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先来解答「印度阿三」这个对印度人很不礼貌的浑号典故好了! 话说七、八十年前,上海还是个租界,所以老外非常多、尤其是英国人,更是占了绝大多数!为了维护上海租界的治安,所以英国人找了很多来自印度的锡克教徒来当保安pol.ice(当时的名词叫做巡捕)。
 这些印度佬的皮肤都很黑,加上宗教信仰之故,头顶上都缠着红巾。所以上海人一开始都叫这些印度pol.ice为「红头黑炭」。
 不过英国体系的公务人员(尤其是pol.ice)长久以来都习惯被称呼为SIR(详见成龙的pol.ice系列电影,不是都叫pol.ice为阿SIR或是警SIR吗?)。另外上海人一向习惯在单音节的单字前面添加一个「阿」字。所以上海人叫着叫着、就把阿Sir叫成了阿三,于是印度pol.ice就被叫成了「红头阿三」了。
 后来,上海人发现并不是每一个印度人都是缠着红巾的锡克教徒,印度还有很多不缠红头巾的其它宗教人民。所以上海人索性就把「红头阿三」改成了「印度阿三」,于是这个不礼貌的浑号就一直沿用至今、几乎华人地区的每一个人都还是习惯叫印度人为「印度阿三」。
 另外还有一种可信度颇高、已经被列入俚语辞典大百科的说法!就是当时上海租界的民众经常要与这些印度pol.ice沟通,不过中国人的英文不好、印度人的英文也是怪腔怪调,所以当时上海的「警民沟通」可说是鸡同鸭讲、非常地不顺畅!
 不过上海人居然从这种鸡同鸭讲式的沟通上,又找到了新的乐子。因为他们发现印度pol.ice每回遇上了舌尖嘴利的上海民众的时候,总是会面红耳赤、吞吞吐吐,喜欢结结巴巴地反复讲着:「I Say.....I Say.....」。所以上海人就把印度pol.ice的经典结巴名句:「I Say」、用上海话来发音,又变成了「阿三」。
 就是因为以上这两种有点莫名其妙的原因,所以「印度人」与「印度阿三」之间,从此就被硬生生地画上了等号。想起来,印度人也真的蛮冤枉的!平白无故就多了「印度阿三」这个浑号!
 与「印度阿三」非常相似的典故还有「高丽棒子」,通常只要台湾的球队对上了韩国队,大家总是会用「高丽棒子」来代表韩国人、而且口气都非常地轻蔑与敌视。
 自从日而战争,日本开始侵入中国东北以后,便不断地将日本人、钞先人驱向中国东北,到满洲国时候,低层的pol.ice多半是韩国人(说是朝鲜人、高丽人其实也都通啦!)充当,由于他们也是二等公民,日本人对他们不信任,不给他们配备G-U-N,只发给一根棒子。可是这些朝鲜人却喜欢狗仗人势,欺负中国人,动不动就拿警棍往汉人的脑袋瓜砍。于是中国人就很赌烂这些韩国pol.ice喜欢用棒子砸人的行径,就管这些二鬼子叫「高丽棒子」。
 无奇有偶的是:「高丽棒子」跟「印度阿三」的例子十分类似,原本都只是取笑该国籍pol.ice的轻蔑浑号,但是最后却扩大成整个国家、整个民族的共同浑号。这可是当初帮这些pol.ice取外号的人始料未及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