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金融投资论坛 六区 金融学(理论版)
1402 2
2007-06-07
进入新世纪以后,中国的发展吸引全球的目光,也触动了某些人敏感、脆弱而又阴暗的神经。说国际投机资金是游离于国家管理层和国际政治之外的“自由资本”是十分幼稚甚至弱智的。表面上的风和日丽掩盖不了暗地里的波涛汹涌。一段时期以来,逼迫中国开放汇率管制、开放资本投资管制最积极的国家有两个,表面上主要是美国,实质上主要是中国的世仇日本。到目前为止的各种迹象和端倪表明,通过没有硝烟的金融战颠覆中国经济引发中国内乱进而遏止中国发展是日本坚定不移的基本战略,关系紧张时如此,表面上缓和时亦如此。
  
  大家还记得今年的“2-27”吗?几乎所有的散户和所有的大小机构拼命抛售股票,大盘几乎跌停。2-27莫名其妙的暴跌之后,包括主流媒体、各大机构在内对突如其来的变盘的原因莫衷一是,最后大家基本达成一致的原因竟然是“没有原因”。果真没有原因?一周以后,国外的消息传来:当被问及2-27中国股市暴跌原因时,索罗斯表示,“我认为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不止一个,但其中最重要的罪魁就是套息交易的盛行。由于日元利率过低,导致其成为绝佳的融资货币,大量国内资金外流。再加上日元一直在下跌,因此许多人投入了套息交易。不过现在,这种情况正起着微妙的变化。” 注意,这里出现了关键词“日元”,而且还“正起着微妙的变化”。 至于日元的套息投机的“微妙的变化”如何能触发基本封闭的中国股市的毫无征兆的突然大跌呢?索罗斯似乎没有把话说透,其实已经昭然若揭了。首先,日元利率绝对是由日本管理层而不是其他什么人操控的,其次,基本封闭的中国股市其实一点也不封闭,池子里隐藏的鳄鱼其实不少。以为每日三四千亿的交易资金和过万亿的证券保证金全部来自于境内居民的储蓄搬家,你也太没智力和想象力了。
  
  按照资本直接来源计,日本是中国第二大外资来源国。但是日本是世界最大的海外资本流出国,一些我们看起来来源于港澳的特别是来源于台湾的外资,其实质还是日资。我国海关统计数据表明,自从去年四季度我国股市牛市征象确立以来,国内许多外资企业的出口业务金额强劲增长,甚至成倍增长。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出口的实物量并没有如此大的增幅,涨的主要是价格。比如,原来出口十万套成衣的金额是100万美元,现在同样这样一批十万套成衣加个0成为1000万美元,境外的买主当然就是境内外资企业的关联方甚至就是其主子。多出来的900万美元就作为热钱流进来了。我们的海关不仅没有限制,甚至还有出口退税的奖励。作为贸易项下流入的外汇,我国是立即结汇兑换成人民币的。这加剧了我国近期的流动性泛滥不说,投机资本进入国内很容易渗透到投机领域,去年以前是大城市的楼市,今年以来主要是股市。我国股市个人投资者实名制帐户数与实际投资者人数总也核对不清的问题其实就是端倪。
  
  如果这些国际投机资本仅仅是单纯的逐利,在风险自负前提下赚点钱也就罢了。“2-27”说明问题远没有这么简单。2-27大跌,我们的感觉是莫名其妙,人家可是内外策应默契,动作干净利落得很啊!据稍后国际上一些机构的粗略统计,这一跌,日本20-30亿美元进了帐!而且一切都合规合法,你有苦说不出。当然,人家的胃口绝不止区区20-30个亿,人家玩的可是地地道道的国家战略,这次只是小试牛刀而已。如果你神智还算清醒,你应该明白:金融实实在在成为了第二国防。
  
  如此明显的小动作岂能瞒得过我们国家的战略参谋机构的眼睛?2-27之后随即召开的全国“两会”上,刚刚还在鼓吹“泡沫论”的几个人物都齐刷刷地“主动”表态说没有泡沫了。个人言论服从国家战略的痕迹非常明显。来而不往非礼也。于是有了这次5-30。
  
  5-30大的背景在于短期内大盘拉涨过快,非常容易成为人家突然狙击沽空的靶子。既然短期风险已经聚集,温和方法释放风险的努力又屡不凑效,只能在气球还没有吹大到危险的地步抢先一针扎破它,而不是等人家默契好了由人家主动扎破。这次消息又来了,中国这一扎,人家近50亿美元顷刻间灰飞烟灭了。至于这一扎也伤到了自己百姓,第一这是没办法的事情,无法避免;第二突然的暴跌主要是套仓,真正亏损斩仓的并不多,过几天再涨起来就回来了;就算是斩仓,只要及时逢低吸进好的品种,也很快就可以涨回来的。而人家玩的那个套期交易新玩意儿属于暴仓,暴仓是一次性的交易,再涨也回不来了。这里请注意两个细节,一是中国czb在5-30前大约一周有个似是而非的“辟谣”,现在看显然不是辟谣,管理层也从来没有说那是辟谣,有人说那是诱仓,管理层没有辩解什么,确实也没什么好解释的,明白的不用解释你也明白;二是印花税的消息是北京时间5月30日凌晨发布的,其时正是欧洲收市、美国午市时间,其中精妙意味深长啊!国际货币交易市场主要在伦敦和纽约。
  
  其次需要说明的是,这次突然启动的调控,到底要达到什么目的,收到什么效果?目的分两个方面。一个是对人家的,明白告诉人家,不要在中国资本市场或其他投资市场玩火。中国虽然实行了市场经济制度,但是这个市场经济首先是要造福中国人民的。外国资本参与中国建设分享中国经济成就可以,但是不允许祸害中国经济、危害中国金融安全,否则中国的宏观调控将是主动出击而不是其他国家那样被动应付。在“成熟市场”灵验的那些破坏性伎俩面对中国的调控可能要失灵。比如,以为中国不可能在同一个月的时间内连续出台调控政策,这次就连续出台了,下次是不是连续出台?不知道;以为中国总是在周末时间出台调控措施,这次就在周三出了,而且是在半夜(凌晨),下次周几出?不知道;以为中国出台调控都会事先打声招呼,这次就守口如瓶,面对提问的回答是“没有听说”,可以理解为“无可奉告”,也可以理解为否认其事,以中国语言的精妙,外国投机分子可要大大地当心了。一些不明真相的人说中国这次调控是要打压股价好让新增加的200亿美元的qfii好抄底。简直是胡说八道,不要说新增加的200亿美元的qfii到今天还只是个计划,并没有办好手续进来,就算已经进来我估计也是屁滚尿流吓得逃出去,它们哪里见识过这样强硬的调控?在如此不可预测的市场里投机,打死它都不敢!
  
  另一个目的就是对境内投资者的,主要是对广大个人投资者的,这就是风险教育。显然空洞的说教效果很微弱,如果不在4300点来一次实实在在的风险教育,难道到8300点再搞?
  
  现在许多人把管理层的调控的点位理解为管理层允许的高度,这也是误读误判。中国的大国崛起、中国经济发展腾飞的潜力在人类历史上显然是空前的,中国资本市场刚刚基本完成最深刻的制度变革的第一步,将要承担的国家资源的优化配置的规模和作用也将是空前的,管理层怎么可能画地为牢地给这样的一个资本市场人为限定一个高度呢?懂经济学的人能够判断现在的行情是牛市,但是,只有懂得政治经济学的人才知道,中国资本市场的牛市才刚刚开始,它的高度与长度都是不可限量的。
  
  上面说到“中国资本市场刚刚基本完成最深刻的制度变革的第一步”,现在听到的说法都是“中国资本市场刚刚基本完成最深刻的制度变革”,没有说是“第一步”。事实上,股权分置改革确实只是“最深刻的制度变革的第一步”,这第一步解决的是现有公司大股东的股份不流通以及由于不流通导致的公司治理异化的问题。从我国经济腾飞所必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产权制度基础来看,这第一步并不直接解决问题,顺理成章地需要展开第二步。简而言之,这第二步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已上市公司,条件允许的都要抓紧时间通过资产注入的方式实现整体上市。股份全流通和资产整体上市是现代股份公司建立起良性产权激励约束机制的基础,否则即使大股东股份全流通了,由于资产是分割上市的,大股东在大量关联交易里寻租营私的事情就很方便而不可避免。另一个方面是未上市企业和今后的新企业,除了极少数国家需要直接垄断控制的以外,其他的符合条件的都可以上市到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同时接受市场的选择或淘汰,即以现代企业制度的素质到资本市场取得资源配置。
  
  以上两方面,即使仅从外延注入的资产规模来考察,我们的股市大盘也绝对不止现在4000多点!更不要说良性产权激励约束机制带来的公司资产内涵素质的巨大增长了。所以前面说这次套住的股民不要急燥,股市不会恶性大跌。既然如此,管理层岂不是没有调控的必要?不是。如前面所述,一些心怀叵测的人一直没有停止寻找机会暗算我们,所以我们的金融和股市必须大体保持平稳发展,否则就给他们提供了兴风作浪的绝好时机。大体保持平稳发展不是没有波动,但是不能有巨大的失控的波动(无论涨跌),否则社会出动荡、国家有危险。前一段,显然涨得太快太急,境内外那些心怀叵测的人已经蠢蠢欲动,所以管理层必须果断调控减速。就后市而言,减速不是开倒车,不会继续大跌,否则真就让新增的qfii抄大底了;同时经过这次生动的风险教育,相信不会再一日千里地狂涨了,将真正进入持续中牛、慢牛的发展阶段,那些亡我之心不死的人终将无计可施。从国内国外经验来看,快牛急牛从来都不是大牛,只有慢牛才是大牛。公司层面,在基本完成最深刻的制度变革的第一步的基础上,全面开展波澜壮阔的第二步的变革。
  大国金融安若泰山,大国崛起十年可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7-6-7 17:54:00
楼主的观点有些道理,支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6-7 18:18:00
“首先,日元利率绝对是由日本管理层而不是其他什么人操控的”,好像lz错了吧?某货币小说貌似说背后还有什么什么什么和什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