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经济战略交锋
中美两次经济对话皆起因中美贸易顺差拉大,并有继续扩大的趋势(05年为1141.97亿美元,06年为1443亿美元)美国想以此迫使中国扩大进口,降低差额。而我国已成为世界工厂,各国经济也相互依赖,并且其工业化水平也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我国不可能单方面的,一味的购买美国产品来降低差额,其原因如下:
1:竞争力强,之所以造成顺差拉大,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我国制造的产品质量好,受美国人民的喜欢,从而需求量大,进而决定了我国的供给很大,这正是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核心原理。
2:贸易投机,这种差额很大一部分是外商投资的,他们想利用我国廉价劳动力和低税收,将本应该在他们国内生产的产品转移到我国来生产。以05年为例:中国出口总额58%来自外商企业,占中美贸易的83%,也就是说中美贸易顺差绝大部分来自第三方转嫁。
3:亚洲经济发展造成,我国近年来的确发展很快,需求也大,我国的零部件,原料很大一部分来自亚洲各国,(比如中国已成为日本的第一大贸易国,)显然我国已与周边国家形成经济共同体,其顺差拉大,不仅是我国经济增长造成的,也是整个亚洲各国造成的,04年,我国在亚洲的逆差为7393251亿美元,05年为7507187亿美元,也就是说亚洲各国发展需要中国市场,我国然后出售给美国,实际上,整个亚洲各国都各自不同地将产品部分地出售给美国, 就这样共同形成了中美贸易巨大顺差,而我国却背了亚洲各国发展的黑锅。
4:美国保护主义,两次中美经济对话都是我国一味的扩大进口,第一次为5.5亿美元,这次为326亿美元,仅隔半年之久,就几乎是60倍的差异,可见美国胃口之大。若长此以往,我国经济怎能发展?即使进口,我们也要进口高新技术产品,比如购买大型飞机,购买美国大型公司股份等,然而美国却在这些领域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政策,这不正好违反了美国一贯支持的WTO的原则和精神吗?可见,美国并不真心诚意的来降低差额。
既然上述客观原因导致了在短时间内不可能消除差额,那么我们该如何来解决这一问题呢?我提出以下几点措施:
1:消费补贴,
(1) 扩大消费的可能性,发达国家的消费占GDP的70%左右,而我国占30%左右,并且发达国家GDP绝对量也比我们大很多,人口比我们少,我们的消费空间很大。
(2) 扩大消费的必要性,我国的净出口额占GDP很大,(05年为25.8% )j经济发展对出口的依赖性很强,虽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了很大的贡献,但当今世界气象万千,风云变化,一旦外部世界发生矛盾冲突,出口额下降将会严重影响我国的发展。
(3) 措施,为了促进消费,可采取消费补贴,补贴率高于存款利率1个百分点,消费者购买每一次产品都要开发票,一月之后或一年之后加总,直接到政府部门兑现补贴,(由政府出钱补贴)这样即可刺激消费,扩大内需,降低各国顺差,减少贸易摩擦,只有立足本国消费才是拉动国民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必要条件。
2:既然我国在亚洲各国存在很大的逆差,各国经济发展依赖性很强,与各国是唇亡齿寒的关系,那么下一次谈判应该邀请日本,韩国,泰国,印度等国共同参加,形成多方战略经济对话,共同解决贸易顺差,最后实现双赢,美国的锚头不应单单指向我国一个国家身上
3;美国放开市场准入条件,向中国出售高端设备,从而增加美国的就业岗位,带动美国经济发展,降低美国的逆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