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劝人少贷点的银行
柬埔寨最伟大的商业成功史还没结束
立在交通防护带上的因•钱奈
Chrek Heang正在四处巡视自己迅速发展的家禽农场以及渔场,那是个金边以南的小村,距金边仅一小时车程。四年前,他还只住在一间锡制屋顶小木屋中,照料着1000只小鸡,就像他的大部分同胞那样。而现在他则住在一栋新建的砖造房子里,建有5个卧室,起居室很空旷,他常常在那里会见客户。他饲养了11000只小鸡以及30000条鱼,并雇用了五名员工。柬埔寨这样的穷国有一代人活在高棉以及那场毁灭性战争的阴影下,因而需要更多像Chrek Heang那样的企业家。
但是,如果没有那三笔关键的银行贷款:第一笔10,000美元、第二笔25,000美元、最后一笔70,000美元,他不可能如此成功。贷款银行全名为柬埔寨地方经济发展机构协会(ACLEDA),这名字听起来也许没什么吸引力。该银行由联合国以及国际劳工组织共同成立于1992年,起初是一个非ZF小额贷款机构。起初创建目的是在国家受战争摧残而处于危难之中时为其难民以及复原军人提供帮助。而现在他的目标对象已跨越柬埔寨国界。
ACLEDA为像Chrek Heang这样处于创业初期的企业家提供贷款,成立十年来,它已建立起柬埔寨最大的小额银行贷款网络。2003年,ACLEDA开始完全以商业模式运作;2010年,他成为柬埔寨拥有资产最多的银行。当今,在柬埔寨它拥有237家分行;约130万柬埔寨人(总人口1400万)拥有一个银行账户,其中63%开通了ACLEDA的账户。它的总贷款额达到10亿余美元,这大约占柬埔寨总贷款额的23%。
目前,ACLEDA正试图在印度尼西亚复制它的成功。2008年,它开始进驻邻国老挝,并陆续创立了27家分行(并有继续增多趋势)。但是老挝人口仅600万,与该行下一站缅甸相比要少得多。其它投资商对进入这个快速变革却但人口仅为600万的国家持谨慎态度,更何况那里即将出台一部外国直接投资相关法案。但是ACLEDA总经理因•钱奈已做足够的调查并填写了所有的文书,希望相关机构尽快批准,以便月内开设头三家缅甸分行。
因•钱奈先生(见图)出生于高棉“杀戮场”。1975年波尔布特继任后,他和成千上万人被迫离开金边,离家远行来到北边务农。当时他的工作就是照料320头奶牛。最终他逃到泰国一家难民营,随后得到一笔为期一年的奖学金,从而远赴美国求学,学习商业管理。
因•钱奈先生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他这样的性格正反映出该行优点:ACLEDA一直与其最初的客户——乡间贫民——保持紧密联系。该行总共拥有160家左右小型分行,称作“服务点”,由两到三名信贷官分管。信贷官有权批准低于5000美元的贷款;高于5000美元的贷款需报由上级批准。例如,Russey Srok 服务点为6个村庄大约3000户家庭提供贷款服务。那里的信贷官Mao Rattha称,每天大约有四个人过来要求首次或重复贷款。信用审核程序包括与当地机构、贷款申请人邻居以及朋友谈话,大约需占用1到两天时间。
Mao Rattha先生称,虽然很少直接拒绝申请人,但他四分之三的时间都用于劝客户少贷点。ACLEDA利润可能因借款额下降,但这可通过减少拖欠还款现象得到弥补:不良贷款仅占ACLEDA 总贷款额的0.17%。
正是这种盈利但又负责的模式吸引了缅甸无数改革大众。缅甸官员已在柬埔寨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访问,调查ACLEDA的运作情况。因•钱奈先生认为,擅长小额贷款业务的ACLEDA非常适合缅甸薄弱的金融业,并为其带来巨大发展空间。“纵观缅甸信用,甚至比1993年的柬埔寨还要差,”他说道。最终,ACLEDA可能跨过缅甸边境,进入中国西南部云南省。他也许很谦卑,但绝对不乏抱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