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大家指出目前中国经济存在的问题,以及自己对这些问题的见解,相互交流,寻找对策。
不少人认为中国的经济不正常,中国的股市不正常,但又无法说出正常的应该是什么样,就象现在我觉得中国经济有问题一样,虽然中国的统计数据可能会有问题,但是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实的现象却是无法造假的,就象朗咸平教授一样,从表面数据分析出深层次问题,大家一齐分析经济现象,一同练出火眼金睛,共同致力于合谐社会的建设。
欢迎大家积极发言,在此表示感谢!!!!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8-30 10:36:07编辑过]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我认为中国经济中原材料价格的剧烈上升,而其他物品尤其是工资的上升相对较慢,这其中可能隐含着一定的问题。
现在好像不只是原材料的价格上升剧烈了,生活日用品的价格也发飙了,鸡蛋价格上升37%,猪肉价格上升26%。
今年的猪肉价格上升有偶然性,但也有一定的必然性,前几年的用电紧张以及煤电的矛盾,可能表明中国的经济的产业结构中存在着不合谐。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7-16 17:26:50编辑过]
关于目前的低消费:
目前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是投资,2006年投资占GDP的官方比例为52%,而美英等发达国家只占20%左右,而作为经济增长最可靠的动力的消费对中国经济却没有发挥主力作用,这其中说明中国的经济体系可能在某些方面存在着问题。消费的主体是广大的人民群众,那么人民群众为什么不消费呢,谁不喜欢购买自己喜欢的东西呢,肯定是觉得钱不够用,这其中的原因可能有两点,其一是作为消费主体的大多数人没有钱,因此没有办法消费,这一点也许可以从大于0.4的基尼系数上看出来。另外一个原因可能是我们国家的价格体系出了问题,吸纳劳动力大多数的农业以及低端服务业和低端的工业的价格水平偏低,偏偏这些行为的人又是消费的主力军,这些行业由于价格相对偏低导致了工人的工资偏低,而作为必须品的房地产和教育的价格却在开放后大幅度的提高,耗尽了他们的工资中的大部分,因此也导致了他们消费的偏低。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7-16 17:26:21编辑过]
关于当前的低工资:
劳动力的价格低是为什么呢?这就要考虑到我们国家当前最大的经济现实就是我们的二元经济结构,在二元经济中的劳动力是不稀缺的,因为农业可以提供大量的劳动力,劳动力的价格只要大于农业中劳动力的边际产出就可以了,而农业中人们的边际产出相对于工业很小,因此工资很低,要提高普通工人的工资只有等经济走过刘易斯拐点,也就是从二元经济迈向入一元经济的大门才有可能,才有那时基尼系数才会停止扩大,也许中国要创造基尼系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最高记录,然后走向共同富裕。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7-16 17:24:53编辑过]
当前发展战略的调整: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十一届三中全会做了什么事?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拨乱反正,拨什么乱,拨以阶级斗争的乱。所以改革开放的成功,是我们任何人都不能否认的。可是到了90年代中期,情况发生了巨大改变,就是邓小平提出以经济建设为纲的理念,90年代中期被曲解为以钱为纲,在这个战略之下走到了今天,创造了我前面讲的乱象。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7-16 17:20:41编辑过]
某些成本上升是应该的,是为了校正以前扭曲的价格。某些成本上升却不是应该的,比如说重重监管的成本。要说清楚,都可以写好多篇论文了。
同意五楼的
关于股市暴涨及宏观调控无效性:
1股市暴涨是因为进入股市的资金太多,只所以进入股市的资金多是因为股市的收益率高,为什么股市的收益率高,是因为实体经济的收益率低,实体经济的收益率低是因为投资的环境差,挣了钱的人不想再把钱追加投资,而是投入到股市或者房市中去。提的利率越高越是恶化了企业家投资的积极性,企业家越是把资金投向赚钱的股市,因此出现了上午提高利率下午股市大涨的局面。虚靡资金和“以钱为纲”,是朗教授分析现状的核心概念。
2宏观调控的无效性,是因为中国同时存在过冷和过热的部门,一项宏观调控措施如利率变动对过热部门影响小,因为过热部门往往是利率不敏感的,反而会打击过冷部门,因为这些部门的资金来自于地下金融,而地下金融是利率敏感的。因此,调控的总体效果就显的无效了。
以上内容转自朗掀瓶语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8-30 10:56:14编辑过]
关于大学生就业难:
我看了很多的国际上的发言,基本上是胡说八道,有人说专业不对口。任何国家的大学、本科就没有对口过的。你念过加拿大大学,什么时候对口过了,专业不对口是一个常态。但是中国的问题在这儿,那就是当你搞大学教育产业化的时候,你有没有想到中国的产业机构和美国和加拿大是不同的。你晓不晓得,美、加两国需要这么多的大学生,因为这两国的产值以服务业为主,尤其是美国占了80%以上,所以需要大量的大学生。中国刚好相反,中国是服务业比重非常小,而是传统制造业的比重很大。像这类制造业基本上不需要大学生,甚至有些工厂从老板开始到保安就没有一个大学生,因为他不需要的。那么难道你当初搞教育产业化的时候,有没有想到学生的出入问题,没有人想到,知道为什么吗?因为不重要。教改的目的就是图钱大学,你出去找不到事我不在乎,只在乎通过教改能赚多少钱。一旦进了大学,没钱进不去,进去了出来找不到事《转述掀瓶语》。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8-30 10:31:13编辑过]
同意三楼的说法,中国的内需的购买力不够旺盛,投资结构也有问题。
商业贿赂
说明分配,在流通中就开始了。流到了权贵手中,而不是生产的链条中。生产系统自身当然没有钱,只有考外部的资本拉动了。
应该是说
在我们国家的改革中出现了我们原先想不到的东西,人的一厢情愿与经济、社会发展客观规律产生矛盾,预料中的问题比我们想象的要严重与复杂,一些次要性、局部性的问题影响到了国民经济发展的大局,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对人性的认识以及变化预测不足。
过于僵硬的政策法规反应体制在最初的一端时间里影响到了公平、公正、民主的社会环境的生成。
对我们延续了几千年的思想意识未有清醒与深刻的认识,对一定程度上脱离了法制监管的范围的事情没有很好的监督措施。
政府已经在重视
一直努力调控
谢谢大家的回复
关于中国股市上涨的原因:
如果你连四个月猪你都不想投资,你说我们的投资环境能不恶化吗?各位你下次看到中国股票蓬勃上涨的时候,不要认为是乐观,而是更多的虚拟资金挤压出去了,一定是投资环境继续的恶化。那么在投资环境恶化的前提之下,更显现出胡温政府意识形态改变的重要,也就是要从过去的以钱为纲,改为公平、公正为纲。只要把投资环境治理好了,才能消除虚拟资金问题。才能让大家该干什么干什么,现在是全民炒股《转述郞闲平语》。
关于中国的通货膨胀:
中国是一个非常奇特的经济体系,它是萧条跟膨胀同时存在的。和你们加拿大不一样,加拿大就是萧条。那么中国是哪个部门萧条?那个部门膨胀呢?和腐败有关的都膨胀。比如说房地产、公共建设、形象工程、基础建设、股票这个都是通胀部门。那么萧条部门呢,基本上都是民营企业、什么养猪的了都是萧条,干部对猪没有什么兴趣的。那么是这么一个二元经济体系。那么如果你是这么一种二元经济体系的话,那就很有意思了。这个可以向各位解释,为什么宏观调控政策在中国容易失效。我们举一个例子,中央银行提升银行利率0.25%,你知道对过热的部门是什么情况吗?这些过热的部门,很多都是政绩工程、形象工程、或者房地产,他们对过热绝对不感兴趣。所以在膨胀的部门,你利率调高了以后还膨胀。萧条部门就不一样,萧条部分大部分是民营企业,民营企业向银行借不到钱的,他们的金融是通常的黑市。黑市是非常敏感的。当官方利率提高0.25%,黑市利润提高4倍,提高1%,这是什么结果呢?进一步打击了本身比较萧条的部门。利率一调整以后,膨胀的部门更膨胀,萧条的部门更萧条。这就是今天的中国。我讲到这里你就清楚为什么宏观调控没有用了。一个政策很难同时管膨胀、同时管萧条,没有这样的政策出来。那么在这种情况之下,你发现膨胀部门虽然占的总量不是很大,可是他把资源大量吸收过去了《转述掀瓶语》。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7-16 17:05:19编辑过]
今年应该算是通货膨胀了吧,政府公布的数据是不是低了点
大家继续发言
关于开发西部:
要承认区域发展的差别性,经济发展不是叫你在丹东建个水泥厂,不是叫你搞个造纸厂。我们不要这样的经济发展,我们要有质量的GDP。美国的中西部也是非常落后的,连美国人都开发不了的中西部,我们中国人凭什么开发。中国的未来各省、各区、各县市的发展,不再是工业化、而是差异化。
政府投资投在最有效益的部门,经济发展最前沿的部门,到时候通过政府的统筹办理、交叉补贴到东北、到西部,甚至西藏等地进行大面积的环境治理。与其让大西部成为工业城,让东北成为老工业开发区,不如让他们称为“东北花园”或者“西北花园”。当你创造出“东北花园”或者“西北花园”以后,你依然创造GDP;创造绿色GDP的结果会使得你这个区域变成差异化。我想请问在座的企业家,你们现在都比较富裕了,开着自己的小车,到了西部你最想做什么事?你最想带着你的太太带着你的宝贝儿女去享受一下蓝天、碧海、大草原。这些都是安徽、合肥最缺乏的,你到哪里都看到建筑物,你哪里还想在这里生活,你觉得你的生活质量好了吗?原来中国下一个发展是中国思想的发展,中国下一步发展要把中国建设成为更适合人居的城市。哪个省能够先理解这个思想,差异化才能发展的观念,你才能成功。而不是完全复制沿岸的工业发展的理念,你有什么理由在大西部发展工业,这完全是个无效益的投资。这就是一个“浮华之都”。
当前中国经济领域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什么?
个人认为问题不在生产领域,而是在分配领域,当前国内财富有过度向政府和某些特殊利益集团集中的嫌疑。君不见20%的财政收入高增长伴随中国民生问题的日益窘困?君不见万亿外汇储备利用不足制造着流动性过剩的虚假幻觉?君不见国企万亿利润留存正在上演投资空前扩张和消费严重不足的中国崛起神话?
钱好象越来越多了,但我们似乎陷入了“增长性贫困”的陷阱。
曾经发过的旧帖,无奈旁遭冷落,悠悠长天放眼皆苍茫!
中国服务业的确需要发展,但是要如何快速的发展呢?
中国的经济目前贫富差距悬殊,待遇千差万别,只是文化水平更是参差不齐,如何才能解决呢?
目前中国服务业发展的并不好,所享受的待遇也根本不如西方,教育投资成本与将来就业并不能很好的话上等号,路在何方?
本人菜鸟一只!无法提出什么见解
加强宏观调控 建立健全的资本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