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国兵,男,1972年生,经济学博士,理论经济学博士后。
现任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世经所党支部书记。
主要研究方向是世界经济、国际金融和国际贸易。
  
2003年3月,获浙江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2005年获全国博士学位论文理论经济学提名论文。
2006年从复旦大学理论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出站,并荣获“复旦大学博士后”称号。
出版学术专著4部:
《与贸易有关知识产权协定下强化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的经济分析》、《反倾销等贸易壁垒与中美双边贸易问题》、《中美贸易平衡问题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和《汇率制度的选择:兼论对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启示》(经济科学出版社)。
主编教材2部:
《国际金融》(北大出版社和上财出版社)。
负责人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批准号04CJY021、07BJY012)、上海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2006BJL006)、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基金1项(08JJD790138)、上海市ZF决策咨询研究重点课题1项(2004-A-13-Q)。
负责人主持在研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11BJY142)、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1项(2011C)、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曙光计划”项目1项(11SG10)、第43批“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项目1项。
  
2008年9月至2009年9月,获中国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资助,在英国诺丁汉大学做国际经济学访问学者一年,参加国际会议2次。
2010年10月13-20日,受俄罗斯圣彼得堡大学经济系邀请,参加“经济现代化:问题和前景”国际会议。
2011年10月23-28日,出席瑞典lund大学主办的Lund-Fudan Economic Forum 2011双年会,并作了“Nominal Level and Actual Strength of China’s Intellectual Property Protection and the Effect on Its Economic Growth: An Empirical Analysis”主题发言。
连续9年主讲本科生专业核心课2门:
《国际金融》和《货币银行学》;
主讲研究生专业公选课2门:
《中美贸易前沿问题研究专题》和《汇率制度理论研究》;
主讲留学生课程2门:
Monographic Study on Chinese Finance for EMA Master, Introduction to Chinese Finance Development for Foreign Students。
指导研究生36名(10名留学生、23位已毕业);指导本科生12名,已毕业。
主编完成《国际金融》教材2部。
曾担任经济学院2009级博士生班级辅导员。已发表学术论文60多篇,其中被SSCI、被Econlit收录3篇,被CSSCI收录38篇,其中权威期刊论文10多篇,复印报刊全文转载8篇。
参加海外国际会议4次,入选中国经济学年会论文8篇,商务部高级研讨会论文3篇。
现任上海市国际贸易学会常务理事,杂志Journal of Economics、China and World Economy, JCEFTS、中国社会科学、世界经济、财经研究等匿名审稿人。
获得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4项、安子介国际贸易研究奖2项、商务部贸易救济研究奖3项,全国博士学位论文提名论文奖,以及其他校内外奖励7项。
问答汇总:
1,坛友kyleliu:
沈教授,美国两党在中国汇率问题存有较大分歧,奥巴马ZF推迟了原本定于10月15日作出中国是否操纵货币以获取贸易优势的决定,而在竞选辩论中共和党候选人罗姆尼一再承诺,他将在其执政首日就给中国贴上“汇率操纵国”标签,从两党分歧来看您认为这会对中国汇率政策和汇率走势预期产生什么影响?
答复:很好的问题。就我的看法而言,中美贸易失衡问题是中美之间贸易冲突和合作的一个长期政策问题,眼下不管谁想竞选总统都会在这一事情上做些文章。政治家们更钟爱中美之间应该是双边贸易平衡,至少不应该是太不平等。但是,可以明确的是,不管谁真的做成总统了,谁也会是屁股决定脑袋的,因为中美贸易失衡问题是由中美两国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差异形成的互补性贸易失衡,是由FDI引致的贸易逆差转移、贸易创造效应和贸易替代效应造成的。不是政治家们能够调整和决定的。人民币升值对解决中美贸易平衡问题的影响效果并不明显,或者根本就无法对中美贸易失衡起到矫正作用。当然,对中国ZF的影响是有压力的,会加大人民币汇率升值压力,这直接会损害中国对美外贸出口的。但是,我们要化压力为动力,中国应加快汇率市场化改革步伐,尽早将市场机制和更加多元化市场交易主体引入人民币外汇交易市场,让人民币汇率变动更多体现出外汇市场供求力量,不给“人民币升值论”鼓噪者以口舌。
另外,去年年末以来人民汇率出现连续多日跌停,这是否说明我国汇率制度存在哪些方面的缺陷?
回复:我的看法可能是市场因素加上国家在外汇市场干预因素多重影响造成的,主要是想打破人民币汇率单向升值预期的。是让人民币汇率变动更多体现出外汇市场供求力量。但是,作为发展中国家的货币,不是国际货币,我认为还是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是次优的选择。
就目前汇率走势来看,汇率弹性是否良好?
回复:因为没有一个参考标准,很难判定人民币汇率弹性已经良好,但是,不管怎样,人民币汇率朝着能够升值也能够贬值的路径去游走的话,肯定是很棒的!
适度汇率弹性对中国贸易有正面的作用吗?汇率弹性的度如何掌握?
回复:就我今年8月份去深圳到企业调研来看,我们的企业家是讨厌汇率弹性浮动的,因为在扩大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单日波幅的同时,应加快我国外汇市场金融创新;否则等于硬把我国外贸企业推进大海去裸泳,这对外贸企业是不公平的。 ZF是没法决定汇率弹性的,是让人民币汇率变动更多体现出外汇市场供求力量,ZF作适当的干预,避免大幅波动。
提了这么多问题,希望能够得到您的解答,谢谢!
答复:没关系,欢迎你的问题。
2,坛友girllovely:
中国经济的近虑是什么?远忧是什么?
回复:就我的看法而言,近虑分为对外和对内两个方面:对外,近期是如何应对来自美国和欧盟的贸易保护主义压力,维持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以实现对外贸易平稳发展,拉动中国经济持续发展;对内,近期是如何遏制住房地产价格上涨,使有限的金融资源更多地流向和配置到实体经济中去。
远虑也分为对外和对内:对外,在美元现有金融霸权地位下,中国如何在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同时,不触及美元霸权地位呢?我的看法是不可能的,只要我们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也就是触及了美国的国家核心利益的,也就必然遭到来自美国的打压。对内,要面临三个难以改变的结构改革:一是中国人口老年化结构,二是中国严重失衡的收入结构;三是中国如何实现从国进民退复归民进国退,并且在中低端产业结构中培育出高中低端产业结构并存、和谐发展的格局。这三个结构的改革是未来中国大的忧患!
3,坛友phill:
美国的财政悬崖和扩张的货币政策是否会在将来引发美元的崩溃?人民币的未来定位应该如何?
答复:这取决于国际社会对美元的信心。只要美国仍旧主导着现有的国际格局,含政治、金融和军事格局,那么美国就能够继续向全世界透支,就现有发展来看,不会引发美元的崩盘。人民币如果没有办法挑战美元的地位,还是做个区域次货币。我的看法是,期望欧元尽快恢复出来,去挑战美元的金融霸权地位,而不是人民币。
4,坛友amidakala:
"人民币汇率朝着能够升值也能够贬值的路径去游走"我想问下这是什么样的一条道路呢?怎么决定这条道路的走向呢?
答复:就是要尽快地培育出中国人民币的外汇市场,让市场经济主体更多地参与人民币与外汇交易中去,进而形成更多地由市场供求力量决定的汇率形成机制,央行的干预仅限于设定的干预临界区间。
此外,我国贸易顺差太大,国外市场与我国外贸如何调节平衡才能达到双赢呢?
答复:我一直认为,对于发展中的中国,贸易顺差总是比逆差要好,至少不是坏事。因为贸易平衡是个不折不扣的伪命题,既然没有贸易平衡的现实世界,为何不能够持有贸易顺差呢?就像穷人总是要储蓄的,富人要投资总是要贷款和直接融资的,发展中的中国持有贸易顺差总是比逆差要好。就我的看法而言,中国没有必要去刻意迎合美国的要求去实现贸易平衡,因为美国是全球贸易失衡的根源,美国不调整,中国被动的调整是百无一益的。与其去过度关注外部调整,还不如加大力气,消除中国国内的内贸壁垒,如极大地削减内贸运输成本和各种内贸税费,这样,才能通过降低对外贸易依存度,特别是降低对美出口集中度,达到自我调整而非被动调整。
5,坛友fzj320:
沈教授:
跨国公司以垂直专业化形式在全球布局,依靠自身处于价值链高端。如富士康只能为苹果做代工。中国想快速打破这种格局,实现突破性的进展,有什么办法?
答复:很好的问题。如果是市场来决策的话,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因为按照目前生产率水平和劳动力创新能力,目前中国在加入WTO后,就必然成为国际分工中的一个链接。根据各自在分工中所作的附加值高低去分配,也就是西方经济学中克拉克边际生产率理论,就此而言,目前这种格局是符合国际分工格局的。如果是国家来决策的话,则提出自主创新规划,想通过实现产业升级来增加附加值,也就是深圳市ZF现在做的腾笼换鸟政策。就我看法而言,我们急于产业升级可能是有问题的,可能造成高不成、低不就的产业格局。若高端的制造业竞争不过美、德、日、韩,低端的制造业又被东南亚新兴经济体乘机获取,那么就很可怕了。
6,坛友xiongyingsharon:
沈教授,请问有关汇率传递方面目前比较前沿的研究有哪些,哪些问题尚存在较大争议,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哪些学者是这方面研究的专家?您能否推荐几篇文献以供阅读?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与欧美等国家有很大不同,是否会影响到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国内价格的传导?谢谢~
答复:就我的看法而言,研究汇率传递是很困难的,因为它需要很多前提需要满足,一是外汇市场能够自由交易,不受干预吗?二是汇率传递需要价格来反映,在比较两国价格时如何存在可比性?三是关于汇率存在对内汇率和对外汇率,四是不同的国家由于外汇市场成熟程度不同,其传导机制的有效性很不一样。鉴于中国外汇市场尚属银行间外汇市场,内贸壁垒严重扭曲了价格机制,很难用成熟的汇率传导理论来研究我们的人民币问题的。至于推荐的文献,你自己可以到elsvier,wiley,jstor等电子期刊数据库检索关键词就可以选择了。抱歉,我不想做主观评价和主观推荐。
7,坛友如果时间能慢点:
沈教授:世界单一货币有可能实现没有?如果有的话 中国应该做些什么?预期会在多长时间内实现?
答复:就我的认知极限而言,这是不可能在人类社会发生的,至多是存在几个大的货币区同时并存,也就是美元区、欧元区、日元区、英镑区、人民币区等。很难实现世界单一货币,因为没有哪一种力量能够抵补186多个国家对单一货币区的利益索取,今天的德国都没法抵补来自笨猪四国的利益索取就是例证。也就是,面对利益索取的张力需要极强的利益让渡才能维持他们在一起,谁能提供如此大的利益让渡呢?上帝,但上帝并不存在于现实中。
8,坛友茶缘天下:
但是还是想问沈教授一个问题:欧洲经济一直都处在低迷期,失业率也居高不下,特别美国,听说美国ZF已经出台政策鼓励美资在华企业撤回本国,特别是制造类,增加美国的就业率。我在苏州这边也听说有外资企业已经开始有撤回本国打算或已经付诸行动。我想请问沈教授,如果大量外资企业撤走,对我国的GDP有多大影响,对我过就业率有多大影响,会不会造成我国经济的大滑落?谢谢!
答复:很好的问题。就我的看法而言,我们没有必要过于担忧外资大规模外撤,这是由中美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决定的。目前,美国搞制造业重振计划,更多是与中国互补的,因为美国不可能用如此高昂的劳动力成本来生产与中国相竞争的中低端、没有多高附加值的产品。不过,我们需要警惕的是,到底是哪些因素导致近期外资撤离中国,只有知此知彼,才能稳定外资在中国的持续投资的。我的看法是,外资太重要了,她使得中国成为国际社会的分工成员,使中国真正融入世界经济圈子里,否则我们就会被边缘化了,不止是就业的损失了。
9,坛友树杪百重泉:
中国企业越来越多的在国外投资,请问,您觉得我国企业国际化过程中最主要的风险是什么?有哪些控制措施呢?
答复:有系统性风险,如政治风险,如美国就针对我们的中兴和华为提出危及美国安全利益的歪理。也有市场风险,如市场经营风险和外汇风险等。鉴于这方面我的研究所限,没法提供你具体的应对措施,抱歉!
10,坛友pdsjyp2007:
我觉得对外直接投资东道国效应、母国效应;对外直接投资决定因素分析等等都有很多人研究了,您看还可能在什么话题中可能有突破?或者前述问题中有哪些新的研究方法?
答复:就我的研究而言,据《中国统计年鉴2010》统计,2009年中国对避税地中国香港、新加坡、开曼群岛和英属维尔京群岛的直接投资额达439.9亿美元,占到当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额的77.8%,而2009年中国对东南亚国家印尼、泰国和越南的直接投资额为3.9亿美元,仅占当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额的0.7%。这样的对外直接投资格局很难形成真正的对外产业发展模式,只能是对美国等贸易壁垒的暂时性规避。我们真的能够ODI吗?请看看FDI就知道了,有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以及营销网络,不是光有钱就能够对外直接投资了,如果真是这样,那么中东和北非石油出口国最有钱了,为何没有形成FDI呢。
11,坛友达达马:
我想讨教一下如何在后金融危机背景下妥善处理好国际贸易与新农村建设之间的关系及教授本人对东西部边境贸易发展差异的看法。
答复:我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没有研究,但是我认为西部新农村建设不能再走东部制造业的路径了,应该以服务贸易特别是发展旅游业为主导,东部沿海发展优于中西部这是改革开放的历史造就的,同时东部沿海海洋运输成本更低,适合搞制造业。而西部内陆边境贸易发展起点晚,存在差异是正常的。我的看法是,中国西部省份绝不能再走东部省份搞工业制造业发展的路径了,那样的环境代价我们整个民族伤不起。
12,坛友不会游泳的猫 :
我想问,在中国是实行浮动利率较好还是固定利率?
答复:这取决于中国国有银行的改革程度,就市场而言,当然是浮动利率了,由市场资金供求者决定利率水平,不会造成人为扭曲。但是,就国家而言,在金融市场不够成熟和完善的情况下,中国商业银行还承担有社会稳定功能,国家还要为国有企业创造低的筹资成本,现阶段也就无法放开利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