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微观经济学
1836 2
2007-06-14

一般微观经济学理论都把效用当作一个主观的心理学概念,从而很早就有人担心当时神学气味浓厚的心理学会把经济学带入一个唯心论的死胡同中。

实际上,如果能换一种角度思考问题,视效用为客观的,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

所谓客观,即是说效用的大小并非出于人的思维或者心理学意义上的内省(introspection)。而只是外部环境刺激与内部生理反应的综合产物。例如,同一个人,在饿了两天或者刚吃过饭的情况下,一个馒头对他来说效用是不同的,而之所以不同,并非他的思维或内省在起作用,而是因为肠胃和血液内的胰高血糖素等化学物质影响了他。如果思维或内省能起作用的话,那么画饼充饥一说就不会有讽刺意味。当然,这是一个比较极端的例子。对于其一般原理,Watson和中国的郭任远等行为主义者们早有一套完善的阐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如果把行为主义的一些观点嫁接到经济学的效用理论上去,饱受诟詈的数理经济学或能稍解其困。

这是我之前发表的帖子“ 驳斥当代微观经济学中的定价理论:价格到底是怎么决定的?”的跟帖的一部分,尚不成熟。今特例单独贴出来,是为了引发大家的讨论,集思广益,以使问题更清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7-6-14 18:54:00

效用是客观的存在,可以认为是客观的。

兄弟的猜测是:效用理论不够成熟,现有效用理论应用于价格的形成是比较牵强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6-15 01:47:00
ye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