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2005-5-1 00:30:00

1、在我的眼中,经济学没有门派之分,只有对错之分。

2、我没有说城市的形成与去的人多少有关。

3、乡镇企业的后劲不足跟农村走向城市没有必然联乡,农村走向城市的路不一定要靠乡镇企业,况且不一定行得通。

4、我的观点只是当农民走向城市时,只要能溶入到城市的各行各业去,就会是对双方都有好处的,不一定是农民,对城市也是有帮助的。这可从贸易的双方得益来说。而当农村进入城市的人口超过了城市的容纳量时,城市就会只四周扩张,变大,变多了。就此而已。我的意见只代表了一家之言,你可以不用接受,但可以发表你的见解。我很乐意倾听!

5、拷问自己而不是自我辩护?是我这样做了还是你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5-1 11:33:00
推荐看一下周其仁的农民收入问题的讨论,文章主要是用产权理论进行分析的。但我以为靠在土地产权上做多少文章,不是解决问题的主要办法。主要还得要走向城镇化,像苏南农村那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5-1 16:09:00
你发贴的这本书下载要收钱我怎么有机会看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5-1 16:12:00

其实周其仁的这本书我很早就买了,只是没时间看。

另:请大家不要再跟贴争辩下去,因为已经离题万丈了,同时请有兴趣的人去浏览我新发的贴,去讨论一下新的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5-1 18:26:00
其实你可以狗一下就得到了,俺也是为赚点小钱好过日子!见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5-1 23:47:00

乡镇企业的后劲不足跟农村走向城市没有必然联乡,农村走向城市的路不一定要靠乡镇企业,况且不一定行得通。

那阁下的处方呢?发展现代农业?涌入城市?

我的观点只是当农民走向城市时,只要能溶入到城市的各行各业去,就会是对双方都有好处的,不一定是农民,对城市也是有帮助的。这可从贸易的双方得益来说。而当农村进入城市的人口超过了城市的容纳量时,城市就会只四周扩张,变大,变多了。就此而已。

前提是“能融入”。农民靠什么融入城市呢?要知道城市的中下阶层都在被排挤“出局”。有人为上海的房价高涨辩护时就说全世界城市发展时都经历过中下阶层被排挤到边缘地带的过程。事实也是如此,上海市中心的房价已到了四万元一平方米(略低于年平均工资的两倍),我现在住的地方比原来住的地方远十一公里(我的收入相当于平均工资的四倍)。

至于其它,我是就事论事,不对人;如果你认为伤了自尊,我愿意道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5-2 10:49:00

我们学经济的人,虽关心时事,但人不可能事事参与,事事亲身去感受去找例子研究,虽然在局外,但通过理论与实例,我们是可以对这些现象作一番解释与研究的,不求百分百的准确,只求大约地对,避免准确地错。因此对于农村转入城市的步骤与细节上,没人能够作出一个完整的计划出来,你叫我开处方实在是太看得起我了,我不是专家,但愿能提出一些有益的建议出来。

1、像你所讲的“能融入”好像叫完全无技术的农夫突然进入大上海,当然是叫人无法适应,即使是刚刚大学毕业的来到上海这样的城市,就业也是有困难的,何况是手艺不精的农民了。但农民不是毫无用处,技术有高低之分,有某些工作就是只需要出卖劳力而非脑力,而我所指的城市是指中国的各大中小城市,而非只是上海北京等。只要政府放开管制,放开对私企的管制,放开对农村耕地的管制,自然会有农民改耕地为其它用途,改农业为工业,制造业,同时私企也会多起来,农民的造业机会就会多起来,农民的失业率会降低,不一定非上海不进,非高科技业不干。只要选择还是有,就不怕农民转为工人,不怕农地转作它用。农地转其它用途不会引发国家安全问题。

2、上海的楼价是另一个问题,楼价的确是高,原因是上海大幅地减少了土地建筑的容积率,住宅用地也一样减少。但有资料估计香港的楼价比上海的还要贵,你所讲的是农民一旦进入上海这样的城市就会“无处容身”,到头来做死一生也尝还不了买楼的贷款吧!但我简单地计算一下,即使买不起楼又如何,总比在做一世农民强吧,收入绝不少于农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5-2 11:09:00
进入哪个城市都一样,如果有需求能容纳供给,那这些人群居起来难道不会形成城市?不知道您怎么计算的,不买楼您住哪里,而且您能肯定每个人都找得到工作(不知道您是否知道上海人也有失业的)?或许您赤手空拳到上海来试试?这样不求甚解还能提供有益建议好像大学都可以关门了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5-2 12:29:00

1、难道在大城市工作的人都需要买楼?买得起?我意思是农民可以去城市打工,谁说农民非要在城市扎实地住下来啊

2、失业是正常现象,怕的是失不起业,农民放弃耕地到城市去寻求工作是资源重新配置的一种形式,那有肯定每个人都找得到工作啊?不但上海有失业,失业在任何地方都是存在的,看来你对失业的理解不怎样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5-2 22:20:00
以下是引用临崖吹风在2005-4-26 21:45:51的发言:

按生产能力分配是说:生产技术高的,生产水平高的多分配生产资料,正所谓优化资源配置。

之所以要按劳分配,正是为了提高生产积极性。由于生产资料要按生产能力分配,所以没有分配到生产资料的人就没有参与按劳分配,但是生产资料是全民所有的,人人平等有份,所以有必要从生产成果中提取一部分作平均分配,用以保障没有能力参与社会产品生产的人的生存。这就是所谓平均分配基础上的按劳分配。

想要“富国富民”,首先得明确什么是国家财富。经济学家的财富概念是垃圾。我告诉你,真正的国家财富是”国家民众“,是人而不是物。哪个国家的”国民“和”团结的国民精神“最强大,哪个国家就是最强大的。而我们国家现在的国民和国民精神?

让谁区分的,让上帝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5-3 00:14:00

你这样辩论,越辩只会越糊涂,因为不知道你的思路发散到什么地方去了。

第一个问题是买不起,也未必租得起;而且农民打好工干什么呢?回家继续种田?那八亿农民不还是八亿个土豆嘛!

第二个问题更可笑了,你到上海来并且不带一分钱,我倒想看看你能熬几天不乞求援助!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5-3 09:41:00

你一口咬定自己的观点不放手,也不在对方的立场想想,你知道我的观点指的是什么?还就就是你的观点一直在移来移去,既支持农民转型为工人,然后又说农民到了大城市根本站不住脚,既说农转工是唯一的路,又说农民迟早也要回到农村去耕田,到了上海也只能当乞丐。这又是为了什么呢?如果大家的观点不一致还可以讨论一番,但各自对观点的定义下得不准确时不相同时,辩论就会没完没止,如果对方是个观点不明确又不断改变的人,叫我还能说什么好呢?如果只为辩而辩那根本没意思!请不要认为我对你有意见,我实在是不太清楚你的观点。

不如你对现在的农民状况开个处方,帮农民选一路你认为正确的路,先确定自己的观点再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5-3 12:41:00

教育象农民提供优惠政策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5-3 12:41:00

教育象农民提供优惠政策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5-3 12:41:00

教育象农民提供优惠政策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5-3 21:52:00

很多东西都是表面现象。但最终还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5-3 23:37:00

你知道我的观点指的是什么?

我就是不知道你的观点是什么,至于我的观点是什么还未及表述,已经被你断章取义搞得不像话了。

我的优点之一就是立场坚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5-4 13:17:00

1、我的观点还不够清晰?我问你观点是什么你就支支吾吾不表达,说什么还未表述就被我搞得不像话?是你无话可说吧还是怕说出来被反驳了?

2、没错,你的立场是坚定,但无观点的立场不知是什么立场,只是一味的扭曲、否定别人的观点,而自己又不提出更有效用的主意出来,这是为了什么?还有是立场坚定不一定是好的,日本人对于不认罪不买账不接受制裁的立场我想也够坚定了,难道你想比他们还要坚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5-4 13:56:00

to terry

劝你一句,还是省点力气吧,就算你把喉咙喊破了,也辩不出名堂。因为你和vagabond的考虑问题的基点就不一样,没有共同的基础,也就不会有共同的结论。比如要是我有几千万的话,我就觉得这个世界挺好,相反我要是天天靠一亩三分地过日子,我就会很绝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5-6 01:34:00

78楼讨论到发急的地步,居然把我跟日本政府相提并论,你到底读什么书呀?

79楼认为那是立场决定观点,可见你读书不在于明理,我种一亩三分地而有幸读书的话恐怕还是会尊重客观事实与规律。

如果能让你好受些的话,那么,我连百万富翁都不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5-6 17:47:00
楼主没有考虑中国农民的自然经济在谈农民消费,楼主对GDP还没认识透彻.农业产业化势在必行,中国农村的自然经济是市场经济的最大阻力.农业产业化最终靠城市化来推动,只有这样才能解决人多地少的矛盾.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5-7 20:51:00
“中国农村的自然经济是市场经济的最大阻力.” 这是显而易见的 可是为什么农村经济总是发展得那么缓慢呢 我不懂 农民的问题政府重视也不是几年的时间了 可是还有大量的农民处于水深火热中  更有甚者 是穷的连家也不像家了 农村啊 穷困总是和她连在一起   钱和权都是压在农民的头上吧 好重好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5-8 08:57:00

农民的贫穷,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并非是所有农民都是贫穷的,贫穷主要集中于偏远地区,比如说某些山区。最根本的一条在于某些贫困地区生产力极大的落后。我始终认为政府对农民的“剥削”并不是导致农民贫穷的原因。从历史上看,明清时,国富民穷就已是中国经济的写照。政府对农民的税率可以说是相当的低,但是由于基层市场制度的极不完善,实际上很多农民是游离于市场经济之外的一群,到了乡镇一级,完全是自然经济。很多地区,比如山区,农业还尚处于半原始状态,几十年不变,除了一年一度的扶贫救济,至于这些款项是否发挥了该发挥的作用,不得而知,对于这些人政府采取的实际上是一种任其自生自灭的态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5-8 13:12:00

农民的贫穷与政府又不可推卸的责任

从教化,从一些雷声大雨点小的富民政策,可见一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5-8 18:08:00

中国的农民确实是有点穷啊!

我是从农村出来的!

和现在的城市相比,可以说是根本就没得比!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6-25 16:33:00
农民一直都是下等人,被排斥、被压迫的。俺是农民,清楚的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