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282 1
2007-05-13
办穷人银行?还是先学学老祖宗吧!
  牐
 乐之史
  牐
  近代以来,中国人便开始喜欢崇拜洋人的玩艺,漠视祖先千百年的的创造传承。拿这个“穷人银行”来说,今天的孟加拉的尤努斯先生自然可敬可佩,然而,在以前中国,此种“穷人银行”性质的小额借贷金融网络实际早就普遍存在于千万村镇。这种网络自从一二千年前发明以后,尽管遭受了种种冲击,但是仍然顽强地延续下来。只是在50多年前,才被强大的政治力量在“铲除封建资本”的名义下一举歼灭。 

  1500多年前,中国的一些佛寺便开始兼营典当,其用意无疑是救济穷困的善行之一。此后典当开始在民间慢慢普及开来,其作用非同小可。典当的利率实际上一直处在较低的水平,并没有像当代人想像的那么高。以前无论是宣传还是民间认识,对于典当,只是片面强调其中一些典当的高利贷性质,而忽视了大量的乡镇典当的正面积极意义。不过,在今天的中国,“典当”已经成为富人俱乐部,以乐之来看,这完全是调戏古人的盗名勾当。

  很多大人物在回忆其早年悲惨经历时,常常会提到因为家里贫穷,靠典当财物过日子。描绘这种场景时,人们的注意力多会落在典当的伙计与老板是多么恶毒刁钻,锱铢必究,而完全不去注意这些典当的存在,对那些处在困境中的人来说,无疑是绝望中抬头发现的一盏明灯。没有典当,也许幼年的鲁迅便早就在告借无门之际饿死了;没有典当,曾国藩先生在也买不起那部《二十三史》,可能最后就成不了一代人杰。对中国传统社会而言,典当绝不仅仅是少数奸商高利盘剥的机关,而极具正面公益救济意义。特别是其网点普及性以及借贷的便利性,与普通民众的亲近性,都是今天的银行业所无法媲美的。大概尤努斯先生在孟加拉所搞的这一套,大概还能与中国五六十年前广泛存在的典当网络相比较吧。

   值得注意的是,传统中国社会的典当相对较低的利率实际上与政府的监控管理有关。中国传统政府比较重视普罗百姓的性命,而不太会特别去维护那些有钱有势者,这是一种政治治理传统。只是到了近代,由于世象大乱,政府效能降低,加上官商勾结等等,典当业渐渐有点脱序,利率有时也超出普通穷人的承受范围,甚至出现一些厚利盘剥的行为。但我们不能以偏概全,将中国历史上的典当业一概否认,即使在民国时期,典当仍然是乡间及城市贫民最主要的便利借贷机关,它们的存在对于万千贫困家庭来说,是有着极其重要意义的。

   今天,中国人好象也要赶赶时髦,办一家“穷人银行”了(《联合早报》2007年5月10日报道《中国筹建首家「穷人银行」》:中国扶贫基金会决定将下属的小额信贷部按照银行模式运作,将建成中国首家专门为穷人贷款的「穷人银行」)。如果真的要办好,而不是像本国许多公益项目那般越办越走样,那么,乐之觉得主事者还是要多去复习一下老祖先的经验。否则的话,真正需要帮助的弱势阶层可能没有得到什么实际好处,反过来成为一些有钱有势的政客往上爬的业绩台阶,这样一来,“穷人银行”肯定又要成为另外一家“富人银行”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7-5-13 23:33:00
小额贷款如果真的能够在中国很好地实行,将会帮助多少人啊!而且也能够很好的利用我国那么多的闲置资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