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有光
祖籍广东潮州,1942年出生于马来西亚,毕业于槟城韩江中学(1961)、新加坡南洋大学(1966)、悉尼大学(经济学博士, 1971)。在澳大利亚Monash大学任教授(reader;1974-85)及讲座教授(personal chair;1985- )。于1980年被选为澳大利亚社会科学院院士,是炎黄子孙中少数几个能在世界经济学论坛自由出入的一流经济学家之一,曾受聘担任诺贝尔经济学奖评委。于1986年成为被选入Who’s Who in Economics: A Biographical Dictionary of Major Economists 1700-1986的十名澳大利亚学者与全球十名华裔学者之一。于2007年获得澳大利亚经济学会最高荣誉 - 杰出学者。在经济学、哲学、生物学、心理学、数学、宇宙学等学术期刊(包括AER, Economica, EJ, JPE, RES, SCW)发表两百余篇审稿论文。兴趣与贡献包括: 中国经济问题,福祉经济学与公共政策,提创综合微观、宏观与全面均衡的综观分析,与杨小凯合作发展以现代数理方法分析古典的分工、专业化与经济组织的新兴古典经济学。 专著包括: Welfare Economics, London: Palgrave/Macmillan 2004(中译《福祉经济学》,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Mesoeconomics: A Micro-Macro Analysis. London: Harvester, 1986 (中译《综观经济学》,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Specialization and Economic Organization, Amsterdam: North Holland,1993(与杨小凯;中译《专业化与经济组织》,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ic Analysis, ed., London: Macmillan, 1998 [与 Kenneth Arrow(诺奖得主)和Xiaokai Yang];Efficiency, Equality, and the Foundation of Public Policy, London: Macmillan and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2000(中译《效率、平等与经济政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ic Efficiency, Palgrave/Macmillan, U.K. 2009;Common Mistakes in Economics《千古奇情记》,作家出版社,1993;《经济与快乐》,东北财大出版社,2000;《金钱能买快乐吗?》,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社会福祉与经济政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黄有光看世界》,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高级微观经济学》(与张定胜),2008;《黄有光自选集》,2008 ;《宇宙是怎样来的?》,2011。, 2010; 根据互联网上一份未经证实的统计资料 ,澳大利亚社会科学院院士、 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黄有光教授是在世界顶级经济学杂志 ( Top 10) 发表论文最多、 且被引用次数最多的华裔经济学家。 斯坦福大学教授、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1972 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肯尼斯 ·约瑟夫 ·阿罗( Kennet h J . Ar row) 对黄有光教授及其新著 《效率、 公平与公共政策》 的下述评论 ,使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 ,黄有光是当代极少数对西方经济学主流理论作出贡献、 并被西方主流经济学界承认的华裔经济学家之一:“黄有光教授是研究经济政策分析基础理论的许多学者当中 ,最具原创性想法的学者之一。本书总结了他的研究成果 , 将他的许多想法纷然并陈 , 让我们清楚地了解它们彼此之间的关系及其丰富的成果。 他的分析结合了哲学基础与实证经济分析 , 为公共政策的好坏判准指明了方向。对任何一位读者 ,都将获得前所未闻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