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听朋友提起我以前的女朋友,想起一个词:规模不经济。觉得可以写点什么...
到这年头了,谈恋爱分分合合,感情这玩意真把人玩得意乱情迷了。不妨换个角度想想。
两个人之所以恋爱,原因说简单了就是恋爱对双方都有着诱人的效用。或是消除寂寞、寄托情感,或是满足生理需求,性可以给人仅次于毒品带来的快感,抑或为了恋爱的终端婚姻,结婚生子。为了这些个效用,我们这些人大多是为爱情苦心经营。不分昼夜的短信、电话、约会、调情、缠绵...,尽一切之所能以寻求爱情的效用。其结果归了一点,就是不同程度的规模不经济。
恋爱中的两个人,若约会缠绵的有节度,各自有充分自由的空间,那么每次约会缠绵带来的快感自然就会很强烈。而这又与人之初,性本贪的常理相矛盾,越强烈的快感会让人越不想独处,越容易把自由的空间抛之脑后。因为我们都奢望能够实现恋爱的规模经济,最起码不至于规模忒不经济。也就是希望越多是约会调情,情感、物质、时间的投入可以换来更多的恋爱快感,以满足我们无限的需求。
可现实往往事与愿违,我们不仅很难实现规模经济,还会规模不经济得厉害。人们常说:握住老婆的手,就象左手握右手。要想让恋爱中的如胶似漆可以带来长久的快感是不现实的,相反,久而久之可能会让人生厌,审美疲劳亦非空穴来风,高投入未必带来高收益,我们无限的欲望就很难得到满足了。当规模不经济到一定程度,失望所导致的结果就是分手。而对恋爱快感的需求并未消失,于是便又开始寻找新的恋爱。根据经典条件反射理论推测,人们再次的规模不经济程度一般会有所降低,当其程度可以接受时,可能你已经找对了目标,就是他(她)了。个人认为规模不经济是很难避免的。
正如对经济学有所了解的人经常提及的一个例子:人饿了吃包子,刚吃第一个会觉得特受用,第二个次之,吃的越多了,就越不觉得包子好吃,等到了吃的太多感到胃胀的时候,再要他吃,那就是一个朋友饭后说的那句让我笑了几年的话:被肉虐待了。也就是边际效用递减的规律。
这里我可能忽略或者是低估了人们的情感因素和意志因素有可能发挥非一般的作用,把那些感天泣地、海苦石烂的动人故事当作了另类。
仅供消遣。。。写得不合适的地方请多指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