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4200 6
2007-05-13

一、中国人的有效基尼系数

厉老师所说的基尼系数加权法,我看是很有道理的,至少是很有启发性的。中国人并不在乎收入的绝对数字,在乎的是收入的相对数字。由于大部分中国人会自觉地将自己列为低等人,等待“大公无私”的高等人来拯救,所以中国人对收入的比较,仅在同类人之间进行。这样,中国人福利的效用函数系数为:

中国人的效用系数=qX奴性等级+(1-q)X基尼系数

其中,q为权数;0<奴性等级<1,0.1等为最高等级,1等为最低等级。

可见,按照西方人所算的基尼系数,对中国人来说是无效的。中国人的效用系数,才是中国人的“有效基尼系数”。

这样,网友henhenhen所说的:“一个人算一个基尼系数,然后加权起来”依然成立。

二、实证统计

例证一、孔子说过:“民不患寡而患不均”。这句话的真实含义是:由一个主子来“均”,奴才们就满意了,哪怕大家都饿死。因此,孔子的话可以改为:民不患寡而患不奴。

例证二、林冲与高衙内。林冲的一切家产被高衙内霸占,基尼系数为1,但林冲仍然很知足(野猪林里的表现)。中国人其实就分为林冲类(低等人)和高衙内类(高等人)。

例证三、59-61年饿死的3000万人,即使财富为0、最终饿死也没有怨言。

三、有效基尼系数的应用

设全国人分为林冲类和高衙内类,则对于公式

总有效系数=qX对高等人的奴性等级+(1-q)X基尼系数

必然有:

1、林冲全部财产被剥夺,所以基尼系数=1;

2、奴性等级=0.1(由于林冲类人口占0.9左右,所以奴性等级为0.1,最高等级)

3、0<q<1,设为0.5

将以上数字代入公式中,得

总有效基尼系数=0.5X0.1+0.5X1=0.55

实际上,对于59-61年饿死的3000万人来讲,q=1,则该公式改写为:

总有效基尼系数=1X0.1+0X1=0.1

哈哈,发达国家水平啊!看到这里,你难道不觉得厉以宁的统计方法很有启发性吗?

如果你认为本公式有错误,请指出哪一点不符合史实和逻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7-5-13 23:52:00

不知兄台此文何意,不过我指出的是基尼系数只是衡量社会是否公平的问题,如果要衡量社会福利水平,或者是社会发展水平,或者是社会激励程度,就不应采用基尼系数来衡量。

不公平并不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澳大利亚10%的是富人,10%是穷人,80%的是中产阶级,但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社会福利水平与澳大利亚差得太远。

历以宁的错误在于衡量一个社会的公平性时创造性提出了将一个社会基尼系数时一分为二,分人穷人基尼系数和富人基尼系数,这样穷人与穷人是财富是公平的,然后富人与富人的财富也是平等的,从而推导出穷人与富人的财富也是平等的。通过这种方式将穷人与富人的财富差距抹平了,最后总结得出整个社会财富分配是公平的,即硬要从理论上将不公平说成公平。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5-14 0:03:50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23 17:18:39
阿卡的书法课老师的合法离开的时间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1-30 19:31:14
把穷人与富人按等级分开还用的着说贫富差距吗,这个差距不就是穷人与富人的差距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4-22 12:25:23
兄台的文章有深意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4-22 12:28:54
呵呵,貌似根本不懂什么叫基尼系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