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10月份的股市上涨的巨资从何而来
第一节:
从10月11开始至11月16日的27个交易日里,深沪两市的日均交易量合计都在4000亿元以上,最高成交量超过了5000亿元,在2800点以上两个市场共计成交了10万亿,按单边计算有5万亿的买入交易量。期间,证券投资基金的总规模没有明显的变化,它们的仓位一直在80%以上,说明如此大的交易量一定是场外的增量资金入市所为,保守估计,应该有超过1万亿的资金在此期间进入了股票市场。问题的关键是,这些资金从何而来?对资金性质的判断不仅有助于对股市行情的把握,而且有利于宏观决策。
当下,有一种观点认为,此次巨额资金来自境外热钱。从10月及11月份的外汇占款的大幅度增长情况及境内外股市、汇市和期货市场的联动情况看,热钱说在逻辑上似乎是完美的。但疑问很难释清,如此大规模的境外资金是从什么渠道进来的?为什么要选择在这个时候进入中国股市?假如对中国股票有兴趣的话,为什么不选择香港的H股市场?本轮市场的领涨板块主要是有色、煤炭,这些股票的H股价格大多数多低于A股30%以上。因此,境外热钱说是难以成立的。
笔者认为,最新的金融统计数据已经给出了答案。2010年10月,储蓄存款减少7003亿元,而2010年前三个季度居民存款增加3.95万亿,平均每月增加4300亿,可见10月份约有1.1万亿储蓄存款进入了股票市场。从存款总量看,9月份人民币存款增加1.45万亿,而10月份人民币存款只增加1769亿元,比9月份少增加1.3万亿。可见,10月份主要是居民的储蓄存款出现了搬家的情况,企业存款暂时没有出现异动。因此,笔者认为主要是储蓄存款搬家导致了10月份的股市井喷。
类似的存款减少现象在我国出现过数次。在2010年之前出现的规模最的一次储蓄存款搬家的情况是2007年的10月份。当时的人民币存款当月下降4498亿元,同比降6020亿元(2006年同期是增加1523亿元)。其中,居民户存款下降5062亿元,同比降5052亿元;非金融性公司存款下降1947亿元,同比降1436亿元。
将2010年10月份与2007年10月份比较一下可以得出一些有意思的结论。2007年10月份出现大规模的存款从银行进入股票市场时,储蓄存款与企业存款同时行动,而这次存款搬家主要是储蓄存款所为,企业存款没有参与。从时间上看,2007年10月份之前股票市场一直处在大牛市,因此,可以认为是牛市的乐观气氛导致了存款搬家。如果追溯2007你之前的数次存款减少事件,都可以得出类似的结论,即股市的持续上涨产生了极度乐观的市场气氛,从而使银行存款减少。而这次则不同,在10月份之前,股市一直处在盘整状态,并无赚钱效应。由此我们可以推断这次存款减少的现象并与历史上数次存款减少现象出现的背景有较大区别。
2010-11-30尹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