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休闲灌水
2304 8
2007-07-14

邹恒甫印象

This is G o o g l e's cache of http://blog.people.com.cn/blog/log/showlog.jspe?log_id=1181802139627347&site_id=47273 as retrieved on 27 Jun 2007 10:20:29 GMT.

近两年似乎是经济学家邹恒甫的“多事之秋”,先是其在武汉大学举办的经济科学高级研究中心被分拆,最近其本人又被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开除。对于邹恒甫,我认识他,甚至还有些了解,但他不认识我。所以,写他,绝没有想“攀高枝”的意思,仅仅是因为邹恒甫给我的印象太深刻了。
1994年我在武汉大学经济学院读大三,第一次听说了邹恒甫的大名以及他的传奇经历(比如,十五岁上大学,哈佛的经济学博士,世行高级经济学家等)。武汉大学高级经济研究中心(当时好象是叫这个名字)成立了,办公地点在一个很破的楼里。刚开始学生中看热闹的人挺多的,我就是其中之一,也跟着听了一些课。从我1991年考入武汉大学经济学院,很多老师教过我,其中也包括一些名师,也有很多曾经留美、留苏,但没有一个老师象邹恒甫这么浑身上下充满激情,没有一个老师比他更有感染力。他在讲台上一刻不停地来回走动,用很快的节奏讲话,做着手势,赞美着某一个数学公式是“多么漂亮”,评价着某件事或某个人是“多么好玩”,即使是冬天,他前额也在冒汗。听他的课,你很难不被他的激情所感染。下课后,他和同学们聊天,并用一种西方传教士或本土的传销人士才有的执著与热情鼓励大家“下次课再来,最好把你们的同学也带来”。他与我们见惯的踩着铃声来去、中规中矩的教授太不一样了;他所讲的经济学,与我们三年来所学的经济学太不一样了。他的到来,在学生中间刮起了一股不大不小的“邹旋风”。
高级经济研究中心的课程对于文科出身、数学只学“数五”的大多数经济学院的学生来说是太难了,再加上语言上的障碍,不过两三次课之后,邹恒甫的课上就不再“‘挤挤’一堂”了。我自己也是打退堂鼓的人之一。但低年级一些数学底子好的学弟学妹,以及数学系的学生成为了中心的稳定生源。邹老师举办了一年一度的数理经济学竞赛(具体名称忘了),奖金颇丰厚,我也参加过一回,当然是名落孙山,从此就更没有自信了。正因为缺乏自信,我没敢象别的同学那样主动去找邹老师谈话,所以他也不可能认得我。但我去过几次中心的图书室,看到很多英文的期刊和书籍,听说都是邹老师自己及朋友捐赠的,心里颇为感激。要知道,那时候,本科生只能在学校的大图书馆借书,而且一次只能借几本,学院的图书馆根本不对本科生开放,更不对外系的学生开放(况且,也没有这些书)。但邹老师认为,信息资料看的人越多才越有价值,所以,中心的图书室对所有的学生都开放,只要凭学生证就可以阅览。他的这个观念并不是多么高深或了不起,但反应出他普及教育的思想,以及他对中国传统的行政体制的不屑。
本科毕业后我留在武大攻读硕士,再也没见过邹老师,没去听过他的课,但由于同宿舍最好的朋友是高级经济研究中心的研究生,每每听她谈起邹老师,所以对他的行踪仍有所耳闻。每次邹老师回来,总是给中心的学生带来一股“旋风”,他身上的磁场真是太强了。他所推崇的陈寅恪的书,不但中心的研究生人手一册,连我这个圈外人也大感兴趣。他在中心搞什么哲学、国学试验班,很多人觉得不伦不类,但影响颇大。他就是这样一个人,你可以不喜欢他,但你绝对不可能忽视他。
我经常瞎琢磨:邹恒甫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为什么会成为这样的人?(因为我认为,一个人“是什么样”一定是有其特殊的内外因素的,是可以分析的。)在我看来,他是一个聪明(多半是天生的)、有很强的攻击性(湖南人的脾气)、精英标签(哈佛、世行),草根内心(早年的穷苦农民经历)、天真无畏(上大学年纪最小,受到特殊照顾)、理想主义(对哲学和历史的爱好、世行专家的超然身份)、生命力旺盛(运气好、强大的磁场)的人。他是这样一个人,所以他勇往直前、恃才傲物、天马行空,“一生负气成今日,四海无人对夕阳”。
邹老师被北大开除,我心里很为他不值。他不适合于做一个“体制内”的知识分子,却偏要挤到“体制内”来自取其辱。别人可以留恋“体制内”的好处(名利),他又为了什么呢?他说他不为名利,谁信?他不为名利,却阻了别人的名利之路,比大家一起争名夺利更可恨。他批评别的经济学家“入世太深”,其实,他这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儒家哲学,又何尝不是“入世太深”。
北大的此举,让我对中国的“最高学府”的现状和未来很担心。这样下去,如果有一天全国所有的大学教授都成为了中规中矩的“公务员”,我也不会感到奇怪了。所以,我自己是从来不敢自称学者或教授的,并为自己找了一条“职员”的退路。爱因斯坦庆幸自己大学毕业后没有留在大学里去走一条拾级而上的常规学术之路,而是到伯尔尼专利局当了一名职员。他还建议有志于研究科学大问题的青年人去做海岛上灯塔管理员那样的职业。所以,如果我是邹恒甫,我就白天安安稳稳地当我的“世行专家”,晚上“四海无人对夜空”(不是“对夕阳”,夕阳太短暂和情绪化,不如夜空冷静、恒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7-7-14 19:41:00
好文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7-14 19:51:00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7-14 21:41:00

支持邹教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8-6 15:32:00
张们玩政治,邹玩学术。邹根本不是对手,因为他太清高了,不够贱,做不来奴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8-7 08:05:00
最近一直能看到邹恒甫这三个字,通过楼主的简短介绍,我想我已经被这三个字包含的人格魅力震撼了。我需要更多的去了解一下其人其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