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2331 4
2007-06-15

我国居民存款创最大单月降幅
央行6月12日金融统计数据显示,居民户存款继4月份后连续第二个月减少。当月居民户存款减少2784亿元,同比多减2959亿元(去年同期增加174亿元),创历史最大单月降幅。4月份居民户人民币存款减少1674亿元,同比多减2280亿元(去年同期增加606亿元)。专家普遍认为是股市分流,导致居民存款大量变身机构存款。截至2007年5月末,我国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为37.31万亿元,同比增长14.11%。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7-6-15 18:13:00

改加息了,特别是应该免除利息税!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6-16 01:12:00
加息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影响,主要是加息的力度太小的话不起作用,大的话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又要加大,还是换种政策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6-16 11:11:00

遏制资产泡沫 加息预期渐强

 近日,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表示,央行正在关注5月份的数据,以决定是否再次加息。5月份的CPI数据国家统计局在6月12日发布。
  由于在CPI指数占有重要权重(权重约为7.5%)的肉蛋价格飙升很快,使得5月份CPI指数突破3%的警戒线已经毫无悬念,很多国内外投行机构都调高了5月份CPI的预期值,他们大多数人认为CPI数值将在3.2%-3.6%之间。
  中国央行一再表示,追求人民币币值稳定是最重要的目标,CPI是考量加息的最重要的变量。另外,考虑到中国CPI指数编制的不完整性,真实的、国际通行的CPI可能要远远高于用目前方法测量的CPI指数。再加上今年前4个月银行信贷依旧保持很高的水平,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保持上升势头,同比增长25.5%;中国今年前5个月的贸易顺差额为857.2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80%,贸易顺差导致国内流动性大量过剩;从资产价格方面看,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地产价格继续保持迅猛的上涨态势,其中,深圳、北京的房价4月增幅超过10%。中国股指在经历印花税调控后,截至6月11日,上证指数依然强劲反弹至3995.68点。这些数字都确凿无误地表明,无论是从物价指数还是资产价格上判断,中国都处于通货膨胀的上升期,加息似乎不可避免。
  央行“5.18”加息的思维跟以往加息是存贷款利率各加0.27%不同,采取的是“存款利率加0.27%,贷款利率加0.18%”,缩小银行信贷利差,遏制银行信贷冲动。但是我们相信,这种思维不会在新的加息操作中多次出现,因为控制信贷的根本之道是贷款利率的真实水平,而不是银行存贷之间的利差收益,央行应该继续保持存贷款均加息0.27%或者0.54%的做法。现在的贷款一年期利率为6.57%,存款利率只有3.06%,这是一个严重偏低的数值,贷款利率不足以对企业真实信贷要求产生影响,而存款利率不足以对抗“负利率”的吞噬,使得中国银行信贷呈现出“软货币”和“廉价货币”的本色,它只有大幅度上升,才能使全社会的信贷利率(包括民间信贷)整体坐标处于一个合理和均衡的水平。在这个过程中,存款利率也应该保持和贷款利率相同幅度的上升,而不是制造出上升幅度的差异,以削弱银行利差收益的方式来削弱银行放贷的积极性,从短期看似乎可以稍微控制银行的放贷冲动,但长期看是不可取的。因为这会持续性地恶化银行资金的整体盈利水平,降低银行业改革的稳定性,也增加了金融改革的整体性风险。
  实际上,中国利率提高幅度和人民币汇率走强的幅度之间关联并不大,虽然它们呈现的是某种同向关系。例如,最近一次加息对人民币汇率的促进就非常有限。一般来说,人民币浮动区间扩大,加上“5.18”加息,汇率应该强势无比,一路狂飙,而实际上,汇率反而“终结”了过去千分之三状态下的单边上扬格局,人民币汇率更具弹性风采,经常是“进三退二”,双向震荡。从这个意义上说,以利率继续上调为由,就对汇率的升值速度进行过分夸大是错误的,进而,对以汇率为基础的资产价格(例如房地产价格)的持续性走强的看法也是过于一厢情愿的。
  在控制资产泡沫方面,提高利率无疑将会遏制泡沫的过度泛滥。中国有三种基本的资产形态:一类是房地产为代表的物权资产,一类是以股票为代表的权益类资产,一类是以固定利率为代表的储蓄资产(国债和存款)。加息将提高储蓄资产的吸引力,但扣除通胀因素之后,这类资产的收益非常微薄,有负利率之“嫌”,对前两类资产构不成竞争力,仅仅有“规避风险”之功用(适合“风险厌恶者”)。加息将使供房者的压力加大,同时,加息会增大上市公司的资金成本,使得股票变得更“便宜”。于是就会发现,加息对房地产资产的打击是真实的,而对股票市场的触动是微弱的,这也是每次加息都会出现股票成交量猛涨,而房地产的购买量会萎缩,呈现“缩量上升”之势(房地产价格脱离了成交量,已经沦为一个“花瓶式”价格)。加息或许对股市是一次“利好”,而对楼市是一次“利空”,这一判断可以在日后“加息通道”中得到更充分的证明。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6-16 12:21:00

我国居民的储蓄下降是由于闲置资金流入了股市,现在中国有九千万人在炒股,这一方面说明我国居民的投资渠道多了(这在某种程度上说明我国的基本市场不够完善,我国居民的闲余资金长期以来不是放在银行就是购买国债),但另一方可能加剧了流动性过剩和股市泡沫。总的来说,储蓄下降没有什么不好的,因为每年银行都有大量的资金无法贷出。

利息税短时间不会废除,我认为。中国储蓄过多是一个长期的问题,而现在的流动性过剩是一个短期的问题。央行好不容易使居民的钱从银行里挤了出来,怎么可能马上把它给拉回来?虽然这加重了流动性过剩的问题,但是流动性过剩的根本原因却是外汇储备过于庞大(已经1.2万亿美元)导致被动发行了大量的基础货币。废除利息税对经济的紧缩作用将不是很有效的,但是加息确实有可能的。虽然对于储户来说,二者的效果差不多,但是对于投资者来说i,后者更加重要。利率是宏观经济的重要政策工具,它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功效。5月份的CPI指数为3.4%,由此看来加息不可避免。

有时感觉中国经济运行机制很奇怪,央行其实很尴尬。经济管紧了点,它就死了,管松了点它就热了。不断的加息却没有一点效果。有的人说央行的政策效果的力度不苟大,但是英国、日本、美国每次进行加息时多半也是0.25个百分点,其他政策的力度也不是很大。 我想政策的时滞必须考虑,另外政策的警示作用也不可忽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