅栏太狭窄,车子进不去,我们便下了车,由我搀扶着爷爷,一起缓缓步入这一处老北京的著名胡同。
  
  大栅栏是北京历史上最著名的地方之一,是古代北京最繁华的商业地段之一,许多北京的老字号都坐落在此处。至今,我对这个著名胡同依然印象深刻,但其实却并不是因为它的著名,而是因为“大栅栏”这名字深深带有北京语言烙印的读法。
  。
  当时,叔叔是奔内联升而去的,内联升是北京一家中外驰名手工制鞋的百年老字号。买了鞋,叔叔带我们进了同仁堂,给爷爷买了一些保健品。离开大栅栏,我们在东单的东来顺总店吃了午饭。很碰巧,就是我第一次走进的那一条北京胡同的附近而已。
  
  
  昨天的行走路线应是始于前门的大栅栏,沿着前门大街进入崇文的东交民巷,由崇文门经地铁至鼓楼大街,最后从烟袋斜街进入石刹海。
  
  但是,对于大栅栏,我却没有一个真正的印象,在网上看关于大栅栏的消息,有言其乱搭建,已然失却原貌,而当初所见,确是如此;又因其地点所在与我们行走的整体路线南辕北辙,故惟有叹息而弃之。
  
  首先所至,乃天安门广场。我们以天安门城楼为背景,留影几张,由地下人行通道去往人民大会堂,复留影数张,横过马路,便至人民英雄纪念碑,又留影数张,然后将其绕过,于正阳门留影数张。至此,我们便商讨决定,去大栅栏与否的问题,而后决定不去,直接去往东交民巷。
  
  我们走前门东大街,在大街的北面举首拍了几张老车站的照片。那里,现已被改建为一座商场,但依稀可见其原来的古朴面貌,回想其当年的意气风发。
  走过前门东大街一段,我们于正义路进入宁静安详的东交民巷。正义路与东交民巷交接的十字路口,是一座蛮有特色的建筑,圆柱尖顶,自上而下,“中融集团”四个大字,楼下的大门是紧闭着的。我们觉得,建筑的风格不错,于是便留影几张,这次,我们便是沿着东交民巷一路向东而行,经过几处晚清时期列强公使馆的旧址。其中,我们经过日本公使馆旧址的石碑。看着这一块石碑,我们想到,当年袁世凯派代表便是在这里的日本公使馆中,签定的臭名昭著的“二十一条”。至下一个十字路口处,我们终于见到另一处古老的建筑,那就是东交民巷天主教堂。东交民巷天主教堂,即为圣弥厄尔教堂,是北京最著名最古老的教堂之一。教堂的大门亦禁闭着,左边是红色的门牌号,右边的木牌上写着“东交民巷天主教堂”,从禁闭的大门窥视进去,会见到教堂的正中间有一个白色的小天使雕像,他张着双翼,眺望着远方。想当年,它是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精神武器,而今却作为一处历史的见证被保留下来,让我们时刻勿忘这深重的国耻。
  
  我们怀着沉重的心情,继续沿着民巷走下去,只觉得心中一片感慨与唏嘘。而走完的这宁静安详的东交民巷,也仿佛让我们穿越时空,恍惚走过了东交民巷见证的旧中国被列强凌辱的惨痛历史。
  
  至东交民巷与崇文门大街的路口,我们往南行走,进入崇文门地铁站,经由北京站、建国门、朝阳门、东四十条、东直门、雍和宫、安定门、在鼓楼大街地铁站下。
  
  出了地铁站,便是鼓楼桥南。我们沿着旧鼓楼大街南行,经由汤公胡同进入,来到钟楼和鼓楼下。在此处,我们没有登上观看,只是留影纪念而已,在旁边的民俗特色服饰小店里看了衣服,但是没有适合她们的,便离开。
  
  离开钟鼓楼后,我们便进入慕名已久的地安门外大街。听闻这条大街的名字,却不是来自于记述关于北京的书籍,而是来自于一个台北的流行摇滚乐队的一首关于北京的歌。那首歌是这么唱的:“走在地安门外,没有人不动真情……”,就是信乐团的《One night in 北京》。
  当时,我们三人几乎是异口同声地哼唱起这首歌的这一句。
  
  ……
  
  地安门外大街有很多出售民俗服饰的商店,都是一些具有中国古典风格的建筑,我们想在其中淘,但未果。
  
  于是,我们便想直接经由烟袋斜街,进入仕刹海。烟袋斜,自是典雅非凡,我们置身其中,竟被那些应接不暇、琳琅满目的民俗特色深深吸引住了,驻足不前。她们一心顾着淘宝,我便左右行走窥视,寻觅最佳的角度,用数码将这美仑美涣的难得好景记录下来。对于这好景,我们自是且行且停,边走边爱。所谓流连忘返,亦不过如此而已了。
  
  我们象是在一片好山水中峰回路转,蓦然间,一座小桥映入眼帘,一片小海铺展而开。那桥,便是闻名遐迩的银锭桥;那海,便是……什刹海。
  
  什刹海是北京的中西海、后海、前海三个湖泊的通称。在学校,身边的同学都将其称作是“什刹海”或者“后海”,便是北京著名的什刹海风景区。但是,什刹海最初却不是指这后海,而是佛寺的名字。《辞海》中记载,这里四周原有十座佛寺,分布其周围,故名什刹海,又称十刹海。但又有一说,什刹海寺实是一座,而非十座,其坐落在西海和后海之间的滨海胡同,并非分布四周。最初,仅后海被称为什刹海,但因其名气,西海与前海亦用此名,于是著名的什刹海风景区由此形成。这一带,值得我们去往又具特色的地方实在甚多。名人故居有宋庆龄故居、梅兰芳故居、郭沫若故居等,王府有恭王府、醇亲王府等,其他还有郭守敬纪念馆、广化寺等等。
  
  记得,身边的同学去游玩回来后,我便已经将这里当作自己五一行走必去的地方,而今日,终于实现。
  
  站在银锭桥头,我们三犹豫不前。于是,我们止步于指路标前讨论,究竟是应该往左走,往右行,还是上桥进入胡同?在综合考虑之后,我们的路线如下:过银锭桥进入胡同,逛完胡同,走过恭王府后,自西绕行后海,经宋庆龄故居、醇亲王府,回到银锭桥头。
  
  进入胡同,本意是奔恭王府而去的。但是,一来三人行不愿多有杂人,二来想自己意志信步行走,故没租赁单车,亦没乘坐三轮车。所谓信步,自是只有大概方向,没有精确路线的了。于是,我们便进入一个尴尬的境地,那便是天旋地转,逐渐被迷失在这北京胡同里了。幸好,我们亦是顺其自然、随遇而安,见不到恭王府便是理所当然的了。但是,我们却偶入辅仁大学旧址,现在是北京师范大学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和继续教育学院的办公与教育用地了。
  继续行走,腹中空空,随意觅一处,小吃一餐。餐后,复而行走,直至后海栏杆边,沿着这路绕行后海,经宋庆龄故居、醇亲王府,却未能进入,最后期待的地方,是望海楼,但原非古建筑,却也不能进入。
  我们迂回银锭桥头后,继续向前,回到地安门外大街。
  
  乘坐60路,至鼓楼大街地铁(翌日我们从雍和宫徒步走过若干胡同至此,将此地图点、线、面拼组而成),从鼓楼大街、积水潭、到西直门,然后分道扬镳,各自返校。
  
  
  
  
  
  
  
  
  
  雪代 缘 2007/5/12于北京
  
  
  推荐书目: 《读城记》
  《北京时尚逛街地图——我在街头等你》
   《北京胡同变迁与旅游开发》
   《北京的胡同》
   《胡同及其他》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7-5-14 12:16:00
《读城记》 http://www.douban.com/subject/1017541/
   《北京时尚逛街地图——我在街头等你》 http://www.douban.com/subject/1422727/
   《北京胡同变迁与旅游开发》 http://www.douban.com/subject/1261180/
   《北京的胡同》 http://www.douban.com/subject/1089804/
   《胡同及其他》 http://www.douban.com/subject/1164780/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4-9 19:04:53
顶起来。。。。。谢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3-28 13:49:00
谢谢分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