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寻觅期——考察市场猎物在哪里(1)
a)稀缺是什么?
经济学关键词:
稀缺——在经济学里,稀缺被用来描述资源的有限可获得性。人的欲望是无限的,但资源是有限的,相对于无限的欲望,有限的资源就是稀缺。
贝多芬说:这世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爱情经济学说:这世上不是缺少发现好男人的眼睛,而是好男人实实在在的稀缺。
威廉王子是稀缺的、比尔•盖茨是稀缺的、姚明是稀缺的、周星驰也是稀缺的,稀缺并不意味着一定得不到,只是意味着不付出代价就得不到。稀缺是每个人都会面临的现实,比如一个亿万富翁的女儿,她爸爸或许有能力把天下所有优秀的男人都联络到,但她却没有时间一一安排见面,这个时候,她稀缺的不是机会,而是时间。
所以研究爱情经济学的第一步,就是务必搞明白,他为什么稀缺,而你稀缺的又是什么?
绝大多数女孩子都没有这么一个显赫而有耐心的好爸爸,绝对稀缺于时间的例子并不多见。大多数时候,还是稀缺因缘际会,与其埋怨自己没有含着金汤匙出生,不如自力更生擦亮泡在营养液中的博士仑眼镜,以便从众生芸芸的现实世界里淘到性价比最合适、相对自己而言最好男人的那一个。
好男人的标准是什么?
以前女孩子还比较含蓄,说希望他温柔、英俊、有才华,在一大串定语之后,惟独不敢把希望他有钱放在桌面上,仿佛那样自己就成了恶俗不堪的庸脂俗粉,但是现在的女孩子就坦诚很多,都希望自己爱的男人有钱、有地位、有修养,有男人味。
美国有一本科学研究杂志叫《动物行为学》,它曾结论:生活在高消费城市的女人与占据群鸟栖息地的鸟雀在追寻爱情的时候有惊人的相似。
原来,鸟雀在追寻爱情的时候,由于动物密集的地区自然资源有限,雌鸟本能地都会寻找有能力“供养”她们及后代的异性,这些“物质因素”包括鸟巢位置及领地食物是否充足等。
而从世界多个大城市的女性征婚广告中也不难发现,那些来自高消费地区的女性,比如纽约、巴黎、悉尼、东京、北京、上海、等等,她们的征婚要求一准儿包括“经济收入稳定”、“专业人员、聪明能干”等。
不用奇怪了,想想鸟雀的择偶标准,就会找到为什么生活在人口密集的大城市的女性,通常看起来那么侧重追求物质享受,而生活在小城市的女性则更注重情感需求的原因!
或许,寻找爱情的男人并不喜欢自己被假想成一个无所不能的全才,或许,男人在心底的期待就是结婚成家之后,全力支持太太出去打拼,自己则待在家里做个惬意自在的“窈窕奶爸”。
但最起码,在寻找爱情的时候,男人得收藏起自己的真实理想,把自己包装成一个超人。相信这点,而今的男人可以没有太多钱,但不可以没有一小钱,没有钱的爱情不是没有,但生命力都不长。
因为对于平民百姓,财富就是一种稀缺。
每个女孩子都做过关于白雪公主的梦,然而在传说里的白马王子怎么都等不来的严酷现实面前,她们只好雪窗荧案,暗自修炼眼前的爱情经济学:
考察男人是否稀缺,无外乎考察他们的才貌与财富的数种排列组合,有才貌,意味着这个男人有人力资源可待开发,他或许现在穷困潦倒,但前程不可限量;有财富,意味着这个男人已经提前进入资本年代,将省却你们许多创业的艰辛。
有才兼有财,位列好男人第一等;
有财却没才,屈尊位列第二等;
有才而没财,只能是第三等;
才财同时缺失……从爱情经济学的角度,就暂且先不列入稀缺男人的行列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