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红木在2007-5-18 19:43:00的发言: 极其沉痛地悼念
伟大的经济学大师高鸿业先生
红木
(2007年5月18日)
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忠诚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西方经济学教育先驱、中国第二代经济学家的卓越代表、在全世界经济学人心目中享有崇高威望的伟大的经济学大师、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高鸿业先生因病经全力抢救无效,于2007年5月17日上午9时在京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享年86岁。
高老的一生,把全部心血奉献给党的教育事业,从教几十年,桃李遍天下,为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经济学人才。改革开放来,他不顾年事已高仍笔耕不辍,撰写了《评萨缪尔森<经济学>》(人民出版社,1988)、《高鸿业选集》(山西经济出版社,1999),主持翻译了萨缪尔森的经典教材《经济学(第十二版)》(发展出版社,1992)、凯恩斯的经典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商务印书馆,1998)并为《通论》撰写了中文世界里一本十分珍贵的解读——《一本拯救资本主义的名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他主编的国家级教材《西方经济学》是我国影响最大的西方经济学教材,哺育了千百万在经济学道路上求知的莘莘学子,影响了几代中国经济学人,值得欣慰的是,就在今年三月,由高鸿业教授主编的该教材第四版、作为十一五国家级教材正式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了。
高老的一生坚定不移地高举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在由他亲自主编的几版《西方经济学》教材里,他始终注意教育读者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待西方经济学理论,告诫读者西方经济学理论具有极强的意识形态性质,不能全盘照搬照抄,这在中国现行的大多数西方经济学教材对其不加甄别、把其当作真理的今天是弥足珍贵的。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中国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时期,以高鸿业、陈岱孙等为主要代表的老一代西方经济学大师就敏锐地察觉西方经济学正逐渐取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成为指导我国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因而提出了要“弘扬马列、借鉴西学”的号召。近年来,西方经济理论的极右翼——新自由主义经济学事实上已经影响了我国的改革进程,著名经济学家刘国光先生毅然发起了旨在捍卫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刘国光旋风”。高老积极响应这场“旋风”,发表了《中国经济学应该遵循的道路》(《刘国光旋风实录》第174页,中国经济出版社)一文。就在去年秋天,中国人民大学及经济学院领导看望高老时,高老还指出“中国的经济学研究应该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指导地位”。
高老的逝世,是我国乃至世界经济学界、经济学教育界的无法估量的重大损失;高老的名字,将永载经济思想史的史册并将永远铭记在一代又一代立志为社会主义中国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而努力拼搏的经济学后人心目中。捧起高老的书,必将会让我们永不忘怀这位可敬的经济学先师;想起高老的话,一定能激励我们高扬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为开创中国经济学的伟大前景、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高鸿业先生永垂不朽!高鸿业先生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不知高教授的家人和学生看到这样的悼词,会作何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