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教师之家与经管教育
2140 3
2007-07-14
对尖酸刻薄老师的善意提醒:天堂地狱距离很近
  中国青年报 ( 2006-09-06 )

表扬与批评是老师教育学生最常用的方式。有时候,老师对学生一句简单的评价,可能将会对学生产生一生的影响。

我对初中时的语文老师兼班主任印象深刻,她是一个性格鲜明、爱憎分明的人,可惜同大多数中国老师一样,她总是比较吝惜表扬和鼓励,常常会“恨铁不成钢”地批评每个学生的缺点与不足。她偏爱成绩好的学生,因此批评时还留有余地,对“差生”则会“不遗余力”地打击其自尊心。

说起来,我该感谢她,因为我是得到她的鼓励的为数不多的受益者。来到这所重点初中之前,我是从一所很一般的小学毕业的,非常自卑,从不敢在课堂上镇定自若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幸好我的成绩还可以,第一次考试进入了班级前十名。也许她认为我是可造之材,发现了我写作方面的一点才能后,就经常从这个方面鼓励我。有时她会把我的作文当作范文在课堂上朗读,还让我当课代表。在她的大力推荐之下,我的一篇习作甚至变成了报纸上的铅字。渐渐地,我从一个沉默寡言、自卑感很强的学生变得较为自信,顺利地融入到新集体之中,对此我至今仍深为感激。

但是,我永远也不能同意她批评学生的方式,那么的直言不讳、居高临下、不留情面,从来不顾及我们的感受,也从来不懂得尊重学生的人格。她会直截了当地把认为是怠惰、不用功的学生斥为“猪”,也会把稍稍违反纪律的人直接驱逐出课堂,“笨、蠢、懒”等字眼更是她脱口而出的评价。她口才极佳,擅长冷嘲热讽,批评起来令人觉得体无完肤、颜面扫地,且无人能幸免。不服而与之争辩是愚蠢之举,因为她可以用更尖酸刻薄的语言,令内向的女生或倔强的男生一样流下热泪。某些特别的时刻,她甚至用上了罚站、拧耳朵等体罚方式。

我们因此都怕她,怕得厉害,常有老鼠见了猫似的恐惧不安。偏偏她又非常的情绪化,时而兴高采烈,时而又疾言厉色,让我们无所适从。当然,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她是一个称职的、教学上很有一套的班主任,我们也毫不怀疑她的本意是为我们好,她甚至是一个工作狂,为了班级的学习进步付出了许多,并因此影响了家庭。我们只是不能接受她动辄疾风骤雨般的批评,成绩较差的学生对此感受尤深,因为他们接受批评的机会更多。

我的同桌,本来是一位调皮活跃、开朗幽默的少年,就由于成绩一般,经常受到严厉的批评,变得胆小内向、闷闷不乐,完全丧失了朝气与自信。在课堂上,他是最受挖苦和讽刺的对象,课间和放学后又常被留下来接受“再教育”。有一次,班主任竟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称他是一生不会有什么作为的蠢才!这评价像一块巨石压在他的心上,无论怎么刻苦努力,成绩始终没有起色,连性格都变了。事实上,这很不公平——他上高中后,脱离了原来的环境,终于摆脱了自卑,学习上有了巨大的进步,最后甚至比我的成绩还要好。

我常常想,为什么她对“差生”的优点与长处往往视而不见,却总爱挑毛病,大力贬低呢?为什么不给后进学生一点鼓励与表扬呢?或许她是想让学生“知耻而后勇”吧,但效果实在不佳。青少年心理不成熟,极其敏感脆弱,可塑性很强,难道她不明白,有时出自权威的老师的一句无心的褒贬,或许就能让学生感受到“天堂”与“地狱”的距离。(陶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7-7-14 10:29:00

如果一位老师真正是爱学生,那么她的“冷嘲热讽,批评起来令人觉得体无完肤、颜面扫地,且无人能免。”是可以让人接受的———如同母亲对待自己的孩子,虽不断有呵斥与责骂,但内心却疼爱有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7-16 18:56:00

记得俞敏洪曾经说过一句话,他说:他在人生的经历中,曾被贬低和冷嘲热讽无数次,而这是他觉得这些锻炼他自己。他也推荐年轻人要经得起这些,把自己的地位放低,低得低无可低之处,也就不觉得什么。当然,自己内心是要发奋图强的。个人觉得很正确,现在讲究鼓励式教育,这本来没有错,但普遍觉得现代的同学承受力太差。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7-16 19:00:00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