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新商科论坛 四区(原工商管理论坛) 商学院 创业论坛
2642 4
2007-06-06
<TABLE height=145 cellSpacing=0 borderColorDark=#828257 cellPadding=6 width=541 bgColor=#e9e9bc borderColorLight=#000000 border=1>

<TR>
<TD class=l15 width=534 bgColor=#828257 height=35>
<DIV align=center><B><FONT color=#ffff00>关注话题</FONT></B> </DIV></TD></TR>
<TR>
<TD class=l15 width=534 height=35>
<DIV align=center><B><STRONG><FONT>北大清华等高校将校名注册为商标</FONT></STRONG></B></DIV></TD></TR>
<TR>
<TD class=l15 width=534 height=14>
<CENTER><a href="http://edu.sina.com.cn/bbs/2007/0508/1710012496.html" target="_blank" ><BR><IMG src="http://image2.sina.com.cn/edu/l/2007-04-17/U1834P42T4D138037F52DT20070508170536.jpg" border=1></A> </CENTER>
<P align=left><FONT>  </FONT><FONT>五星级酒店冠以“未名湖”之名,以“清华”名义注册的公司多达上万家。高校的校名、校徽、标志性图案等无形财产已经被社会不少商业机构看中。日前,为了保护知识产权,北大、清华、武汉大学等多所高校已经成立了标识管理办公室,“北大”、“清华”已被注册为商标</FONT></P></TD></TR></TABLE>

<DIV class=topic_text>近日,“清华大学”被认定为驰名商标。国家工商总局在其官方网站上公布了由商标局和商标评审委员会今年下半年新认定的106件驰名商标,其中“清华大学”成为高校中的第一个驰名商标。<BR><BR>    高校名称,作为一个相互区别的符号,如同个人的信誉、企业的商誉一样,也是一笔无形资产。长期以来,我国许多著名高校的名称都存在被冒用、盗用和滥用的情况。以清华大学为例,其校、系两级公司有39家,但在北京海淀工商分局登记注册冠以“清华”、“清华大学”等名义的公司却有204家。显然,这些“挂羊头卖狗肉”的商业活动使学校的声誉遭受了损失,也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 <BR><BR>    尽管把高校名称当作商标或驰名商标来保护“迫在眉睫”,但高等学校的名称被“商标化”、“驰名化”,具备充分的合法性吗?根据《商标法》第九条,申请注册的商标应该具有显著性,便于识别,并不得与他人在先取得的合法权利相冲突。对名称进行商标注册,一般只是将其名称中的显著部分进行注册,而不会把通用名称或全称予以注册。例如,“汉王”可以被列入驰名商标,但是,“汉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汉王集团”就不会得到认可了。“清华大学”作为一个专有名称,在这里并不具备《商标法》所要求的显著性。 <BR><BR>    从国外的经验来说,尽管也非常重视无形资产的保护和管理,但他们的保护措施并不是将大学专有名称列入商标保护的范畴。美国斯坦福大学有一套专门的“斯坦福大学名称和商标的所有及使用规定”,斯坦福对其大学名称和其学校注册的商标,采用的就是不同的保护和管理办法。 <BR><BR>    此外,“清华大学”能成为驰名商标的另一个瓶颈是《驰名商标认定和保护规定》第三条:证明使用该商标的主要商品及其近3年的产量、销售量、销售收入、利税、销售区域等。我国虽然有不少民办高校,但绝大多数仍是事业法人,不以赢利为目的。而且,高校注册商标的使用范畴仅限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功能,也就是说,凡打着“清华”旗号的产品、企业,按道理都与“清华大学”无关。那么,清华大学是怎么证明他的产量、销售收入以及利税的呢?这一点,大概只有申请当事人和审核当事人知晓了。 <BR><BR>    到目前为止,我国的法律、法规还没有关于高校名称保护的专门条款,但是,高校名称是经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审核的,高校并非只有通过申请注册商标才能享有名称专用权。我国民法通则第九十九条规定,对法人享有的名称权依法保护,禁止他人侵害。从这里来说,高校将其专有名称进行商标注册不是“多此一举”,就是“别有用心”。商标注册当然不是免费的午餐,有人曾计算了一下,仅一个商标注册全类就得向国家商标局上交近200万元,这还不包括事务所的费用。 </DIV>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7-6-6 09:36:00

法规有相互矛盾的地方,也不奇怪啦,嘿嘿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6-6 09:50:00
我看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6-6 12:21:00
如果学校不出台相应的规则,那么把学校当成驰名商标,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这也是一处保护无形资产的办法,学校不保护自己的无形资产,那么,为了能让普通人不受骗,那也只有让政府来保护了,虽然,这种保护,在某种程度上有高校利用特权,让政府替高校买单的嫌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6-6 14:48:00

中国的企业最善于在企业名字打注意,特别是新企业,总是希望从别的已经出名的企业或别的什么出名的东西里面捞取一些无形的好处。其实应该禁止企业名字里面出现高校的名字,高校就是搞科研搞学术的地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