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新商科论坛 四区(原工商管理论坛) 商学院 人力资源管理
4806 15
2005-04-15
<PRE>[<a href="http://bbs.sjtu.edu.cn/bbspst?board=job&file=M.1107227828.A" target="_blank" ><FONT color=#014da2>回复本文</FONT></A>] 发信人: <a href="http://bbs.sjtu.edu.cn/bbsqry?userid=katix" target="_blank" ><FONT color=#014da2>katix</FONT></A>(阿康), 信区: job</PRE><PRE>标  题: 我在上海XX银行工作过829天(一)</PRE><PRE>发信站: 饮水思源 (2005年02月01日11:17:08 星期二)</PRE><PRE><P> </P></PRE><PRE>    我是2001年12月份去XX银行面试的,记得面试时一位领导模样的人问了我这样一个问</PRE><PRE>题:现在中国已经加入WTO,对于中国的银行业来讲,你觉得未来是先苦后甜,还是先甜后</PRE><PRE>苦?那时真的很幼稚,自然是答了个先苦后甜。反正XX银行12月底要跟我签协议,我是农</PRE><PRE>村来的,读研已耗尽了我所有的家财,因此我只能选择第一个给我offer的公司。协议签了</PRE><PRE>,我自然度过了一个快乐的春节,我不曾知道,噩梦将在我的身边萦绕两年之久!</PRE><PRE>我是2002年3月25日去XX银行报到的,那一天下着小雨,我带了一把象拐杖一样的大伞,磕</PRE><PRE>磕绊绊地冲到了XX路的XX银行。XX在招聘的时候根本没有指定岗位,说要到报到的时候再</PRE><PRE>分配,所以等待分配的那一刻,心里还是很紧张的。后来听说XX银行第一营业部的计算机</PRE><PRE>管理员因为入侵行内系统被开掉了,而我的计算机水平还过得去,所以我就被分配到了第</PRE><PRE>一营业部。</PRE><PRE>                                     工作</PRE><PRE>    一个黑胖的小伙子把我领到了位于外滩的第一营业部,路上他告诉我,他们的老总姓</PRE><PRE>李。李总是一个年纪偏大,个子不高,言谈举止不象典型的上海人,反倒有一种北方人的</PRE><PRE>爽直。一阵寒暄之后,他说道:我们这儿留不住研究生啊,两年前来过一个,去年已经走</PRE><PRE>了!做银行嘛,总归要从基础做起,你就先从外汇做起吧。</PRE><PRE>    第一次进外汇科,科里的同事都用异样的眼光看着我,搞得我很莫名其妙的。后来我</PRE><PRE>才知道,他们已经提前知道一个硕士研究生要来,他们已经研究过好久了:到底应当让研</PRE><PRE>究生做什么呢?这句话我是这样理解的:研究生其实什么都不能做!的确,业务系统、珠</PRE><PRE>算、点钞这些操作性的业务我没有任何优势啊。我就是在这种惊异的目光中上岗的。</PRE><PRE>    外汇贸易付款系统好象是一个叫China Systems公司设计的一套软件,不知道浦发银行</PRE><PRE>是怎么验收这套系统的,我只记得业务指导老师曾经跟我说过,你要记住:在进行XX业务</PRE><PRE>时,你不能动鼠标;在XX对话框上一定要选“NO”,否则会很麻烦。有必要说说这套系统</PRE><PRE>的架构,这套系统是用Foxpro开发出来的共享式业务系统,即,每台业务计算机上装一个</PRE><PRE>应用程序,所有计算机共享一个或几个位于一台服务器上的核心数据库文件。显然业务系</PRE><PRE>统在更新数据库的时候采用的是锁定了数据库文件,而不是数据库记录,否则我们为什么</PRE><PRE>总在等?!一个100多个英文字母的付款报文要10多分钟才能完成——有这个时间,我用脚</PRE><PRE>都写完了!我由衷的佩服China Systems公司的营销人员,如果我也这么能骗,两年之后我</PRE><PRE>还能在XX银行混下去!</PRE><PRE>    漫长的等待总是痛苦的,为了适应这一痛苦,我开始下载一切我想看的电子版书籍,</PRE><PRE>在提交后漫长的等待时间里,我切换到另一个窗口,我有了充分的看书时间,我甚至希望</PRE><PRE>系统更慢些……我的这一“伎俩”在一年后一被个80年代的大学生发挥到了极致——他的</PRE><PRE>手里总有厚厚的一撂业务待做,但总能在下班时间做完,偶尔还来一次加班。这种“效率</PRE><PRE>”外行人是看不懂的,银行的领导当然也搞不懂!</PRE><PRE>    我的另一项工作是修电脑。个人感觉在业内XX银行内部网的建设是一流的!几年前不</PRE><PRE>知XX银行哪位英明的行领导提了一句“把XX银行建在网上”的口号,然后公司上下就有了</PRE><PRE>高速的局域网,公司还为员工买了家用电脑。不用说也知道,银行肯定没有建在网上,银</PRE><PRE>行的办公自动化系统也只用了较少的一部分带宽,其余带宽基本上留给员工上网冲浪,发</PRE><PRE>邮件了,所以我觉得那句口号还是改为“把员工建在网上”吧!高速的网络加上员工对计</PRE><PRE>算机知识的无知,所以局域网里病毒成灾。总行的信息科技部已经懒得管分支行这些破烂</PRE><PRE>事了,一旦发现有病毒,信息科技部立马通过路由或网关将这些电脑隔离,剩下的事分支行</PRE><PRE>自己解决吧。既然我还懂一点电脑知道,因此手工清除蠕虫病毒就是我的事情了。同事们</PRE><PRE>肯定认为我什么银行业务也不适合,我只能修电脑!</PRE><PRE>                                  扁平化管理改革</PRE><PRE>    在2001年底,XX银行上海辖区就换了新的总经理,经过数月的酝酿,该领导开始了轰</PRE><PRE>轰烈烈的改革运动。我将改革的文件研究了一遍,最后得出结论:无论是推广扁平化管理</PRE><PRE>,还是进行营销改革,总经理的目的只有两个,一个是减少内勤人员,将“多余”的内勤</PRE><PRE>人员无条件充实到营销岗位上去;二是控制员工收入。</PRE><PRE>    我觉得一个高层管理不能以改革为幌子进行变相裁员,如果企业人多得必须要裁员了</PRE><PRE>,那就直接宣布裁员,并给予相应的补偿,不要用这种挤压员工的方式逼其辞职,这根本</PRE><PRE>就不是一个职业经理人所为!况且,银行的扁平化管理是为提高银行工作效率的,但效率</PRE><PRE>与人员数目没有直接的相关关系——有的些工作,人少了就会出错;而有些则恰恰相反。</PRE><PRE>的确,中资银行机构里均有冗员,但这是历史原因造成的,作为一个一天薪水有1万的职业</PRE><PRE>经理人而言,带好这批冗员是你的职责!就好比一个人口众多的家庭,家长的职责是把家</PRE><PRE>庭的平均收入提高了,而不是靠把孩子卖了或送了,然后提高家庭成员的收入——一个平</PRE><PRE>庸的职业经理人往往是这样操作的。我翻看了改革文件,我没有看到扁平化管理改革对每</PRE><PRE>一个岗位的标准化设置情况,我只看到了XX支行内勤不超过几人,外勤不少于几人,反正</PRE><PRE>内勤与外勤人数之比至多是3:7!其实你到银行的支行去看看,每个支行的客户资源往往</PRE><PRE>掌握在这个支行10%的客户经理手中,其他90%的客户经理只能算是勉强温饱而已。其实这</PRE><PRE>种改革就是一种变相的裁员!</PRE><PRE>    再说说“控制收入”吧。在薪酬改革上,总部首先给出一个工资总额,然后根据各行</PRE><PRE>的月度经营情况进行工资分配,经营情况好的支行,分配的就多,经营情况差的支行,分</PRE><PRE>配的就少。因此,出现了两种不公平的现象:有时候你干得不怎么样,但你的收入却不差</PRE><PRE>,因为你所在的支行经营情况很好;有时候你干得很好,但你的收入反而不高,因为你所</PRE><PRE>在的支行经营情况太糟。因此,这一政策对客户经理的伤害最大——既然实行了客户经理</PRE><PRE>制度,那么客户经理就得严格按照业绩提成,而与客户经理所在的支行的业绩无关,在这</PRE><PRE>一方面上,还是民生银行做得好!</PRE><PRE>    对于XX银行上海总部的领导来讲,改革的目的只有一个:加强“中央集权”,控制大</PRE><PRE>局;而改革的结果只有一个:“劣币驱逐良币”!</PRE><PRE>    新来的行领导不是上海本地人,首先这些领导先将领导班子里与自己思路不合的人踢开</PRE><PRE>,接着这位领导犯了一个极大的错误:他为了加快自己对下属的控制,然后花重金从自己</PRE><PRE>的“发迹”地招来了一批心腹。将不同见解的领导挪开,这本没有什么错误,但是历史上任</PRE><PRE>何一个成功的改革家均是“就地取材”的,靠自己的亲信是不可能改革成功的!中国有句</PRE><PRE>俗语:强龙不压地头蛇。人性都一样,利益与尊重!你首先的满足员工的利益需求,其次</PRE><PRE>在职业发展上给予应有的尊重,后续的改革工作就容易多了。</PRE><PRE>    由于扁平化管理在推广的时候并没有进行岗位的标准化描述与设置,而只限定了人数</PRE><PRE>,因此谁在这个位子上是无所谓的,关键是领导,象我们这种读书出身的人,其结局自然</PRE><PRE>是去做客户经理!但对于有关系的人,那就不一样了,亲戚在总行有关系的,行里总会当</PRE><PRE>佛一样的供着。更有甚者,本部门一个中专生,其母为一厅级干部,我们的部门经理肯定</PRE><PRE>是头昏了,竟将其踢去做信贷。其结果是,一个月后,我们的部门经理拿着职位表对这位MM</PRE><PRE>说:让你去做客户经理完全是我的决策失误,这些职位随便你挑!这位MM还算厚道,选择</PRE><PRE>了哪里来,哪里去!呵呵呵,自己又回到了外汇科。当然了,劣币与良币是相对的,按道</PRE><PRE>理来说,被驱逐了,就不算良币了,最起码,大众不需要你了嘛!但有一点,人力资源没</PRE><PRE>有得到合理配置,这个是绝对的,我不标榜我自己是被驱逐的良币,但“所有非所长,所长</PRE><PRE>非所用”是XX银行上海总部扁平化管理改革的直接结果。其后发生的空白凭证丢失、传票</PRE><PRE>失踪,还翻了一次运钞车,甚至第一营业部被用商业汇票诈骗了一个亿,这些可以说都是</PRE><PRE>扁平化管理改革的直接或间接后果。</PRE><PRE>--</PRE><PRE>子非鱼,安知鱼之痛!</PRE><PRE>※ 来源:·饮水思源 bbs.sjtu.edu.cn·[FROM: 218.79.190.141] [m</PRE><PRE>※ 修改:·katix 于 02月01日14:35:20 修改本文·[FROM: 218.79.190.141]</PRE>
<P>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P>




<P>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P>
<P><PRE>用人制度</PRE><PRE>    2001年XX银行在招聘时根本没有指定岗位,我不知道现在如何,但关于XX银行的“种</PRE><PRE>子策略”,各位一定要先了解一下。</PRE><PRE>    我离开XX银行的时候,我曾经向人力资源部的某位女士谈过我在XX银行工作时的感受</PRE><PRE>:我被放到一片茂密的原始丛林中,我没有任何准备,除了一条指令:请你自己走出这片</PRE><PRE>丛林,不管从哪一个方向,那你就是成功者!我就象一个罗马角斗士,我不清楚自己在丛</PRE><PRE>林中拼搏的每一步是在为自己的将来,还是为了你们这些旁观者的兴奋?!我更不知道,</PRE><PRE>我能坚持多久。没想到她很直接的告诉我,对,这就是我们策略,我们称其为“种子策略</PRE><PRE>”——你们每一个新进行的研究生都是我们播下的一粒种子。我惊呆了,这是一场我们根</PRE><PRE>本不知道内幕的游戏,我觉得自己被愚弄了!我是一粒种子,每人的特点不同,那我们将</PRE><PRE>会是不同的种子,可种子为什么不能选择自己最适合的土壤?!这种只坚持人的共性,而</PRE><PRE>丝毫不考虑人的差异性的人力资源政策是没有人性的!一颗仙人掌的种子在水塘中会腐烂</PRE><PRE>,一个莲蓬在沙漠里迟早也会变成黄沙的,一个真正的种子策略应当把正确的种子放在最</PRE><PRE>适合它生长的土壤里!</PRE><PRE>                                  总行</PRE><PRE>    在我经历着工作煎熬的时刻,我还是得说一下XX银行总行。总行就在我们的楼上,我</PRE><PRE>们在一个食堂吃饭,不说他们总有点过不去。他们的优越性首先就体现在着装上,总行是</PRE><PRE>不用穿行服的,而我们每天必须穿着式样极其难看的工作服。其实要属总行的生活了,人</PRE><PRE>家午休时可以优哉游哉的打打乒乓球,做做游戏,我们只能小心谨慎,生怕领导一个不顺</PRE><PRE>眼,就踢成客户经理了。当然了,总行对我们在业务上的不屑与斥责我不说了,人家是领</PRE><PRE>导嘛。无论在人间还是冥间,天堂与地狱总是一步之遥,这句话还真是不错。我经常向同</PRE><PRE>事们愤愤总行的逍遥,而且收入还高得惊人。同事们的回答是:见怪不怪,认命吧!我知</PRE><PRE>道,我这是嫉妒人家,“公侯将相,宁有种乎”,应该也是嫉妒吧。</PRE><PRE>    不过总行确实是个好地方,如果你不想拼搏了,想找个地方衣食无忧,那绝对是个好</PRE><PRE>地方。每天懒懒得上班,领导交的任务做完,先不管质量,不行就重来一遍嘛。凡事不要</PRE><PRE>跟领导叫板,要经常保持沉默,但领导要求你做事的时候绝对要说:行,没问题!</PRE><PRE>    PS:MD,我现在就是这种心态,我觉得我肯定完了!</PRE><PRE>                                客户经理</PRE><PRE>    我一向觉得自己比较倒霉,在银行没有进行客户经理改革之前,做信贷是很爽的一件</PRE><PRE>差事:每天接接客户电话,跟客户吃吃喝喝,不管结果如何,工资总是比内勤员工高一级</PRE><PRE>。记得一个客户经理跟我说,他天天下午回家睡觉,我知道这么爽的职位绝不会留给我的</PRE><PRE>。但改革之后就不一样了,客户经理最低要完成相当于3000万存款的模拟利润指标,完不</PRE><PRE>成拿基本工资,也就是一个月1800元左右吧,一年之后还完不成,公司就辞退你啦!这时</PRE><PRE>候我觉得,迟早有一天,我也会成为客户经理的。</PRE><PRE>    为了配合扁平化改革进程,这时第一营业部的经理已经换成一个矮胖的女人。2003年</PRE><PRE>底,她突然找我谈话,谈话的内容自然是充满了虚伪之辞,大概就是你是我们部门唯一的</PRE><PRE>研究生,我们要培养你……一切都明白了,无非是想让我去做市场而已。末了,她还问了</PRE><PRE>一句:你是学什么专业的?我晕倒!你连我什么专业都不知道,你培养我什么呀?!吃人</PRE><PRE>的银行!2004年的春节,自然是过得一塌糊涂。</PRE><PRE>    学徒和师傅代表着万恶的旧社会的公司体制,虽然现在是新社会了,作为一个新手,</PRE><PRE>领导还是给安排了师傅,一位高级客户经理。师傅肯定觉得我是个累赘,反正带我到客户</PRE><PRE>那儿去的时候总是说:这是我们XX,是个研究生,跟我跑跑市场。客户自然是一阵慨叹,</PRE><PRE>有好事者还会附一句:你们XX银行就是不一样,研究生跑客户!我知道,其实师傅是在羞</PRE><PRE>辱我!做客户经理的学徒阶段的大部分时间是帮师傅复印东西,师傅可能怕复印机辐射,</PRE><PRE>所以大量的复印总是由我来。以前给客户送单子,都是快递,现在全由我来送。三个月过</PRE><PRE>去了,我知道,我在XX银行的日子已经进入了倒计时……</PRE><PRE>                                       离行</PRE><PRE>    回想考上研究生去面试时的时光,那时我曾自豪得对导师表白:我毕业后想从事经济</PRE><PRE>或金融方面的研究工作……现在想想,真脸红啊!就好比小时我说自己长大了要当科学家</PRE><PRE>,结果后来我成了阶下囚在进行“现身说法“一样尴尬!有人觉得我在高贵无比的XX银行</PRE><PRE>工作了两年,其实我一无所获,我甚至连表达自己想法的途径都没有!读书人最不能容忍</PRE><PRE>的可能就是羞辱:我读二十年书,我不希望想狗一样的生活。我可以象农民一样的天天苦</PRE><PRE>干,甚至没有人理睬,但是我必须能有我做人的尊严——我不希望在我辛勤耕耘了一天之</PRE><PRE>后,晚上还要被地主暴打。所以,我还是选择离开,纵然面对我的是漫长的失业……</PRE><PRE>    PS:朋友,你一定要明白:类似“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些格言似乎是在激励</PRE><PRE>你,其实你错了,它在麻痹你!你连人都不是了,你怎么还能当人上人!也不要说什么“</PRE><PRE>胯下之辱”,如果韩信在二十一世纪,那裤裆是白钻的!你一旦失去了做人的尊严,你永</PRE><PRE>远也不可能成为人上人!因为我们没有生活在秦末汉初那样的社会里,你的人生不可能很</PRE><PRE>快就发生转置的(特例也会有的,如果你觉得你的运气超好,你可以忍一忍)! </PRE><PRE>    我是2004年7月1日离开XX银行的,那一天距我进行的日子,是829天!离行那天,我的</PRE><PRE>心非常的飘,说不出的感觉,那时候完全没有感到失业后的巨大压力……</PRE><PRE>    今天,当我在求职的队伍里看到新毕业的小本、小硕的时候,我仍然可以看到我刚毕</PRE><PRE>业时的影子:无论是哪个学校的,大家面试前凑在一起喋喋不休,谈着的全是待遇。我也</PRE><PRE>知道,一段时候之后,很多人可能会象我一样——失业!因为我和你选择了同样一个的东</PRE><PRE>西——金钱,却遗漏了希望,别忘了,金钱是最无情的……</PRE><PRE>                                       待遇</PRE><PRE>    不能否认,XX银行上海总部是上海所以银行分支机构收入最高的。以科员工资为例:</PRE><PRE>其工资主要由基本工资、岗位津贴、季度奖金与年终奖,其他车贴、通讯费每月大概500元</PRE><PRE>左右,以公交充值卡或手机充值卡形式下发。</PRE><PRE>    基本工资,小本可能1600左右(我是说转正后,6个月转正期是很苦的),小硕1800左</PRE><PRE>右,如果你本科毕业工作过,象我,定过级,就能再高一点;岗位津贴一般均是200元左右</PRE><PRE>,以上两项均会随着行龄增长而增加。最大的变数是季度奖金。季度奖金每季度考核定一</PRE><PRE>次,按月发。它与你所处支行的业绩紧密相连——如果你所处的支行在第一季度做得很好</PRE><PRE>,那么你们支行第二季度的季度奖将就上去了,一般少的每月几百,多得近两千。如果你</PRE><PRE>在总部工作,与利润无关,那么就拿平均季度奖金,大概是800元每月。年终奖与你所处的</PRE><PRE>支行同样有关,你的年终奖基数与你所处的支行在全系统的业绩排位有关,2003年底,听</PRE><PRE>说某支行的某位仁兄拿了6000元,而我所处的营业部是36000元-40000元(除所得税)。今</PRE><PRE>年被骗了一票,估计只有几千拿了。如果在总部,同样是拿平均年终奖,2003年底的数字</PRE><PRE>可能是30000元左右。</PRE><PRE>    就总收入而言,普通科员全年待遇大概是5万~7万(这个波动主要因为各支行年终奖数</PRE><PRE>目不同造成的),同时行里会帮你缴纳数目可观的补充公积金。当然,对于客户经理就不</PRE><PRE>好说了,完不成任务,就拿基本工资,没有季度奖,年终奖完全看老板的脸色来拿。</PRE><PRE>对了,还得说说XX银行的优惠住房贷款。利率是市场利率的一半,根据现行利率是2.65。</PRE><PRE>如果你想把自己卖给XX银行,你可以利用,如果你想干几年走人,我劝你三思。我用过了</PRE><PRE>,结果用了三个月才把优惠贷款转成商业贷款,自己跑担保公司,自己去过户……你也不</PRE><PRE>要想得太美,退工单在人家手里,你走不掉的!优惠贷款的还款方式也是特别的,每年年</PRE><PRE>终奖的一半充本金,如果银行效益还可以的话,一般二十年的贷款,不到十年就还完了。</PRE><PRE>你也不要想买N多套!前一套没搞完,后一套不准买,而买第二套的时候要考虑前一套用过</PRE><PRE>的额度,总之一般人也就买一套。最近据说XX银行的优惠额度有点紧,200多人排队申请,</PRE><PRE>一个朋友70多万的贷款迟付了一个多月,吃罚息吧!</PRE><PRE>                                      答案</PRE><PRE>    该回答面试官的问题了。我用了两年时候,我终于知道了是先苦后甜,还是先甜后苦</PRE><PRE>!答案是:一直苦下去!一直是多长,起码10年。我这10年之约的前提是入世条款必须按</PRE><PRE>部就班的进行,如果中国打台湾了,出现了经济制裁,那就不一样了。自然了,制裁越凶</PRE><PRE>,银行业越好过,搞建设,资金紧张呀,开条子批贷款呀,钱呀……所以,在XX银行工作</PRE><PRE>的时候我天天盼着解放台湾。</PRE><PRE>    中国的银行业失去了2002年~2004年的最佳发展时机,它们将全部的精力用在拉存款、</PRE><PRE>放贷款上来了!它们忽略了中国银行业的根本问题:一是定位;二是管理。你到中资银行</PRE><PRE>去感受一下,每家银行都要做最大、最好,所有的客户我们都需要!什么个人业务、什么</PRE><PRE>中间业务,有存款就行。别看现在大街上个人理财业务的宣传多了,那是做个样子,这是</PRE><PRE>上面压下来的,他们根本不弄理财,照顾面子,搞一下而已!背地里还是拉存款、放贷款</PRE><PRE>,中国银行业到底有几个真正理解银行业务的职业经理人?管理上就不用提了,不要以为</PRE><PRE>股份制银行业绩好,国有银行存在的东西,股份制银行同样有,只不过前者耐折腾,可以</PRE><PRE>捅个大窟窿,后者资金势力不够雄厚,没有条件捅大漏子,只能小打小闹一番。</PRE><PRE><P> </P></PRE><PRE>    写完了,把不爽的经历精简了一下,否则太长了。我知道求职与工作一样心酸,2005</PRE><PRE>年上班之后,请你告诉我:我同时得到了金钱与希望!</PRE><PRE>    祝好!</PRE><PRE>--</PRE><PRE>子非鱼,安知鱼之痛!</PRE><PRE>※ 来源:·饮水思源 bbs.sjtu.edu.cn·[FROM: 218.79.190.141]</PRE>
<P>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P>


[此贴子已经被sylvia于2005-4-23 16:18:53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5-4-15 09:39:00
<P>很不错,但请楼主重新编辑一下,有半边字幅看不到。</P>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4-15 09:51:00
<P>您关掉收藏夹等,将浏览页面开到最大,应该是可以的,</P><P>另外,该文原贴于上海交大网内,一个朋友转给我的,我不能保证全部真实性,但从笔者经验看,至少80%以上的可信度是有的,</P><P>例如,前段时间四大国有银行的欺诈风险,事实上在股份制银行,甚至上市中并非没有发生.</P>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4-15 11:59:00
<P>Hehe, this article is god damn true!!!!!</P><P>For I knew a little about the person who wrote this article.</P>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4-15 12:01:00
<P>奖励leest 500元现金(虽然不是人民币)。感谢他近日来发的数个帖子,大部分都是很有意义的。</P><P>谢谢!!! 欢迎常来!!!</P>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4-15 13:56:00
<P><b><FONT color=#990000>siemens_wo</FONT></b> ,非常感谢,太慷慨了,我有点不好意思</P><P>今后一定争取多发好贴</P><P>另外,你认识我吗,有可能的话,给我发个mail</P>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