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教师之家与经管教育
2056 6
2007-06-05
2007年中国人才蓝皮书──《中国人才发展报告(NO.4)》近日发布。蓝皮书公佈,中国28年来最新海外游学人员回国率为25.77%,超过七成游学人员滞留海外。
  
侨报报道,蓝皮书指出,自1978年到2006年底,中国海外游学人员约有106.7万人,学成后回国工作的游学人员约有27.5万余人,仍在外的游学人员约有79.2万人,其中,20余万人在海外工作并已获外国永久居留权或已加入外国国籍;另外还有因配偶、子女探亲或移民等事由出境并在海外接受高等教育后留在当地工作的约30多万人。

  1978年,时任中国领导人邓小平在听取清华大学工作会报时,作出了扩大向海外派遣游学人员的指示︰“赞成游学生的数量增大,要成千成万地派,不是只派十个八个”,由此揭开了中国改革开放后的游学潮。

  随着中国开放,出国游学门槛降低,在大量人才外流的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海外游学生回国发展,“海归”一时间成为各企业机构的抢手货。但由于素质良莠不齐,以及本土人才的迅速成长,用人机构越来越务实,越来越理性,以致“海归”成了“海带”(没有工作)。这也是游学人员回国率走低的一个重要原因。
复制代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7-6-5 09:40:00

智力外流造成的后果比较严重,使本国的人力资本损失,教育成本增加,并且引导国内一种不正常的学术氛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6-6 11:36:00
问题是中国为什么就没有刚解放时期的那种吸引力,当时多少人为了回国,费尽心机,辗转曲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6-6 18:28:00
我们在为别人做嫁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6-6 18:41:00

我觉得我们能努力的地方是创建一个良好的学术环境,这才是长久之计,并非每个人的初衷都是为自己谋私的,当然会想为国家作贡献,只是也许觉得在国内目前这种环境下可能无所作为,因此才留在国外,不过这也不排除他们能继续为国家作贡献的可能,另外,当然也有少数人的行为是让人心寒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6-6 20:24:00
可能不止七成吧。记得我有一个师兄做过这样的研究,好像应该比这个数据还高一点。更为重要的是,在回国人员中很多是国家公派的短期访问学者。这些人中的大多数想留在国外都很难,所以,他们就回来了。另外,还有一种情形也特别多,有些公派访问学者回国是因为他们给国家交了押金,回国拿到押金之后马上又出去了,因为他们在做访问学者的时候就已经为下一步再出国做好了准备。所以,公派留学的费用其实就变成了一些人自费出国的准备金。而这些人都统计在了回国人员当中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