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教师之家与经管教育
2000 4
2007-06-12
<P><STRONG><FONT size=2>高考至上主义的社会成因</FONT></STRONG></P>
<P>        凡事有一利必有一弊,高考也不例外,但并不能由此导出高考制度已站在改革的“十字路口”的结论。改革高考的出路,不在于因噎废食地废除高考,而在于有效破除高考至上主义<BR>  <BR>  一年一度的全国高考已陆续结束,今年又适逢恢复高考30年。虽说现今招生比例较从前更大,但由于各种内部因素的变化和外部因素的介入,高考之热不仅未见消退,反倒有愈演愈烈之势,于是关于高考改革的各种争论又浮出水面。</P>
<P>  凡事有一利必有一弊,高考也不例外。“一考定终身”、“一把尺子量天下”、“高分低能”等,就是人们常说的关于高考的“弊”。但上述诸弊,并不能导出高考制度已站在改革的“十字路口”的结论。“十字路口”之谓,与高考或存或废的涵义相当。但在找不到更好的也切实可行的替代制度之前,废除高考一类的激进主张虽能耸人听闻,却决无益于现实的改进。</P>
<P>  所有人群关于高考的所有情绪,其实都可以从高考进行中的那几天看出来。那几天是对高考爱恨情仇高度浓缩的日子,是“高考就是一切”、“一切为了高考”的日子,是家长、考生、警察、交通、市政、媒体等如临大敌的日子。这些日子中的非常表现,事实上是由“高考至上主义”这样一种共生且深入人心的意识形态所衍生。高考至上主义是一种极端的、病态的意识形态。改革高考的出路,不在于因噎废食地废除高考,而在于有效破除高考至上主义。但高考至上主义虽集中展示于高考进行期间,而其形成却有着由来已久的广泛的社会基础。</P>
<P>  首先,不通过高考,一个人便很难获得社会认可的“通行证”。高校文凭的极端重要性在于,它仍是大多数社会组织特别是公有制单位识别、选拔、录用人才不可或缺的前提和门槛。比如,一名青年若没有大学文凭,即便有金融管理方面的卓异才能,也决无可能进入工作体面、报酬丰厚的相关部门。在行政权力配置社会资源力度不减、公有制系统迄今仍是就业重要渠道的背景中,要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不经过高考的洗礼是不可想象的。</P>
<P>  其次,不通过高考,一个人便很难在社会中找到自身的立脚点和发展点。改革开放近30年,人们自主就业的空间并未获得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拓展和提升,而跨越创业的重重门槛对于没在大学镀过金的青年更是难上加难。易言之,一名青年没上过大学,社会就既不以“人才”视之,自身也很难通过社会实践成为“人才”。如此一来,参加高考一定是普选的最优方案。</P>
<P>  第三,高考至上主义的实质是名校至上主义。对高考热,人们深以为忧又乐此不疲地卷入,往往不是担心子女考不取大学,而是担心考不取名牌大学。考取了大学等于为进入社会在脚下垫了一块砖,而考取了名牌大学则等于为自己脚下垫了两块砖。这是高等教育中的结构性矛盾,个中究竟有多少公平合理,难以遽下断语,但我们的著名高校毕竟没有一家是私立的,高等教育也许同样面临资源均等化的问题。</P>
<P>  就高考谈高考改革,结论也许只能是“无解”;破除高考至上主义,“工夫”或许在“诗外”。既然就业与创业都要靠文凭来说话,那么,高考至上主义实际上是就业与创业预期并不乐观乃至焦虑的预演。就业空间得不到释放,创业门槛得不到降低,社会评价人才的机制得不到校正,就业与创业的预期就得不到改善,则高考至上主义就将继续流行。至于保送制、推荐制以及所谓面试招生等技术性改造,在诚信缺失、监督乏力的背景中,沦为腐败的渊薮几乎是难以避免的。<BR></P>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7-6-12 08:13:00

同意以上的这个观点,高考至上在中国确实存在,而且还挺严重。但不可否认的是,高考在选人用人机制上确实存在着很多有点,这点现在还没有其它的途径可以代替。

但相信,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的多元化,高考至上可能会得到改变。正如现在对个别名校的崇拜,在现代竞争,尤其是国外和港澳高校在内地抢生源的情况下会得到扭转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6-12 14:58:00
以下是引用liyulintu在2007-6-12 7:50:00的发言:

  既然就业与创业都要靠文凭来说话,那么,高考至上主义实际上是就业与创业预期并不乐观乃至焦虑的预演。就业空间得不到释放,创业门槛得不到降低,社会评价人才的机制得不到校正,就业与创业的预期就得不到改善,则高考至上主义就将继续流行。至于保送制、推荐制以及所谓面试招生等技术性改造,在诚信缺失、监督乏力的背景中,沦为腐败的渊薮几乎是难以避免的。

说得很有道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6-12 17:10:00

现在是没有办法不高考至上,因为这是目前唯一的还比较公平合理的选拔制度,没有这种制度,以中国目前的人治社会,社会会更加不公平,不合理,那些因家穷而上不起学的孩子会更多,不要以为在中国,实行精英教育就会多么多么的好,如果中国实行精英教育,在目前的条件下,会使社会更加的不平等,因为,精英教育的前提是民主政治和平等思想,而这两点,在中国目前的富裕阶层,却普遍都不存在,所以,只有维持现在的高考制度,才能使一些孩子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上大学,改变自己的命运。

既然有高考,并且高考还能起到改变命运的作用,那么,高考至上就是必然的,而改变高考至上的方式也就不会是那么有效的。如果要改变这种观念,一个办法就是增加职业教育,使人们的对于不上大学也能挣大钱的预期增大,否则的话,没有什么办法能阻止这种高考至上的理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6-13 15:15:00
关于高考至上主义的社会成因分析是恰当的,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目前还没有什么办法——至少教育部门拿不出什么更有效率的办法。事实上全社会对高考过度关注一方面会给考生增加额外压力,另一方面不利于培养孩子的独立和抗压能力,表现为一些学生到大学后承受能力、交际能力相当差。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