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悬崖下的午餐
这是一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电影。 影片的趣味是维多利亚式的,在那个贵族的年代,尚存在标准,诗歌和艺术在滋养灵魂的同时,毁坏着身体,人们高尚而孱弱,充满趣味却一无是处。圣瓦伦丁女校里,女孩们花边累赘,穿紧身束胸,轻声细语的交谈,这一切沉浸于柔和明亮的光晕之中,美好得仿佛在等待着什么东西来毁坏它们。正如梦幻。 几个少女在野游时神秘失踪。其中最美的那个回首微笑,然后扭过头,坚定地走向悬崖最深处,明亮的眩晕吞没了她。 “这是梦中之梦”,一百万年(?)也未曾醒来。我个人的理解这是一部映射资产阶级六十年代黄金年代的电影。
二、财政悬崖
财政悬崖,即指财政状况走到了尽头,其实就是税收增加的同时财政支出又大幅削减。一般是指美国财政悬崖。经济学家在评论美国的“财政悬崖”时,就有这四项内容:小布什总统减税计划即将到期,2%个人所得税“假期”即将结束,发放已延长的失业救济金时间即将截止,以及如果国会未达成“超级委员会定下的赤字削减目标,根据预算控制法,美国将在2013年启动自动削减赤字机制—即在十年内削减国防等安全开支和国内其他项目开支共约1.2万亿美元。如今美国社会福利军费支出都很大的。失业人数增加要增加救济金的支出 ,加税会导致企业成本增加,减少投机支出,就业就会停滞不前,恶化就业形势,增加救济支出,故而今天财政支出已经占到国家经济运行的很大比重。如果美国国会无法在2013年1月1日以前就赤字削减计划达成一致,则增税和节支将同时临到美国,影响总计达6000亿美元,专家以为这样的规模将导致美国经济陷入衰退。
三、镜头如何黄金年代切换到财政悬崖
从黄金年代切换到财政悬崖绝非是慢镜头,而是蒙太奇。天底下没有不散的宴席!这不是“这是梦中之梦”,一百万年(?)也未曾醒来。相反,是梦总要醒来,何况如果梦是一场黄粱美梦
四、导演是天、地、人还是金融方式?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黄金时刻导演是天时地利人和,很多人却归功于资本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不可否认,当时的金融方式的确很给力。但是,斗转星移。到了2012年,从从悬崖下的午餐的美好时光站到了财政悬崖。罪魁祸首是凯恩斯主义财政政策。传统的财政健全或者保守的财政预算原本就是一个神话,在马克思时代英国的资产阶级就因入不敷出时任首相就已开征收入税,何况毛头小伙凯恩斯的极端政策。如果拿掉资本主义的第一驱动力——货币资本的话,就等于把一辆车子的发动机毁掉。
五、财政悬崖的原因
原因无非是持久债务、社会福利的死荷重、利润算私人得成本却被转化为国家的、瓦格纳法则(19世纪80年代德国著名经济学家瓦格纳在对许多国家公共支出资料进行实证分析基础上得出一著名的瓦格纳法则。当国民收入增长时,财政支出会以更大比例增长。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ZF支出占GNP的比重将会提高,这就是财政支出的相对增长,这一思想是瓦格纳提出的,又被后人归纳为瓦格纳法则)。
六、从意气风发到颓废的资本主义:谁是拯救之神?
h号称日不落帝国的英国和上帝子民的美国都有过意气风发的年代,但皆患上英国病和美国综合症。所谓的“英国病”,是指在二战结束后,英国经济出现的滞胀状态,而且这种状态持续了近三十年,被一些经济学家戏称为“英国病”。( 本世纪以来,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经济发展相对缓慢,英国在世界列强中的实力地位下降,人们通常称它作“英国病”或英国的衰退。) 美国综合症指“美式民族、政治、经济、文化、新闻媒体娱乐、军事扩张等”,追随他的国家必须接受其之美式“综合症”,接受其“一极独大”统治世界的目的。在其全球推动其美式“综合症”的过程中,如果有那些国家不接受,多则对其发动战争,强行推行其之美式“综合症”,并借机掠夺这些国家的资源。大厦将倾,单靠创新之独木是难以支撑并拯救颓废的资本主义的。
七、马克思阴影与马克思阴影
一个半世纪以前,马克思既悲观又热情洋溢地预言他所看到的逐渐演化的现代资本主义将会证明无力形成可接受的收入分配机制。马克思指出,财富的增长只会使少部分人而不是大多数人受益:高举双臂寻找工作的人将会变得越来越多,而他们举起的手臂却会变得越来越瘦弱。这种不公正会引发反抗和革命,从而形成一个新的、更好的、更公正的、更繁荣也更平均主义的制度。马克思诅咒是指一个贫富如此分化和犯罪率如此之高的是没有和已经丧失道德基础的。资本主义不可能摆脱经济危机,中国也不会例外。马克思的诅咒没有因时间的流逝和资本主义的自我调节而丧失,同样也不会因为中国在口头上仍然坚持着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而失灵。
八、盖然马克思主义:历史的大概率分布
KennethAirow试图展示金融危机的影响力,与之相应的,他也指出了盖然马克思主义在重振政治经济中的潜力。我们第一步要做的,就是从大众理解危机的角度,转而用专业经济学家的角度看。在第二部分,我们回顾一下此文创作的深远的背景以及关于理解资本主义经济的一些启发。第三部分阐释了马克思政治经济与金融危机相关李件之间的实践经验联系。第四部分列出了目前盖然马克思主义的一些研究成果。第五部分讨论了本文不是重新解读,而是马克思提出的方法的复兴。直白些,所谓的盖然马克思主义即概率的马克思主义,而资本主义危机就绝对属于大概率事件。
九、资产阶级并非是不老神仙:资产阶级的前两部曲
迪尔德丽·麦克洛斯基在2011年1月的资产阶级重估草案:如何创新成为厚德载物中第8章的资产阶级重估,但整体上的资产阶级已经岌岌可危部分突出因此,资产阶级是虽然永久的与我们同在。然而,资产阶级已经岌岌可危。布罗代尔不情愿的商业文明的胜利再次记载:“随着岁月的流逝,日常生活的需求和压力在欧洲近代早期变得更为迫切。。。。因此,一个坏的恩典是,它允许更改为强制大门。经验不是西方特有的。“,
十、第三部曲:去问上帝吧!
阿门!上帝在掷骰子。财政悬崖上的资产阶级正在迷失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