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o1s2c3a4r在2007-6-10 22:33:00的发言: 制度经济学的确很有意思,很多制度安排都源于人类长久以来公认的原则和意识,比如就近原则和占先原则,我想请问各位高手,为什么人类会产生这样的制度安排呢?大家用制度理论阐述一下这个有趣的论题吧

为了简便,先对楼主老兄的问题做转化:
就近,可以看成是占先问题,是主权、领域的边缘之问题。例如我占了大陆,则我就有了一定领海。我盖了房屋,我就在房屋外面垒上院墙或篱笆。假若可以这样,则就把就近,归拢到占先问题上了。
占先,又可划分成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普遍承认接受占先,第二阶段是否定之否定,无所谓占先不占先,或不承认占先,例如现在的出土文物,许多国家规定不归属于发现者(但是可有奖励),例如南极北极月球,多数认为不应该占先。假若可以这样,我们就可以不讨论上述第二阶段了,而是讨论“原始阶段”。
另外,专利权的问题,似乎有所不同,这里故意忽略了。
占先,又可划分成发现和开发。生产落后的时代,所谓占先,并不是谁先看到、爬到荒山谁就拥有所有权了,而是谁先开发了------至少是有所开发了,有使用价值了,谁才拥有所有权。中国古代小说,常说的山大王的话是:此山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要打此处过,留下买路财。另外,占先之后拥有所有权了,为的是什么呢?是开发权。如果不开发而是出卖,那也是因为此地此物可以开发,有开发价值,所以才容易出卖。那么,我们对占先,又可以侧重于先开发,来谈。
那么,下面就对发现和开发,谈一点猜测、感想。
先发现尤其是先开发就拥有所有权,为什么更普遍成为“原始时期”的观念呢?
先发现尤其是先开发,意味着劳动的投入。如果他人想得到此处此物,可以交易,或者掠夺。交易的话,我们就不需要讨论了吧。那么,只需要讨论掠夺问题。掠夺的话,则既得利益一方,一是有大量劳动投入,二是安身立命之所,三是有历史渊源,四是大家通常都是如此历史,世居世得,那么,双方就可能发生战争。
发生战争的话,1、似乎就普遍意义上来说,既得利益一方更有斗志,2、也更有斗争便利,因为是在自己地盘上,各种资源相对容易动员利用。3、因而守卫方相对容易胜利吧。那么,普遍来说长远来看,似乎入侵者不那么得势的,且势力足够强大的抢劫者或入侵者不是好多,而势力弱小的抢劫者或入侵者又不足以造成广泛的破坏,因此,抢劫或入侵属于少数情况。而普通百姓更容易产生安居乐业的观念,即守成。
而就一个广大的区域来说,原有的统治者有自己的打算:如果发生入侵,第一直接侵犯他的利益和地位,第二自己地域上的生命财产要受到损失且不创造新的财富,影响社会财富和税收。因此他喜欢稳定,不喜欢战争和抢劫。如果任何统治者(包括原来是入侵者,后来胜利了,成为新的统治者)都是这种思维的话,那么统治者整体来说长远来看,也是喜欢安居乐业了,即保持秩序。
毕竟,战争或抢劫,并不创造财富,反而破坏财富,同时,影响生产的稳定发展。毕竟,势力强大的抢劫者或入侵者是比较少的。毕竟,势力强大的入侵者或抢劫者胜利了之后,也不喜欢他人照样学样,也仍旧喜欢秩序。也就是说,入侵者、抢劫者即便胜利了,也没有取得对历史观念普遍观念的胜利。
而普通百姓,力量弱小,且辛苦劳作谋生就要占用大量精力,又有家人拖累,不可能长期普遍产生掠夺观念的。
总结来说,兄弟是从战争和抢劫问题着眼,来看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