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教师之家与经管教育
7735 20
2007-07-10

博士求职感言:第一学历非名校成个人“污点”

在常人的一生中,难免会犯一些过失,形成一些所谓“人生的污点”,但这些污点幸好大多数是可以改正的,对个人的成长也没有大的影响。可是有的“污点”却是社会强加到你身上的,你无法回避,也无法抹去、刷掉、洗净。

老实说,要不是这一次博士毕业求职的惨烈经历,我还真不知道自己还有这样的“污点”。毕业前夕的动员会上,我就坦言自己是“三无”产品——无本科“211”院校毕业的显赫经历;已过不惑之年无年龄优势;无高级职称。这些都是事实,无可讳言。本人上世纪70年代末读师专,本科上的是教育学院,硕研上的是军校,都是统招统分,从没进入过人才市场,没有“找工作难”的感性认识,所以我并不担心自己的就业。

  但现实给我上了一课,形势要比想象的严峻得多。

  2006年年底,北京市农展馆举办了一场大型招聘会,几万人将偌大的展厅挤得水泄不通。在一个大学摊位前,我递上了一份简历。一个年轻的招聘人员只用眼扫了扫简历的前半部分,就对我说:“对不起,我们需要本科211毕业的。”以后几个学校都是类似的答复。这是我平生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招聘会,也给我上了第一课。

  几天后,在北京大学校园里又有某省高校在京主办的一场招聘会,在某大学摊位前我毕恭毕敬地递上了简历,因为我不是重点大学的毕业生,招聘单位竟然连简历都不收。

  终于,我联系上了某外地大学,学院领导约我过去试讲。试讲进行得比较顺利,讲完之后,院系领导就同意接收,填了表,临别前,领导对我说:“你最好自己到人事处去一趟,问问有关政策。我们学校是“211”和“985”学校,不愁没有人进来。你第一学历是大专,本科是教育学院毕业的,现在用人单位对这类成人学校有看法。你见到人事处领导,不要提过多的要求。”我答应了。到了人事处,我还是忍不住问了几个关于待遇的问题。没想到犯了大忌,工作人员紧绷着脸说,“没有房,我们不解决任何家属问题”,三言两语就要打发我。

  到了2007年6月中旬,一位同学给我透露信息,说是北京某大学招人。我揣着简历,坐了两个小时车找到这个学校。系领导很热情,看了我的简历,他沉吟了一下,笑着说:“你这个实事求是地讲有点难。我们北京院校进人有一个特点就是特别讲究第一学历。最近我们试讲了一位博士生,这位同学博士和硕士都是人大国政毕业的,按理说牌子很过硬,但第一学历是理工科的。尽管他的试讲不错,我们将他的材料报到学校,学校还是卡掉了。你的情况也类似。即使我们报上去,院里也通不过。”一番话彻底打消了我对北京高校的念头。

  几番应聘的经历终于使我明白了自己的处境。为什么不是“211”的学生连入围的资格也没有?难道我的论文我的专著我的表现还不足以说明问题吗?在一些人的心目中,211=高素质;非211=低素质,民办高校的学生甚至被贴上“废品”的标签。这是多么荒谬!

  我的母校还在招生,全国还有那么多二本、三本、专科学校、民办高校在招生。无数的家长还在耗费着精神和物质的代价把孩子送进这些学校。他们带着美好的愿望进入这些学校,也许想不到,几年寒窗结束,等待他们的将是什么样的歧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7-7-10 07:31:00

其实,这个很正常。随别人去吧!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7-12 6:35:42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7-11 20:32:00
你读学位前,连这点小儿科的东西都没有听说啊,本人本来准备考的,后来惊人的点拨也就打消邪念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7-12 11:38:00

这个对非名校的歧视是个问题,

确实不可否认的是, 很多非名校里有一些很优秀的学生, 这些人是高考失误造成的,

我虽然没有高考失误的经历, 但是我有初中考高中失误的经历, 进了一所很差的中学,

之后还是努力进了前十名的名牌大学, 但是考研时却又选择了一所略差些的专业院校, 到现在为止, 可以说

基本上可以这样看待这个问题:

1. 名牌大学的学生素质和眼界确实 普遍 比非名牌的要高, 不一定是在学习或专业上,

但是精锐部队到底是不一样, 在里面的学生受到的影响也不一样, 这个中国和外国都 是一样.

2. 非名牌学校里也有一些好的学生, 但是比例非常小.

3. 非名牌大学的学生往往更加实际, 不一定比名牌大学的难找工作.

4. 不知道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这个矛盾是客观的,可以说无法解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7-12 11:48:00

无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7-14 15:55:00

这是管理简单化的典型体现。人才招聘本来是一项复杂的、非程序性的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可是,在目前大学里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官员们的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及其低下的现实中,只能把复杂问题简单化,非程序性管理转变为程序性管理。因此才会有第一学历非211不取的简单决策结果。

要解决目前的问题,只有改变大学的办学体制、管理制度,引进高素质、高水平的管理人才,彻底改变大学的人力资源管理低水平状况,大学才有希望。

我们之所以落后,问题主要在管理。管理水平决定制度的正确与否,决定社会经济效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