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休闲灌水
1358 1
2007-07-03
高考故意考零分是教育之痛
 7月1日《潇湘晨报》报道,湖南浏阳三中19岁学生陈圣章,在老师眼中是“不用炸就能出油的老油条”;在好友口中是“傻里傻气”的家伙;整天琢磨着“把海水变成淡水”,“开发一种软件监视腐败分子”。在今年的高考中,陈圣章四门功课故意考零分,“要以这种最激烈的方式表达我对应试教育,对高考的强烈抗议”。

  在高考中故意考零分,并不是陈圣章的首创。在去年高考中,河南南阳八中考生蒋多多用双色笔答题,故意违规,试卷得到零分处理。不管他们为何故意考零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他们对现行的教育制度有着强烈的不满,并用这种特有的方式作自毁式反抗。对于这些学生来说,高考故意考零分,是难以抹平的教育之痛。

  从报道看,陈圣章爱思考,不乏创新精神,如果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能够得到积极的引导,估计他不会走上这条“不归路”。笔者不由想起一则报道:9年前,王楠子是上海某中学一名“标准的差生”,经常被老师“重点关照”,无奈之下赴美读书,9年后,王楠子成了全美动画比赛个人组冠军,并被老师表扬“是个天才”(2006年9月25日《东方早报》)。

  陈圣章和王楠子相比,有很多相同之处,但王楠子比陈圣章幸运多了。如果陈圣章也能去美国读书,他会不会也能成为一个“天才”呢?笔者认为,即使他成不了天才,但他的爱思考、爱创新的精神应该能够得到肯定与发挥。

  对于王楠子身上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其父王恩重将问题的矛头直指国内学校和老师,直接归咎于教育体制存在的缺陷,以及教师的素质和教学方法等。的确,尽管我们一直提倡素质教育,但在高考的大棒之下,很多学校和老师依然在教死书,很多学生依然在读死书,学生的个性以及创新精神不仅得不到承认,反而遭受打击。

  同一名学生,因为教育环境的不同,就出现了两个截然不同的结果,这值得我们深思。如果我们不能由此看到现实教育中存在的缺陷并加以改进,这种缺陷就有可能继续耽误下一代人,就有可能让更多像陈圣章和王楠子这样的学生成为牺牲品,高考故意考零分这样的教育之痛还会重演。

来源:大众日报报业集团—齐鲁晚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3-4-12 21:29:23
顶起来。。。。。谢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