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忠岳飞 网友,下面选来自你的下帖: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详细出处参考:
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read.php?tid=784069&page=1&from^^uid=13834
再来看劳动价值论,劳动价值论,认为商品交换中,交换的是一种人类劳动。这种劳动是什么样的劳动呢?那就是“被买卖流通的人类劳动”或者说是“凝结在商品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劳动价值论者认为,使用价值是物在一定条件的客观存在,并不靠谁去评价,谁去发现,它就是就是物的属性,评价改变不了物的属性。使用价值是财富的的具体内容,而价值不是。
使用价值人是无法度量的,商品交换中,第一商品必须有使用价值才能交换。但交换的不是使用价值,交换的是一种依附在使用价值这个载体上的劳动。
他们认为价值量(钱)计量的是“被买卖流通的人类劳动”,而不是计量使用价值的。
如:一套100米的住房,它的使用价值是在一定条件下客观存在,只要房子不损毁,其使用价值是不变的。但一个普通的劳动者,以前要花5年的工资来够买,而现在要花二十三十年的工资。有人只注意到了物价上涨,其实它被拜货教和拜物教思维欺骗了,价值量增长带来的是大量劳动者的劳动量被吞噬而变成价值,劳动者的劳动强度和时间增加,他们为了获取与原来相同的使用价值,不得不付出更多的劳动。而更多的劳动被无富浪费掉了,在生产结构上指向了富人的奢侈品生产。
劳动价值论者还认为,因为人们不能预测未来,因此价值量(钱或者说货币)兑现的只能是一种劳动。
如三十前的人想不到会出现个人电脑,但他们确可以取出三十年前存的钱来买个人电脑,因为价值量(钱)兑现的不是具体的使用价值,而是一种劳动量。
现代社会中的供给和消费,劳动价值论者认为是表现,其实质是劳动与劳动以货币作为媒介的相互交换。他们认为作为消费者,必须是“被买卖流通劳动量”的持有者。价值(金钱)代表的不是人与物的关系,而是人与人的关系。一切社会经济学的根是对劳动的控制和劳动之间的相互交换。如果价值关系只是人与物的关系,如果世界上只有一个人,或者说世界上的所有物都是某个人的,那么货币根本就没有存在的必要性,黄金、白银、钻石再多也没有别的替代物更有用。在他们看来黄金、白银、钻石之所以计价高额的价值量,是因为很难获取这些物品,要获取这些物品相对花很多的劳动,很多的时间。对于宇宙世界来说,黄金、白银、钻石这样的物质根本就不是稀缺的,但是对人们来说,要通过劳动来获取它很困难,因而它就有了在贫富悬殊的社会计量高额的价值量转移的功用。但如果没有人,没有人的劳动,那么凭何货币或者贵金属将没有任何意义。
==============================================
你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仅仅理解成是资本对劳动的支配,那是片面的,
你认为:“一切社会经济学的根是对劳动的控制和劳动之间的相互交换”,
只有在折算劳动价值理论的涵义上,才是正确的。如同凯恩斯的“
充分就业”,只有在以劳动作为核心指标的整个资源体系充分就业的
涵义上,才是正确的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