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692 2
2007-06-09

躁郁症(bipolar)患者最不需要的,就是患有躁郁症的医生。然而,狂躁的中国股市目前似乎就有这样一位医生——中国监管当局:一会儿还在急切给股市降温,一会儿又在努力通过言谈推高市场。如果当局愿意采取更多极端行动,就可以终结中国股市的繁荣,但如果他们这么做的话,中国的经济改革和中国的散户投资者都将成为受害者。

自从中国当局上周三将股票交易印花税从0.1%上调到0.3%以来,中国股市已经下跌了13%。不过,在其中某些交易日暴跌6%或8%之后,国有报纸刊发了重树投资者信心的文章,市场上也传言政府将采取行动支持股市。

这种微观管理危及股市的根本目标:评估企业前景,将资本配置到利用效率最高的企业。其危害性可能会变得更严重,因为中国政府迄今采取的措施,不大可能让股市上涨速度明显慢下来。

历史上就有这样的例证:2000年1月3日至6日,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下跌了12%,但在两周内就收复了失地。上调印花税会增加反复交易的成本,但即使在上调后,中国的股票交易印花税仍低于伦敦。如果你预计中国股市将继续上涨——泡沫的本质就在于每个人都会这样预期——那买入仍然是有意义的。

投机的根本原因依然存在。中国的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意味着,中国的企业和个人拥有大量资金可供投资;中国低水平的存款利率和海外投资限制意味着,他们的投资渠道不多。资金依然可能最终流向股市。

当然,当局可以改变这种局面。他们可以正面出击——限制股票交易或禁止新投资者入场;也可以采取迂回手段,或许可以对股票出售征收资本利得税。但这类措施会降低市场效率,堵住投资者的又一个投资渠道。

除了收紧货币政策,为市场降温的最好办法就是增加投资对象的供给,让国有企业发行更多股票,让在香港上市的公司回到内地股市,并允许投资者投资海外。

利用压制手段终结股市泡沫,将是中国市场改革的倒退。而且,由于资金充沛,被赶出股市的投资将会流向房地产等其他市场。对于自己打算干什么,中国当局需要做出决断。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7-6-9 21:17:00
罗嗦无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9-1 09:49:00
参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