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金融投资论坛 六区 金融学(理论版)
2005-5-17 21:03:00
怎么看,证券市场都像政府导演的一场戏,这次估计也会和以前的“国有股减持”差不多,我们的市场太幼稚了,政策赶不上变化,损失的都是小股民的利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5-19 14:43:00
可否从资产定价的角度来考虑一下股权分置?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5-21 19:19:00

与民争利有失公平 全流通试点“补偿”难以预期

“试点”:试点什么?

对此,我们可以借用《通知》中的一个基本精神,这就是找到“流通”的价格,并在此基础之上,进行集权的“确权”,逐渐化解“股权分置”。

4年以来,中国股市之所以没有转机,不是因为管理层没有“决断”解决股权分置。问题在于,是否与民争利。

其实,市场改革之道,相当简单,就是尊重并且公平地对待所有投资者,公平与诚信,看似无术,实乃“大道”。

全国“两会”以后,“国九条”正式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其中,受到关注的,主要还是与“积极稳妥解决股权分置”相关的内容。

毫无疑问,解决股权分置,“国九条”有所授权。但是,由于历史的因果相继,解决股权分置,也不仅仅是企业的“内部事务”,它与今后中国股票市场大的政策环境、制度环境密切相关。与市场当前的价值预期相关。

所以,今年“解决股权分置”的具体措施,一是择机在股票一级市场,进行“新老划断”;二是“协调、建立分类表决机制”;三是“分步解决”、防范风险、兼顾“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与市场的承受程度”。

“补偿”难以预期

试点开始以后,大家看到的,是指数不断走弱。市场会崩盘吗?原因到底何在?

我个人认为,从整个市场考虑,补偿是一个非常狭隘的提法。市场走弱的原因,在于新的不公正。

事实上,加入“全流通俱乐部”的“试点”公司,不仅要涉及一个公司的股价问题,还有其他连带的效应。补偿应对“市场”、应对国有资产的最终持有者,进行“价值补偿”。所以,正是由于系统问题的复杂,形成新的市场分割,最终导致了近期股市一再走弱。

到本周为止,4家企业的“补偿方式”,只承认“本企业的流通股”含权,但没有确定“所有流通股”也同时含权,更没有确定其他重要的利益关联人的权利。一家乐而百家忧,游戏如何进行?

所以,“全流通试点”的“入场费”,是否到此为止,后面还要观察。否则,要大面积地普及开来,目前恐怕不能乐观。市场是最现实的,领导赞同,投资者未必赞同,市场未必赞同。而要“补偿市场”,恐怕谁也难以办到。

企业的投资价值,是无法“补偿”到的。“补偿”的本身,就意味着非市场原则,无论如何,我们都无法用张三的利益去补偿给李四。所以,补偿是个难以精确的概念,以“供需理论”所确定的市场,不可能补偿到以“价值理论”所确定的企业身上。华尔街有句格言说得很好:“到过曼哈顿的驴子,仍然是头驴子;包裹钻石的垃圾,永远只是垃圾。”

我想,大家最终会认识到,任何市场行为,只要是自主的,就永远不会存在真实的“价值补偿”,别人的肉,永远贴不到自己的身上。对属于公司自治范围内的事情,就应由相关各方依法行使各自权利。

开弓没有回头箭?

另外,我很想说的是,解决中国股市中的“利益侵害”,可以从“化解股权分置”入手,但是,我们也要懂得,其实这也是一个枝节问题———股权中必然包括资产处置权,但是,并不是必然要包括股票流通权。要点是在“股权分置”与“利益侵害”之间,并无合乎逻辑的“相互关联”,也没有可以进行如此“假设”的逻辑前提。

对于改革,最重要的,是要建立规则———上市公司不可能独立地存在于一个有别于“非上市公司”的经济大环境之下,“依法行政”很重要,除利益侵害之外的市场问题,均应从市场之中,寻求相应的解决之道。

从发达国家的市场实践来看,任何股权结构,其实都不可能从根本上动摇“公司大股东”对于“中小股东”的“支配”地位。在任何国家,任何股市,如果大股东铁了心、非要“竭泽而渔”,他总有办法得逞。所以,“市场”不是一切,没有一个国家可以依靠“市场力量”解决“利益侵害”的问题。在这方面,我们万万不能放松警惕,掉以轻心。

虽然说“开弓没有回头箭”,但要化解股权分置,也不争一朝一夕,只要牢记前几年“掘地九仞而不及泉”的经验教训,持之以恒,进一步,是一步,市场是非常实际的。现在我们讨论的每一个问题,都要深思熟虑,大家首先要统一“认识”,千万别“忽悠”;股市如战场,盲目牺牲,匹夫之勇;其次,为了改革大业,我们应该有一说一,有二说二;知错必改,有错必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5-21 22:20:00

中国股市问题的解决,股权分置只是必要条件,却不充分,还有很多路要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5-21 23:12:00
从利益控制的角度来说,应该有对保荐人的管理措施,如其保荐的方案被股东大会否决,则暂停接受其保荐方案半年,这样券商才能跟流通股东一条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5-24 23:11:00
以下是引用小鱼儿00在2005-5-8 8:56:28的发言: 我在想一个问题:不知大家想过没有,如果对中国的股市不管那么多,一夜之间全流通,也不管含权不含权,那么股市的走势就必然是一路下滑永无翻身之日吗?

我也想过,不过政府不会贸这样的风险的。毕竟这不是儿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5-25 16:19:00
其实还是政府站得更高,更了解问题的实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5-26 08:07:00
股市的最大问题就是不公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5-27 11:31:00
市场期待解决股权分置问题,但真的要解决,市场又慌了,要不干脆停市一个月(只开投票系统),全部公布方案,通过后再统一开市。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5-28 19:10:00

不管怎样,股权分置应尽快解决,解决了这个问题,证券市场后面的大问题才会浮出水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5-28 20:27:00
关键在于话语权只掌握在某些团体手中,要做到公平,公正恐怕很难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5-28 21:56:00

向前走

发展是硬道理吧

迟早的事情 出现了 然后是问题 然后是改正 再出现 再改正 如果能走这个良好循环还不错

就怕已经有很多个洞洞 然后补了一块 却带来了更多的洞洞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5-30 12:04:00

打算去各大证券公司作个调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5-30 19:01:00
改革必须是拥护自由的选择权,否则一刀切,则会好事变坏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6-1 09:48:00
留名关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6-2 19:28:00

很多问题都可以归结为制度的缺陷。股权的问题是一个制度转化的问题。目前我们在承担的恰是一个制度转化所带来的冲击。

大家都已经习惯恐慌了。现在的下跌未必就不是一件好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6-3 16:38:00

我们是否要反思一下我们改革的思路了呢?

对比俄罗斯的激进改革,中国民众和政府有充分的时间在相互博弈中学习,调整自己的行为。从而是可行而且是可逆的,因为可以漫漫调整,可以漫漫适应。

但到了金融市场上,在这样漫漫地博弈,漫漫地学习是不可行了,因为金融市场的信息速度要求是普通市场调整的太多太多贝,公众必须在积累起自己的知识之前就开始做决策,那么必然行为过度反应,所以任何初始的遗留问题都会引起后来市场的极大动荡,而可笑的是,没有配套的规避风险的市场又加大了这种震荡,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6-3 16:58:00
明日力保1000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6-3 19:47:00

中国股市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国家,公司,个人..........

我们现在是从根本去解决问题,还是解燃眉之急..........

所以我们要有一个长远之策,而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我们要寻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6-4 15:18:00
今天上证综合指数快要突破1000点大关了。我个人认为无论是今年的股权分制改革还是2001年开始的国有股减持对股市都是有负面影响的,因此希望国家在处理这些老问题的时候多考虑到中小投资者的利益,这样才能保持我国股市的平稳发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6-5 10:05:00
但愿这一次改革不会像前几次一样中途夭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6-5 10:05:00
中国的股市太不公平,对于股民最简单的办法就是逃亡,让大股东和资金机构自己去玩。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6-6 13:21:00

心猿意马的改革

证监会发布的《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中,第一条的内容如下: “一、为了保持市场稳定、保护投资者特别是公众投资者合法权益,中国证监会根据上市公司股东的改革意向和保荐机构的推荐,协商确定试点公司。试点上市公司股东自主决定股权分置问题解决方案。” 看完上面两个链接后,对这一段话,有几个想法: 1)解决股权分置的原则到底是什么? 通知里说的是“保持市场稳定、保护投资者特别是公众投资者合法权益”。但回过头去看当初形成股权分置的原因,我们可以看到其实质来源于对搞股份制和发展证券市场的三个“担心”: 第一,发行股票会不会有私有化的问题,国有股会不会被私有化? 第二,发行股票中是否会出现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 第三,发完股票后是否会影响到公有经济的主导地位? 如 今, 是否这三个担心就不复存在了呢?如果仍然存在这样的担心,那么《通知》中确定的原则基本上可以当作一句空话。因为无论是缩股还是认股权证,只要是对流通股 股东实质有利的大幅度补偿方案,必将动摇国有股的控股地位,这样的方案在上述担心仍然存在的情况下根本不可能获得政府认可。

2)试点会造成什么后果? 由于并没有明确试点成功的方案将在所有上市公司中推行,试点公司的方案无论成败,都不可能具有示范效应,一家公司 的方案被认可,并不表明其他的公司会执行相同的方案。于是方案本身的好坏不成其为评判的标准,公司价值的高低也不不再具有评判的参考作用,手中股票将来能 够值多少钱完全取决于每个上市公司非流通股股东的仁慈程度。这样的试点必定带来整个市场原有价值评判体系的崩溃,而试点的非示范性又使得新的价值评判体系 很长一段时间都不可能建立起来。所以,连一些向来抗跌的蓝筹股近日都出现暴跌,这正是一个征兆。

3)为什么要让上市公司股东自主决定股权分置问题解决方案? 目前的试点是非流通股股东设计方案,然后投票。我们应该看到,股权分置的问题并 不是由非流通股股东造成的,而是由政府的监管部门造成的,非流通股的股东是股权分置的既得利益获得者。如今要解决股权分置问题了,当初造成问题的始作俑者 现在抽身事外,让利益直接相关的一方来制定方案,即使穿上了分类表决这样漂亮的外衣,其中的倾向性仍然不言而喻。

心猿意马的改革,只可能进一步打击投资者的信心。有人说,改革已经到了攻坚战的阶段,银行、股市、社会保障制度,这些遗留下来的问题基本上都是之前的渐进式改革始终无法彻底解决的问题。就看政府下一步会怎么走了,也许真需要一些新思路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6-6 13:23:47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6-6 21:15:00
解决股权分置重建估值体系 2005-05-30 13:54 高洪星

  □华林证券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兼总裁高洪星博士

  股权分置是我国资本市场上的历史遗留问题,已在诸多方面对资本市场发展的形成制约。现在解决股权分置试点序幕终于拉开,而且开弓没有回头箭,意味着股权分置制度性缺陷的障碍开始清除,标志着中国证券市场制度性变革开始进入攻坚阶段,寻求破解非流通股东和流通股东缺乏共同利益基础的众多矛盾。可以说,股权分置问题解决与否,是关系到股票市场能否健康发展中的最核心、最重要、最关键的问题,对我国实现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战略方针政策具有深远的影响意义。   市场疑惑多多   股权分置解决的积极作用,在于确认了流通股含权的预期,理论上提升了流通股的投资价值。但是上市公司部分股票流通与全流通的定价是不一样的,全流通实质是改变市场供求关系,从而改变市场价格决定机制和价格结构体系。当原有的框架模式被打破,市场的全流通预期将直接加速股价高估品种的定价回归,也就是说,股权分置改革将导致估值体系中的定价水平下降。由于优质公司具有估值优势,意味着优质公司非流通股东支付的流通权溢价,必然小于劣质公司非流通股东支付的流通权溢价,即优质公司让利补偿相对较少,绩差公司让利补偿相对较多。部分股价虚高的绩差股,即使有再大比例的送转作为对价,也不会对公司的内在估值产生实质性的影响,也难以得到市场认同,反而会出现补偿越多套现欲望越强,股价调整更为剧烈的现象。如此一来,非流通股东获得流通权,而流通股东得不到多少实惠,有可能会形成“劣币驱逐良币”的不利局面。   此外,如果上市公司在这一过程中发生内幕交易或寻租行为,将导致国有资产和流通股东权益的流失,流通股东获得的补偿将再次被稀释,尤其股价在每股净资产值附近甚至“破净”的股票,其支付对价的基础将丧失或部分丧失,非流通股东几乎没有能力予流通股东以补偿,对于这部分上市公司,短期内恐怕难以拿出合适的方案来。   根据相关安排,内地股市将选择适当时机实行“新老划断”,其方向明确与具体划断时间的不确定性,也将影响市场的发展。一旦未来新股全流通发行,倘若届时一批老股未解决股权分置,则其股价必然向全流通股价接轨,并可能带动整体股价呈现整体重心下移的格局,尤其是股价虚高的绩差股,不排除以惨烈的方式继续调整的可能性,流通股东的亏损将进一步加剧。非流通股获得流通权,其数量、市值将随着时间的推移明显放大,中长期资金需求压力是不能小觑的,市场为此颇感疑惑,因而采取了观望策略观望。   建议引入权证   粗略估计,现在的1400多家上市公司,符合试点条件的有560家左右。市场普遍预期,业绩滑坡的绩差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积极性高,篮筹股积极性则较低;民营企业热情较高,国有企业相对较低。实际上,这种市场预期是“静态”的,忽视了两年后非流通股份按规定比例上市流通时企业的动态指标。这期间上市公司的业绩出现增长还好,一旦业绩滑坡,将引发股价下跌,则当初非流通股东给流通股东的对价就会贬值,流通股东参与的热情和积极性将受到打击,倘如此,可能形成不利于解决股权分置问题的市场氛围。   为此我们建议引入权证产品,将A股含权中的“权”用权证这种衍生工具剥离出来,通过认购流通权证的行使价格,来体现对流通股东的补偿;以动态确定权证行使时换购除权股票的比例,来保护流通股东的权益。   权证本身是一种期权,是非流通股东无偿分配给流通股东的认股权证,一年后分别以非流通股份按规定比例上市流通时,依据企业的动态指标和二级市场的股价,流通股东以当初非流通股东对价无偿分配给流通股东的认股权证,去认购非流通股份,使非流通股份获得流通权。这一方式可激励非流通大股东在此期间经营好上市公司,流通股东持有权证兑现非流通股份的积极性也会因此提高;倘若在此期间公司业绩滑坡导致股价下跌,到期正股价格低于行权价,就很难获得流通权甚至行权失败,非流通股份仍然不能实现流通。   除此之外,权证本身是一个金融衍生产品,可以上市交易流通,增加新的投资品种,能起到吸引资金、活跃市场的作用。全流通过程中的股价和权价,完全由市场上投资者博弈决定,也就是由市场规律和公司基本面状况去裁定。引入权证解决非流通股东与流通股东对价未来利益的平衡问题,最大优点能使流通股东权益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保护,在权证行使价格确定的情况下,股价越低,流通股股东通过权证行使所换购的股票也就越多,反之亦然。另外,可以提高优质公司参加股权分置改革试点的积极性,通过把解决股权分置与经营管理层的激励机制相结合,可以提升市场各方参与股权分置改革试点的预期,从而推动股权分置改革走向成功。   重建估值体系   改革股权分置改变了原有以流通股东为基础的估值体系,在全流通预期下,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和法人治理结构得到调整,同时也降低了估值水平,原有的价值投资体系也有被颠覆的迹象。旧的估值体系被打破,必将引发市场估值标准和价值体系的重新构建,带来资产价值重估再发现的机会。从中长期来看,企业的基本价值才是最根本的价格决定因素,业绩稳定成长的上市公司,将成为“稀少资源”而受到价值投资者的追捧。因此,解决股权分置不仅不会对绩优成长股产生中长期负面影响,股价结构调整的步伐不会因股权分置改革启动而停止,相反还会加速个股的价值回归的进程,股价两级分化也将成为今后市场的主流趋势,使一些“坏孩子”逐步萎缩直到被淘汰,留出市场空间让“好孩子”活得更好。由此可见,股权分置制度改革和市场机制转变是有代价的,这个痛苦过程除了有资本风险外,还需要时间来进行化解,发展资本市场的战略模式也需要调整,为重建一个有效的、强大的资本市场做基础性的制度化建设,实现资本市场资源配置作用,让价格机制和价值规律决定投资者的投资行为,支持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发展。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6-6 21:15:59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6-6 21:27:00
“实际行动一步,胜过纲领一打”,现在是可以重温这句名言的时候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6-7 07:53:00

https://bbs.pinggu.org/thread-20688-1-1.html&page=1

转变政府职能啊,好样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6-8 19:40:00

呵呵

今天股市大涨

不知道各位有何高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6-9 12:42:00
产权不清,中国企业永远无法独立于政治,何谈竞争?何谈发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6-10 09:06:00
市场的发展要求我们必须开放,必须改革,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