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3221 12
2007-06-18
“中国制造”,一个日本人眼中的中国世界工厂
  
    楚贝勒按:
    在大连开发区,驻着无数的日本企业,在他们的工厂中,中国的工人们每天辛苦的劳动着,为了自己的口粮,为了自己同样等待口粮的父母妻儿,在以年轻人为主体的工厂中,他们或开心或失落的生活着,不去想什么国家大事,他们关心的是,只是这个月能收入多少,如果计件,他们会非常努力,因为做的多了,他们的收入就会高了,每天和他们打交道的,不是日本人,而是中国人,尽管他们生活在日资企业,他们的产品会帖上日本标签,回到日本,或世界各地。
    
    大连开发区是日本的工厂。就向各地的开发区一样,世界五百强企业在中国生产着可以上自己成本下降许多的产品,“中国制造”,这个曾经让许多中国人开心幸福兴奋的事,这个曾经让无数走出国门后看到世界各地都是中国产品的国人兴奋不已,中国的产品,走向全世界了。而当人们看到自己并没有因为世界五百强企业在这里建厂而使中国发生本质的变化时,我不知中国政府的官员们如何去想,也许在招商引资结束后他们去想下一个项目了,但引进的项目对中国发生怎样的影响,至少在此前的很长时间,我们没有看到什么变化,大家赚钱吃饭,除了少数高管们因为经历了自身的努力得到提升外,整个中国制造产业体系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中国自己的制造业还在经济链条的下游行走,中国的产业工人没有因此而得到多大的提升,流水线的作业,给他们的不是技术,而是饭碗。
    
    管理提升了吗?技术到位了吗?你的核心在哪里,这些话对于世界工厂的中国来说,本土的企业,做到了吗,学到了吗?中国人固有的聪明,是否都用到了傻老外看似简单的人际规则中去了,政治文化影响了几千年的中国,在经济时代,多少人用政治的手段去解读经济,各种法则应运而生,而最简单的生产逻辑关系,核心能力,又有多少人去真正理解。当我们看到战后站起来的日本今天重新来到了多年前他们离开的土地时,这次中国已经不战而败,而面对当年八国联军离开的土地,今天的世界工厂,你是否还有翻身的机会。这种翻身需要的成本又是多少?当周末看到作为龙江最大的油脂企业九三油脂的老总含泪说着他们不想进口国外大豆时,他的背后是中国这个世界大豆之乡在自家的门口积压的原料,企业的利益永远是成本决定的,他们的无奈来自哪里,在全球化经济的链条中,中国何时才能真正走出自己的产业化道路,他们的人民何时才能真正在自己的土地上种出自己可以让自己生存的粮食。我们无法责怪丛林法则,在物竞天择的世界,大部分的棋子都是卒,他们无法改变世界,而这时他们所需要的,仅仅是更好的生存。而作为国家,如何让自己的民众幸福而自豪的生存。。。。。。。。。。。。。。    
    
    首发《天涯杂谈》20061113

【在华日商评中国世界工厂】
    我是一个典型的被称为经济动物的日本商人,到中国已经6年多了,先后在中国5个城市工作和生活,能听懂中文但口语还不流利,能看懂中国字的大体意识但不会写,对中国被称为世界工厂有自己的认识,就我个人感觉而言,觉得中国的生产能力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作为世界工厂来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1、世界工厂不等于血汗工厂。有人把日本人比做蚂蚁,但与吃苦耐劳的中国人相比,日本人差得远。在中国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江浙一带,有数不清的技术落后、产品雷同、管理松懈的家族式工厂,这些工厂技术低、效益差,唯一的优势就是有蚂蚁般吃苦耐劳、牛马般顺从的中国人在支撑,工人每天的工作时间长达10小时以上,住着简陋的房子,过着最低级的生活,得不到基本的社会保障,如果以小时计算报酬,他们是全球工资最低的。一些计件取酬的工厂,工人们的劳动时间平均长达12小时以上,不被工头逼着不肯休息。本人工作的企业有一些从事环境卫生的中国女工,她们一声不吭、默默地、不停地每天劳作10小时以上,没有人督促她们、也没能人直接管理她们,只因为她们比其它工厂的卫生女工收入高一点点,她们就十分珍惜。当听说她们能把收入的80%寄回家时没有人不惊呀,以日本人的观点看,她们余下的那点钱连维持生命最基本的消费都不足,何况她们还必须付房租水费。
    2、没有熟练的产业工人难以达到世界工厂的标准。在中国的南方、北方各大城市,大批劳动大军等待着就业机会,但真正懂技术的熟练工人十分稀少,这是由于大部分中国工厂没有长期计划、缺乏技术支撑造成了,大量来自农村的工人们今年在这家工厂、明年到那家工厂,今年做鞋、明年做服装,产业人员的流动性极大,没有有效的组织管理,没有基本的岗位培训。同时由于工厂也缺乏长远计划,往往是什么好卖就一窝蜂似地造什么,工人的技术也必须随着产品的更换而变更,大部分情况下,工厂会开除现有工人,然后到市场上重新招,这就造成绝大部分工人难以在一个技术工种上从事较长时间的,产业技能就无从提高。日本在技术开发上不占优势,但有一支世界无可比拟的技术精湛的产业大军,他们从事相关工作几十年,他们灵巧的手造出了世界上最精密的产品,这双灵巧的手在高等院校是教育不出来的,也不是短期培训能达到的,而是多年磨练出来的,中国人有比日本人更灵巧的手,他们曾造出精美绝伦的工艺品,但现在中国工厂的就业模式没有给他们磨炼双手的舞台,中国工人象流沙一样今年在这明年在那流动,他们难以达到技术熟练所需的条件。
    3、没有规模化的工厂难以达到世界工厂的标准。中国工厂大都规模小,制造相同产品的工厂比比皆是,如果以日本标准来衡量,这些工厂只能算作坊,达不到产业化的生产标准,在中国工厂最密集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全部工厂加起来的年产值只有日本一个大型企业的总产值。一样的产品无数工厂分开来做,其结果是工厂开工不足、产品成本高,企业无多余资金进行技术开发,也无多余资金供养一支技术开发队伍。同时由于劳动力成本低,企业也无意引进更先进的技术设备。在珠江三角洲地区,从事电视机、微波炉、空调、冰箱、电话等低技术家用电器生产的正规企业和作坊式企业数不胜数,但没有一个享誉世界的品牌,从事服装、鞋帽、玩具的工厂更是满目皆是,同样也没有一家达到起码的规模化生产标准。
    4、以低技术为主体的工厂难以达到世界工厂的标准。享誉世界的企业基本都有产品自主开发能力,能形成科研、生产、销售、服务一条龙,而大部分中国工厂基本上是仿制或为别人代理生产,技术上受制于人,利润最高的部分掌握在别人手中,中国的科研体系与生产体系品基本处于脱节状态,产品开发能力低下,基本以仿制为主,自主开发的产品极少。
    5、效益低下的管理方式难以达到世界工厂的标准。企业生产越是进步、对管理的要求越是严格,这是中国最缺乏的。中国工厂总数比日本多无数倍,但能生产成套设备的工厂很少,大部分设备都是从国外引进的,在中国各工厂可以看到,相对先进的设备、工艺要求高的部件都是从国外进口的,在这方面中国最缺的不是生产能力,而是对成套设备生产的组织管理能力,成套设备不同于规模生产的产品,一套生产流水线设备几年也许只能卖一套,要想产生利润,就必须把各相关材料、厂家、规格、标准等各种复杂因素进行综合组织、象装配钟表一样进行精确装配,一个环节的管理错乱就会造成成本增加、性能降低,而中国还缺乏这样精确的组织管理能力,效率低下的国有企业的管理层基本上是政府官员式的管理方式,规模较小的工厂没有这样煅炼机会,我想,如果把空中客车飞机的生产放在中国、并由中国人来管理的话,那么造价会高很多。以我个人观点看,中国不缺管理者,而是缺乏对管理者进行科学的选拨标准,大量无能、人格低下、好钻空子、工于心技的无能之辈占着高薪管理者的位置,堵塞了优秀管理人员的发展空间。中国有世界上任何地方无可比拟的最能吃苦耐劳的人民,但缺乏技术熟练的产业工人;有世界最多的工厂,但没有一家世界级规模的企业;能造成种类齐全的产品,但技术先进并自主开发的产品很少;有庞大的生产能力,但难以造出技术先进的成套生产设备。中国离世界工厂还有相当大的距离,在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只能是一个初级产品加工基地,难以达到世界工厂的标准。
    (来源:佚名)
  
  重发《国际观察》20070614

关注系列之从100元加薪让珠三角企业倒闭谈起
  楚贝勒
  在需要高度市场化的今天,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关系是什么,这也让经济学家们头痛,谁能从最本质的方面全面用一种理论来解决这一问题?从事物的各个环境看,每个层面的人理解全不相同,老板有老板的想法,高级打工与一线工人不同,正式工人与劳务工人不同,政府有政府的想法,专家有专家的想法,但有两点却无法回避,那就是企业要生存,员工也要生存。
  
  今天看到一则新闻“广东的劳工荒日益加剧,官方无奈只好提升工人的最低工资,以东莞地区为例,05年3月起,每月基本工资从460元大幅调高到570元,涨幅超过20%,没想到,当地企业却叫苦连天,一项调查指,仅因为工资提高100元,当地就有数百家工厂关闭,暗示当地企业的竞争力何等孱弱。专家认为,珠三角地区的投资环境存在不少的麻烦,一些中小型台商直言面临生存考验。”
  
  这个结果却着实让我吃惊,我们算算,如果一家企业有500工人,每人每月加薪100元,也就是说每年企业要多支出60万元,而60万元让一个拥有500人的企业倒闭,那么我们一方面看企业自身的市场竞争力有多大,另一方面也会我们企业的利润有多少是建立在我们工人每月就100元的收入上,当然如果企业只有100人,那这区区12万就让一个企业倒闭,那更是让人不可思议了。
  
  在世界劳动人成本不断上升的今天,中国底成本的劳动力时代还有多少路可走,今年年初珠三角的民工荒,一方面透视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性,另一方面也透视了中国经济发展的畸形。以低工资作为企业的竞争力,终会被这个市场淘汰出局。看看下面的话“何况,即使工人工资大幅提高到570元,也还是不够。劳工维权组织负责人以每月800元工资算,每天吃住行所剩无几,遇上疾病、应急只能举债。就连统计局长李德水也对民工的低工资感到吃惊,他援引一份珠三角地区务工者的收入调查指,该地区进城务工者的平均月工资只有600元。按当地的生活水平,只够一天吃4碗炸酱面。为此,企业应重新考虑导致珠三洲地区劳动力短缺的低工资政策。事实上,珠三角地区的工资水平过去20年内一直没有变化,李德水指,珠三角的状况表明,把低工资成本作为重要的生产因素,不能持续下去,企业家要考虑这一问题。”
  
  而从另一个角度,当我们的企业在用剥削的方式创造利润的同时,我们的政府在做什么,为了经济的指标,任由这种最愚蠢的竞争方式与最残忍的盈利手段发展,背后笑的只有那些“资本家”和政府官员,这其中最大的收益人是他们,而直接损害者只有这些看似受益的民工,而间接和最根本的损害是一个民族与一个国家,大部分民工除了得到了温饱,他们一无所获,当他们在不适应新的环境时他们一无所长,等待他们的只是失业,而民族素质的提升无从谈起;另一角度,自然环境在过度的手工作坊与低成本的工业化下日趋破坏,当我们想去治理时,不会有企业会用自己的利润投入到环境的整治中,政府为此将付出沉重的代价。
  
  首发《天涯杂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7-10-10 14:04:00
好文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0-14 11:25:00
写的好.就应该让那些自己认为中国很强大的蠢货中国人看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0-14 19:28:00

那个伏名的日本人应该是中国人写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0-14 23:05:00
你们还是中国人吗,手指向外不向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0-15 13:56:00
极度低价的劳动力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