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以价值规律为例。如上所述,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只要有商品经济就有价值规律,这是不以社会形态为转移的。社会主义经济是商品经济,价值规律自然存在,而这一客观存在的价值规律,并不受斯大林所表述的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与实现目的的手段所主导和决定。
社会主义价值规律不存这是有依据的,不是你因为A,所以B的,而A、B之间毫无联系,用这样的逻辑来否定的,这等于是在做八股文。可以说楼主的没有一点水平,只不过是一个做八股文的庸人而已。
社会主义是存在商品经济,但不需要价格规律。正如人(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可以吃的,狗(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也能吃,狗能吃的人难道可以吃么?这个比喻或许有点不恰当。那么下边我来阐述一下为什么社会主义为什么不需要价格规律。
首要要搞清楚,社会主义意味着全社会的公有制,由于公有,那么要素市场(生产生资料领域以及资源调配领域)是不存在的。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不一样,社会主义只有两个市场,即劳动力市场和消费品市场。由于要素市场不存在,那么也就是说企业(社会组织)与企业(社会组织)之间的市场不存在。那么就可以通过数学式的优化来确定资源的组合,而不需要企业家也不需要企业家经营式人性化的决策,只需要纯数学式的优化。
因为整个社会就像一个体化的超级企业,那么企业内任何物资安排都可以是数学式的优化,而不是产权分离的个体经营式的决策。
另外还由于社会整合,那么使得社会主义可以预编价格体系,即预设均衡。即编制一个合理的价格体系及确定唯一的利息率(所谓价格规律,那完成是腐烂发臭的东西,市场经济不能导致均衡的价格体系)。很多人认为计划经济的优势是集中力量,这冲其量只不过是它的次优,而真正的优势正是这些庸人们认为僵化的地方。
计划经济是可以从宏观上预设够买能力的(人的欲望不可预测,但够买能力可以预设,离开了价格体系社会总需求就是一个思维陷阱,右派们总是让那些不懂经济的左派往陷阱里钻),这在编制的价格体系中就有体现。价格体系实际上也表现为不同行业从业人员够买能力的对比,人即是消费者同是也是另一行业的从业人员(生产者),某一商品过剩或短缺,是由于某一行业的够买能力太强(这一行业价格过高)或太弱(定价过低)。
当社会全面价格管制时,即实现标准化变形,那么均衡关系就预先设定,企业盯着这个价格体系进行各自的线性规划选择消耗最小产出最大的方式(也就是对企业制定会计准则,每个企业都必须遵守这个规律 ,这是法令不许违背),就可以获利最大化同时全社会福利最大化。失业将彻底消失!经济危机不再发生!市场经济下的白忙活不会存在,不需要那些没用的而多余的庞大营销队伍,而且价格规律不断试错而导致的社会内耗将不会存在。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7-2 12:34:47编辑过]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