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教师之家与经管教育
1798 1
2007-07-05
武汉的天气越来越热,华科白云黄鹤上关于文凭的讨论更热。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和文化学院的毕业生有10%拿到了和本校学生一模一样的学位证和毕业证,并且被武汉本地媒体当作正面材料宣传报道。压抑很久的民愤瞬间爆发,有人戏称这一事件为“学位门”。甚至已经闹了了天涯等论坛。
<DIV>    轰轰烈烈这么些年,教育产业化这场闹剧下已经诞生了不少怪胎。其实我们都知道它们有多丑陋,只是当别人指着其中一个非要你认养,而且还一个劲称赞这孩子真漂亮,大多数人还是难免一阵恶心。</DIV>
<DIV>    所谓的这些二级学院学生拿本校文凭,只不过是这许许多多怪胎中的一个。其实华中科技大学给武昌分校和文华学院发文凭已经是多年的光荣传统了。只不过楚天都市报上一张照片,才把这个怪胎很残酷地摊在了我们面前,于情于理大家都难以接受。一边是经过高考的激烈竞争,以高分跻身全国一流大学的本校学生,一边是高考低了100多分甚至更多,借着教育产业化的春风得以继续深造的分校学生。到头来分校居然有10%的人可以拿到和本校学生一模一样的学位证和毕业证。听上去确实荒唐。可事实就是这不仅发生了,还被当作正面宣传的典型。白云黄鹤BBS上这两天极其热闹,不管是怒不可遏的还是故作镇定的,都出来一吐为快。有本校的学生说话难听了点,这也可以理解。当然也有人替分校的学生含冤,大意是那10%的学生不见得比本校的差,他们的能力达到了本校毕业生的要求,当然有理由正大光明地享受和本校同等的待遇。这话说得在情,可是没有道理。我完全不怀疑分校有部分同学很刻苦很努力很用功,而且这部分人的能力绝对比本校垫底的那些强出许多。可是既然你能力强,就在找工作的时候向你的老板证明,就在考研的时候向你的老师证明。而文凭是在你高考被录取的时候就已经决定了的。(我自己也是费了一番周折走了一些弯路才最终到华工的。可是因为本身分数够了,而且不是我的错,我才不至于坐在这里的时候心里发虚,否则在拿毕业证的时候我一定会多多少少有些不安。)既然你已经因为自身分数不够选择了分校,就没有理由在毕业的时候来个三级跳。就好比我说具备了清华北大学生的能力,我去找清华北大要文凭,他们会给吗?当然不会。可是为什么我们华中科技大学就如此慷慨呢?也许因为他们每年拿着分校进贡的几千万的银子,也许在他们眼里,银子的分量重于华中科技大学这个招牌(其实自从华工更名以来个人就觉得招牌已经毁了一半,连大名都可以改还有什么不能变呀~~~~)。这种做法和街头上那些文凭贩子有什么两样呢?而且更加冠冕堂皇,可以广为宣传,大肆报道。华中科技大学还是很年轻的学校,经过新老师生共同的努力走到今天这个位子,并不容易。学校的领导应该想办法怎么样把已有的优势保持下去并且不断进步(像武大那样吃老本的话结果就只能被人后来居上,就好像华工这些年来一步步追赶武大一样),而不是挖空心思削尖脑袋去敛财。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道理人人都懂。大楼盖了一栋又一栋,这不是什么了不起的成绩。眼下这个社会,保证自己本校的学生个个都勤奋上进尚且不现实,学校又拿什么去保证拿着买来的文凭的那些分校学生在分校考核体制的检验下,能延续学校的光荣呢?</DIV>
<DIV>    大概是因为卖文凭的做法没有任何道理可言,有些本校学生也来了劲,细数分校学生的种种不是,指责他们拿着本校的文凭给学校丢了脸,砸了学校的金字招牌。这些学生最好小点声音。分校学生整体素质不如本校这是铁定的事实,可是这些人扪心自问,难道就敢说你们的一言一行都不曾给学校,给大学生这几个字抹黑,都对得起学校的招牌(是不是金字招牌且不讨论)??有骂人家的功夫,先自我检讨一下。真金不怕火炼。如果你们怕被分校的人抢了饭碗,就拿出华工人的优良传统来,努力上进,让他们想抢也抢不走。就像你们自己说的,分校和本校根本就是两所学校,那就不用管别人怎么堕落怎么消极。如果他们是无赖,你骂再多他们还是无赖。只有做好自己,保证自己出校门的时候不会被指指点点。虽然我们都不可避免掉进了教育产业化的混水,但是社会上更多人还是清醒的,清者自清。还有的人不问青红皂白,劈头盖脸把校长和一班领导骂了一通。有的切题的话还在理,有的完全属于泄愤,说什么TMD狗P院士校长,白当的,上台以后什么都没做。他们做了什么你我都不了解,我们只能就卖文凭的事情来声讨。至于学问他们肯定比我们强百倍,犯不着在这里借这个机会质疑。</DIV>
<DIV>     其实分校的同学们处在一个很尴尬的处境。他们既是教育产业化的受益人,享受到了之前不可能享受的高等教育,可又不可避免地被看扁,被指责。看到本校的同学们群情激愤,你们肯定委屈。大家都没有办法,这也不是分校学生的错。可有的人得了便宜还卖乖,叫嚣什么本校有什么了不起。这样的话就不要再讲了。有种就别拿那两证,用自己的实力在职场竞争中说话,证明分校的学生也有厉害角色。</DIV>
<DIV>    看着教育产业化愈演愈烈,明眼人心里都不是滋味。可政府的某些领导似乎自我感觉良好呢。那好吧,且看这出闹剧要演到何时,要把中国的教育领向何方。</DIV>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5-15 18:02:30
稀缺资源,谁都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