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有些大,希望楼主去读几本学术史或思想史的书,肯定会有收获的。
“儒家”只是中国文化的代名词,既然是“杂”可以称作其它家的,不过以儒家的思想为主,儒只是表."合和"二字尤要注意,学术乃天下公器也有道理。几个可以参考的视点供楼上参考:
一、诸子的如何产生及其社会地位?史官学术(诸家分析)如《七略》所云;
二、先秦之后诸子的命运.除道儒法,其他诸子有的毁迹,如墨家,有的与其它学派的融合中实现在再生如阴阳家;
三、外来思想的输入,儒家是否丢失其地位(包括政治地位)?贤士如何维护儒家正统的,如唐宋时期;
四、后学的继起和发扬,融合其他的不只是儒家,还有后来的佛家等.
还要注意一些学者指出的在盐铁会议之后,各家的经济思想是如何与儒家的经济思想融合的.
思想史在国外已有颓势,但在中国孤起,偶觉得可能与中国目前的文化的输入融合有关.也需要有更多的后学参与研究.任何时代的复古,实际上的结果也是推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