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取一段事件给你看看
二战后初期,法国对德国的政策主张是类似于一战后的强压与严厉制裁。在鲁尔问题上,法国主张多国共管,以防范德国的东山再起。就领土问题而言,法国对战后德国的强硬政策还反映在萨尔地区的归属问题上。萨尔地区的归属问题一直是法德矛盾的一个结点。从中世纪到近代早期,萨尔地区一直属于神圣罗马帝国的德国。路易十四战争和拿破仑战争后,萨尔曾两次短暂归于法国。维也纳会议后,萨尔归属于普鲁士和巴伐利亚,德国统一之后则一直属于德国。一战后,《凡尔赛和约》规定萨尔地区由国际共管15年。1935年1月13日,按照和约规定,由国际联盟在萨尔地区实行全民公决[2]。根据表决结果,萨尔地区属于德国,一直延续到1945年德国纳粹的倒台。
萨尔地区之所以成为德法争夺的对象,是因为萨尔的煤矿和铁矿。二战结束后,萨尔地区一直由法国管控,1950年3月3日,法国与萨尔自治ZF签订了“萨尔协定”,该协定规定了萨尔地区政治自治、经济上隶属于法国。联邦德国ZF在“萨尔协定”签订的第二天就表示强烈的不满并提出抗议,法德关系由此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