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可不是故意和传统理论唱反调,以求哗众取宠,我是有你无法辩驳的理由的。
一个社会是否富裕,就是看这个社会里的每个人在吃、穿、住、用等方面能否得到满足,如果能得到满足。例如,有一个人,当他饿的时候,米饭、馒头、鸡鱼肉蛋任他挑;冷的时候,厚的、薄的、棉毛皮缎任他选;住得宽敞明亮,生活用品一应俱全,这不叫富裕叫什么?如果他天天忍饥受冻,各方面都是死努硬凑乎,或者顾此失彼,不叫贫穷又叫什么?
然而,要使每个人都得到上面那样的满足,社会必须能够在一定的时间内生产出来足够的消费品。例如,全社会共有1亿人,平均每个人每天需要5个馒头,那么全社会内每天就必须能生产出来5亿个馒头,否则就必定有人挨饿;再例如,如果每个人每2年需要1辆自行车,那么全社会在每2年内必须能生产出来1亿辆自行车,否则就有人没有。
(没有人对上面两段推理有异议吧,好,我们接着再推)
如果社会要生产出来足够的消费品,就必须有足够的原材料。例如,要每天生产5亿个馒头,每个馒头重2两,那么每天就必须有1亿斤小麦供应;要每2年生产出来1亿辆自行车,每辆自行车需消耗钢铁40斤,那么全社会每2年就必须能生产出来40亿斤钢铁。
(没有人对上面一段推理有异议吧,好,我们接着再推)
在每一定的时间内(例如1年),全社会生产出来的原材料的总量就叫这个社会的总收入;在这段时间内全社会消耗的原材料的总量就叫全社会的总支出。例如,今年全社会共生产小麦2亿斤,那么这2亿斤小麦就是全社会的收入;如果今年共消耗掉1.8亿斤,那么这1.8斤就是全社会的支出,今年还节余2000万斤。再例如,今年共生产钢铁1亿吨,这1亿吨就是今年的收入,如果造汽车、造机器等共消耗0.8亿吨,那么这0.8亿吨就是今年的支出,今年还节余0.2亿吨。(待续)
(接上)如果原材料的生产速度大于消耗速度,那么这个社会内的财富就会越积越多,人也就会越来越富裕;如果原材料的生产速度小于消耗速度,那么这个社会内的财富就会越来越少,人也就会越来越穷。比方说,往一个池子里灌水,如果灌水的速度大于池子漏水的速度,那么池子里的水会越积越多,反之则越来越少。
所以在原材料的生产力一定而且是比较小的情况下,应该控制人民的消费速度(即控制生活消费品的生产速度),把节余的原材料用于发展原材料的生产力上(例如开矿、建造重工业),这样原材料的生产力才会增大,而且财富才会越来越多,社会才能以最快的速度富裕起来。改革前,中国就是这么做的,所以那20多年是中国有史以来发展最快的20多年,从大地一片空白20年就发展到厂矿林立。
(没有人对上面几段推理有异议吧,好,我们接着再推)
然而,要控制消费品的生产速度,要把节余下来的原材料用于发展原材料的生产力上,必须在公有制下,即在计划经济下才能做到,市场经济做不到。
市场经济讲究的是赚钱,为了赚钱,多卖货,商人就设法刺激人民消费,这样就会使物质财富大量消耗,使社会贫穷,最终使消费品的产量达不到开头说的全体人民的需求量,就使一部分人的生活无法满足,就出现了贫富。这就好比,每当池子里的水积聚到一定量时,商人就受不了了,他就要设法把池子底下的窟窿捣大。
可笑的是,市场经济的经济学理论是支持刺激消费的,这样的经济学错得离谱,可以抛弃了。它认为货币的收入和支出是社会的收入和支出,它不能证明地震、火灾、战争等是有害的,如果在这些灾害中死人的话,它只能从人道上说这些灾害有害,而从经济上,由它则能得出灾害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怪论。
(接上)如果原材料的生产速度大于消耗速度,那么这个社会内的财富就会越积越多,人也就会越来越富裕;如果原材料的生产速度小于消耗速度,那么这个社会内的财富就会越来越少,人也就会越来越穷。比方说,往一个池子里灌水,如果灌水的速度大于池子漏水的速度,那么池子里的水会越积越多,反之则越来越少。
我虽然是小学毕业,也不是学经济的,但楼主的供大于求我们就会变得越来越穷的观点很明显就不对,而是将供需绝对化,首先忽约了价格在供需双方间的杠杆作用,价格将供需的绝对不平衡变为了相对平衡, 其次将消费的概念弄错了,比如生产了2亿斤的小麦,消费了1。8亿斤,但是我们在消费掉1.8亿小麦的时候除了生产2亿的小麦的时候我们还会去生产2亿的稻谷和1亿的棉花,还有就是如果我们将消费品分为瞬间消费和长久消费,小麦经过人的过滤后很快就没有了,但是如汽车,房屋这些耐用品就不对了,而是在很长时间内存在,而在这段时间我们又生产了价值大于它们N倍的产品,消费在绝大多数情况是会带来大于1的正反馈,而不是小于1如地震那样的负反馈。
其他的观点我也不和你争了。
比如生产了2亿斤的小麦,消费了1。8亿斤,但是我们在消费掉1.8亿小麦的时候除了生产2亿的小麦的时候我们还会去生产2亿的稻谷和1亿的棉花,
你的需求怎么与价格体系无关?是不是没有钱也有消费,另忘了消费者也是另一行业的从业人员,只有成为从业人员才有收入。
而且现在的需求模式中有意识的忽略了两个隐含条件,不说出这两个隐含条件的目的是为了攻击计划经济,同时也是为了瓦解中国的上游工业。
1、生产的传导时间,想生产就能生产么?传导时间有多长,古人想有飞机工具的需求,可能生产么?
而且忽略了传导时间,那么现在引进外资、外国技术做嘛?消费带动经济,如果是在手工业、农业,传导时间会让大量的人饿死。
所谓消费带动经济是有前提的隐含条件的,那就是产能过剩。
2、消费者也是另一行业的从业人员,没有钱做梦吧,别想来消费。
前两个例子感觉是绝对平均主义,市场经济是效率优先的制度,缺胳膊的人和健全的人创造的产值是不一样的,就有了货币价值量高低的距离。所以贫富是常态。再者财富可以通过政府有形之手调节
效率的标准是什么,是以最小的物质消耗获得投入产出的最大化,还是赚钱式的投机效率?
我这可不是故意和传统理论唱反调,以求哗众取宠,我是有你无法辩驳的理由的。
楼主似乎把富裕定义成了温饱,但在常人眼里,显然富裕和温饱是两个概念。
如果说,人民的消费速度超过了原材料的生产速度,只要原材料是商人生产的,是市场化的,商人自然会降低人民的消费速度,方法很简单也很自然:涨价!
也恰恰是因为人民的消费速度快,提高原材料的生产力有利可图,这又成为了提高原材料生产力的原动力。
能做到这一切的,恰恰是私有产权!
如果说,人民的消费速度超过了原材料的生产速度,只要原材料是商人生产的,是市场化的,商人自然会降低人民的消费速度,方法很简单也很自然:涨价!
那么市场的传导时间到底有多长?十年二十年还是一百年?
如果不需要一切传导时间,那要中国引进外资、外国技术做嘛????直接让那些东西涨价就行了嘛,还引进外资,外国技术做嘛????????????????
这是不是有意的回避产能上的问题,不说出产能过剩这些隐含条件,而要在中国鼓吹这些理论,那么显然目的是要瓦解中国自主的工业体系。
西方正是产能过剩,所以把生产线移植到中国,而同时也在中国国内宣吹这些理论正是要瓦解中国自身产能,使中国使去造血能力。
什么这今天中国内需,不正是因为工业化的产能的瓦解么,大量正规行业的从业人员失业,哪还有钱?
别忘了消费者也是另一行业的从业人员,没钱别给老子消费。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13 16:48:26编辑过]
如果说,人民的消费速度超过了原材料的生产速度,只要原材料是商人生产的,是市场化的,商人自然会降低人民的消费速度,方法很简单也很自然:涨价!
那么市场的传导时间到底有多长?十年二十年还是一百年?
如果不需要一切传导时间,那要中国引进外资、外国技术做嘛????直接让那些东西涨价就行了嘛,还引进外资,外国技术做嘛????????????????
这是不是有意的回避产能上的问题,不说出产能过剩这些隐含条件,而要在中国鼓吹这些理论,那么显然目的是要瓦解中国自主的工业体系。
西方正是产能过剩,所以把生产线移植到中国,而同时也在中国国内宣吹这些理论正是要瓦解中国自身产能,使中国使去造血能力。
什么这今天中国内需,不正是因为工业化的产能的瓦解么,大量正规行业的从业人员失业,哪还有钱?
别忘了消费者也是另一行业的从业人员,没钱别给老子消费。
1,市场的传导时间到底有多长,谁都无法准确说出来,而且这个问题也很笼统,不同的市场,肯定时间不同,如果市场非常小,1个小时就够了!无论市场多大,从来没有需要10年的!
2,这和引进外资有什么关系?没看出来。
3,不要用“鼓吹”这种带有贬义的词,要用中性的词来评价。否则我能不能说你鼓吹你的理论?也不要随意给别人的目的下结论,你怎么知道别人的目的是什么?你是别人肚子里的蛔虫?如果你随便给别人的目的下结论,那我下结论,你就是美国派来搞垮中国的,行不行?这接下去是不是就是人身攻击,就是吵架?还会不会有正常的学术讨论?
态度决定一切。不管你说的话对不对,首先要有正确的态度。
2,这和引进外资有什么关系?没看出来。
要不要我说得更明白点。
按你们的逻辑需求可以促进消费,民众这管消费就行了,只有价格上去了有利润,就能自然能扩大产量。那么即然需求带动经济,那么引进外资的逻辑就讲不通,引入外资是来干什么的。
是投资,把相关的设备技术带来?而且政府还把外入外资当成一种政绩,认为是促进经济发展的手段。
那逻辑就矛盾了,不是消费带动经济么?引进外资来投入,这是扩大生产促进供给都嘛,这不自然与主流经济学鼓吹的消费带动经济矛盾么?
即使我们什么都生产,只管消费就行了,经济发与产能无关,那引进外资做嘛???做嘛!!做嘛!!!
主流经济学不能搞双重标准吧?
一方面整垮中国的正规工业,一方面引入西方资本。让自身失去造血能力,那么给经济提供产能动力的只是外资。
2,这和引进外资有什么关系?没看出来。
要不要我说得更明白点。
按你们的逻辑需求可以促进消费,民众这管消费就行了,只有价格上去了有利润,就能自然能扩大产量。那么即然需求带动经济,那么引进外资的逻辑就讲不通,引入外资是来干什么的。
是投资,把相关的设备技术带来?而且政府还把外入外资当成一种政绩,认为是促进经济发展的手段。
那逻辑就矛盾了,不是消费带动经济么?引进外资来投入,这是扩大生产促进供给都嘛,这不自然与主流经济学鼓吹的消费带动经济矛盾么?
即使我们什么都生产,只管消费就行了,经济发与产能无关,那引进外资做嘛???做嘛!!做嘛!!!
主流经济学不能搞双重标准吧?
一方面整垮中国的正规工业,一方面引入西方资本。让自身失去造血能力,那么给经济提供产能动力的只是外资。
1,回我的贴,不要说“你们”。我就是我,我只代表我自己,不代表“们”。
2,“只有价格上去了有利润”,这个“只有”我不同意。而且价格并不是单方面定出来的,是市场博弈出来的(如果是自由竞争市场的话)。你定一个高价,而你的竞争对手价格比你低,那是自寻死路。
3,我还是看不出这和引进外资有什么关系。引进外资,带有多种目的,包括引进技术,引进先进管理,也引进了资本。资本和土地一样,都有提高生产力的作用。
4,扩大生产促进供给和消费没有什么冲突。我是设计游戏的,常常说一句话:创造需求。本来没有的需求,也是可以创造出来的。本来中国人没有用冰箱的需求,是可以创造出来的,本来中国人没有用电脑的习惯,也是可以创造出来的。人的需求无穷无尽。消费提高,供给同时也提高,大家都提高,生活质量就上去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14 1:57:59编辑过]
在我看来只有计划经济才最有效率,唯有计划经济才能做到以最小的物质消耗获得最大的物质产出。
3,我还是看不出这和引进外资有什么关系。引进外资,带有多种目的,包括引进技术,引进先进管理,也引进了资本。资本和土地一样,都有提高生产力的作用。
你这人是厚起脸皮懂装不懂,
就按你上边的逻辑,中国的市场按自己的原则演变就行了,什么需求供给都有了.那么还引进外资做嘛?前提你按你的逻辑,中国本土就什么都能生产.
也引进了资本。资本和土地一样,都有提高生产力的作用
扩大生产促进供给和消费没有什么冲突。我是设计游戏的,常常说一句话:创造需求。本来没有的需求,也是可以创造出来的。本来中国人没有用冰箱的需求,是可以创造出来的,本来中国人没有用电脑的习惯,也是可以创造出来的。人的需求无穷无尽。消费提高,供给同时也提高,大家都提高,生活质量就上去了。
:
你这所的是不是和前些年主流经济学鼓吹的消费带动经济矛盾,先把这个问题回答了再说。
你这里有个前提就是那些掌管资源的都不是人;或者至少全部是雷锋(任意一个不是都不行)。
计划制度为什么要建立在大公无私的基础上??????
那你认为掌管资源是谁嘛?别给我说官僚,官僚只是一个扭像的概念,按你的逻辑请给我找出具体到人。
其实即便是想戈尔巴乔夫那些的最高领导人,也不是想怎么就怎么,他也要花很大的气力摆平很多人和即有的制度惯性才能私有化,也就是说不是想怎么就能怎么的。
除了最初的构建权威外,没有哪一个人有绝对权威任易调动资源,即便是斯大林也没有能力无偿的使用人力、物力,总要给从业人员支付工资。
计划是一种制度,并不是人制,是有其经济法的,资源是按制度即有的性性(会计制度)来使用的,即便官僚腐败,他也不可能有绝对的权力来摆平其它的官僚,其腐败只不过是制度的内部摩擦而已。
既便是私有企业只要规模稍大一点,官僚主义也是普遍存在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15 9:50:03编辑过]
你这里有个前提就是那些掌管资源的都不是人;或者至少全部是雷锋(任意一个不是都不行)。
在计划制度下,个人依然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原子,个人追求收入最高。想个人收入最高必须让上级官僚看见自己怒力,而且有可能涉及到计件的核算,上级官僚虽然有可能有腐败行为,但必须使产出最大自己企业才有收入,或才能上级领导看发现自己的政绩或制度所规定的收入分配比例,各个部门虽然可能有各种官僚作风,但也是相互制衡的。说到官僚作风,私有制的中等以上的企业里也普遍存在,这顶多是内部摩擦而已。
那你的这个前提是好像现实计划经济中没有经济核算,不存在货币。
这不是马克思设想共产主义计划经济,这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马克思的逻辑行得通不那是别外一回事,你攻击的是所有计划经济模式,那么需要每个人大公无私有逻辑便讲不通了。
现实中的计划经济实际上更多的是按新古典经济假设来构建的,而新古典、一般均衡理论都是建立在人性自私的基础之上的,苏联、东欧的计划经济学家早在斯大林还没死时都没有搞政治经济学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15 9:49:15编辑过]
要说大公无私,首先应该检讨一下这种制度使用货币和价格体系没有,不要看计划经济就说需要大公无私,这是胡说八道。
兰格和米塞斯那个学派的辩论,实际上另一方面也是在争存到底个人主义的计划经济可不可行。经济核算就是涉及到把个人细分为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原子。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15 9:52:09编辑过]
相反,市场经济下,特别是分工性极强生产中间产品的企业,由于价格信息不稳定,进够多少与之配置的中间产品都需要漫长的时间讨价还价.
由于波动性的价格,那么具体到产生安排,产品的产量是多少完全是模糊,因此不能进行优化安排,实物生产安排上责任根本不明确。
不能指望某个产权拥有者,有无限的进间和无限的精力,在该出现的时间,该出现的领域在每一个环节进行监督,只能通过一种制度化来管理,而制度化下,价格是多变的,还需要时间讨价还价,多变的价格信息,在资源使用上就是模糊,那么具体安排生产上不可能更加的细化。
压根就不可能做到投入产出的最大化,越是分工性越强的领域就越不可能。
如果是简单协作领域可能市场私有可能更有效率,但越是分工复杂的领域物质生产效率的损失是相当巨大,而工业社会强力的物质生产力正是来自于分工复杂的工业,
市场可能能让在消费品生产领域的人以加班加点的方式干活,但确在相同的时间能无法想计划那样生产出更多的机器,人的效率再高也是拼不过机器效率的。可以说市场经济的物质生产效率是极低下的,当然不得不诚认,其中的个体善于投机,投机实际上就是赌博,就是把别人的财富炒到自己手里的手段,可以说市场是人吃吃的极恶社会。
3,我还是看不出这和引进外资有什么关系。引进外资,带有多种目的,包括引进技术,引进先进管理,也引进了资本。资本和土地一样,都有提高生产力的作用。
你这人是厚起脸皮懂装不懂,
就按你上边的逻辑,中国的市场按自己的原则演变就行了,什么需求供给都有了.那么还引进外资做嘛?前提你按你的逻辑,中国本土就什么都能生产.
也引进了资本。资本和土地一样,都有提高生产力的作用
扩大生产促进供给和消费没有什么冲突。我是设计游戏的,常常说一句话:创造需求。本来没有的需求,也是可以创造出来的。本来中国人没有用冰箱的需求,是可以创造出来的,本来中国人没有用电脑的习惯,也是可以创造出来的。人的需求无穷无尽。消费提高,供给同时也提高,大家都提高,生活质量就上去了。
:
你这所的是不是和前些年主流经济学鼓吹的消费带动经济矛盾,先把这个问题回答了再说。
你怎么知道我是装还是没有装?这和我们讨论的话题有关系吗?讨论事,不要讨论人!
有一个人,要开公司,起始资金1万元,他可以用2年时间做到年利润10万,5年时间做到年利润100万。但是如果给它20万做启动资金,他只要3年时间就能做到年利润100万了。别管投资的资金是内资,还是外资,只要是投资,都有这个作用。
另外,外资进入中国的时候,同时还带来的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这也是中国没有的,用市场换技术,这本来就是改革开放的基本思路之一。
我没看出来这和消费带动经济有什么矛盾。而你到现在也没有说清楚矛盾在哪里。我看不出“按你上边的逻辑,中国的市场按自己的原则演变就行了”是怎么来的。你能不能精确地用逻辑推导一下?
有一个人,要开公司,起始资金1万元,他可以用2年时间做到年利润10万,5年时间做到年利润100万。但是如果给它20万做启动资金,他只要3年时间就能做到年利润100万了。别管投资的资金是内资,还是外资,只要是投资,都有这个作用。
个他人的财富增加,能说明社会实物财富的增加么?那只不过是把社会的财富炒到个人手中,别想货币的流行帐,应该算实物资源的流向帐.
另外,外资进入中国的时候,同时还带来的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这也是中国没有的,用市场换技术,这本来就是改革开放的基本思路之一。
按前90年主流经济学的结论,消费带动经济,直接通过按主流经济学前边年的逻辑,
消费带动经济,那么就是让国家就不主动投资生产资料供给,让所有的技术项目下马。认为只要消费那么供给自然会上去,产能自然会扩大,那么引进外资不正是扩大供给的行为么?这正与消费带动经济矛盾。
市场价格规律演化就行了,那么还引进外资做嘛?
主流经济学提消费带动经济,就是要让中国自己放弃直接主动的对生产资料投资技术升级,而自己主动的不扩大供给,交给外国人.那么不是有意的瓦解皇汉人种的基础工业么?那么引外资的动机就显然是某些人要瓦解本民族的工业.你说不让针对某种人,可这是事实,我就是要针对这些人来说,这是民族立场问题,而你的立场肯定是和皇汉人种对立的.而且我也不怕你这种误导循环式的逻辑,让更多的人看贴子才是我的目的。
资源被交换走本国民众的福利当然下降,为什么相同的工种职业,中国的劳动力更加的赚价,GDP数字只不过是被交换走的资源、劳动力价值而已,而本国民众留下的资源消费很少,从90年代开始某些年份中国的人均资源消费量增长不到2%,甚至很多年份开始大幅下降。
钱只有和实物联系起来才有意义,当然实物资源被人大量交换走,货币价值的数字增长,只不过是愚弄老百姓的数字游戏。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16 9:28:02编辑过]
钱只有和实物联系起来才有意义,当然实物资源被人大量交换走,货币价值的数字增长,只不过是愚弄老百姓的数字游戏。
有道理。不过,主流经济学不是在愚弄老百姓,而是他们根本就不懂得经济学。不懂不算犯罪。
有一个人,要开公司,起始资金1万元,他可以用2年时间做到年利润10万,5年时间做到年利润100万。但是如果给它20万做启动资金,他只要3年时间就能做到年利润100万了。别管投资的资金是内资,还是外资,只要是投资,都有这个作用。
个他人的财富增加,能说明社会实物财富的增加么?那只不过是把社会的财富炒到个人手中,别想货币的流行帐,应该算实物资源的流向帐.
另外,外资进入中国的时候,同时还带来的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这也是中国没有的,用市场换技术,这本来就是改革开放的基本思路之一。
按前90年主流经济学的结论,消费带动经济,直接通过按主流经济学前边年的逻辑,
消费带动经济,那么就是让国家就不主动投资生产资料供给,让所有的技术项目下马。认为只要消费那么供给自然会上去,产能自然会扩大,那么引进外资不正是扩大供给的行为么?这正与消费带动经济矛盾。
市场价格规律演化就行了,那么还引进外资做嘛?
主流经济学提消费带动经济,就是要让中国自己放弃直接主动的对生产资料投资技术升级,而自己主动的不扩大供给,交给外国人.那么不是有意的瓦解皇汉人种的基础工业么?那么引外资的动机就显然是某些人要瓦解本民族的工业.你说不让针对某种人,可这是事实,我就是要针对这些人来说,这是民族立场问题,而你的立场肯定是和皇汉人种对立的.而且我也不怕你这种误导循环式的逻辑,让更多的人看贴子才是我的目的。
资源被交换走本国民众的福利当然下降,为什么相同的工种职业,中国的劳动力更加的赚价,GDP数字只不过是被交换走的资源、劳动力价值而已,而本国民众留下的资源消费很少,从90年代开始某些年份中国的人均资源消费量增长不到2%,甚至很多年份开始大幅下降。
钱只有和实物联系起来才有意义,当然实物资源被人大量交换走,货币价值的数字增长,只不过是愚弄老百姓的数字游戏。
这个人的个人财富增加,当然不一定是社会财富的增加,但是同样也不一定社会财富家没有增加。如果这个人的财富所得,完全等于社会上因他所得而导致的别人的所失,或大于因他所得而导致别人的所失,那么社会财富没有增加。如果这个人的财富所得小于社会上因他所得别人的所失,那么社会财富增加了。
你凭什么说一定没有增加呢?你先自己加了一个凭空想象出来的前提条件,然后在这个前提条件下,当然你可以得出任何你想要的推论。
所以我说,你应该给出一个严密的推论。
包括消费带动经济和引进外资,我到现在还是没有看出有什么矛盾,你还是没有给出严密的推论。
你可以这样:把一些条件、结果设为字母,然后用这些字母来进行逻辑推理,通了,说明你的推理是有效的,不通,就很容易看出问题在哪里。
比如你设“消费”为A,“带动经济”为B,“引进外资”为C,“瓦解本民族工业”为D等等。怎么从A、B等条件推出D?
还有,什么“我的立场是和汉人对立的”?你这是人身攻击!
这根本不是学术讨论的态度,而是谩骂,素质低下的表现。这你这种言行,才是真正的丢脸。
我一直很奇怪,为什么这个论坛上一直有一些人,动不动就人身攻击。在我看来,动不动就人身攻击的这些人,才真正是底气不足。你看社会上动不动就骂人的,就是因为自己说不出道理了。道理站在你那一边,需要通过骂人来获得胜利吗?
而且你的逻辑很奇怪。为什么在你的立场上,你就是站在汉人这一边的,反对你的主张的(我都还没有反对你的主张,只是提出疑问,需要你解答而已),就是和汉人对立的?如果以上命题成立,那么前提条件就是,你的主张是汉人在相关领域的最优解,且反对者主观上不希望汉人更好的发展。这两点你都没有证明。
首先,凭什么说你的主张就是最优解?你的依据是什么?你有论证吗?没有的话,至少存疑吧?
其实,即使你的主张是最优解,别人反对你,也不一定就是他主观上要反对汉人更好的发展,也可能是这个人所获得的信息不全,做出了错误的判断。
更何况,我只是请你解答一些问题,你何必那么紧张?马上就来人身攻击?仿佛要把一切反对你的人从肉体上和精神上都消灭掉。这只能说明你脆弱,神经质,无自信。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