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
一、英文主要论文
5. Guobing Shen (2012), “How US Antidumping Actions Affect China’s Inward and Outward FDI”, China Economist, 2012, No.3, pp.48-57.
4. Guobing Shen (2010), “Nominal Level and Actual Strength of China’s Intellectual Property Protection under TRIPS Agreement”, Journal of Chinese Economic and Foreign Trade Studies, Vol.3, Issue 1, pp.71-88.
3. Guobing Shen, Anthony Yanxiang Gu(2007), “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tra-industry Trade and the US Manufacturing Trade Deficit with China”, China and World Economy, Vol.15, No.6, 2007, pp.87-103.
2.“U.S. -China Trade Deficit: An Empirical Research”, Technology Time Journal, Vol.1, 1, Nov. 2004(独著).
1.“The Choice of Exchange Rate Regime: A Tetrahedron Hypothesis”, Chinese Business Review, Vol.3, No.4, April 2004(独著).
二、中文主要论文
2012年
60.沈国兵、司梦雪:《沪港金融中心:共同性目标和差异性定位》(上篇、下篇),《国家经济地理》2012年第4期(7月刊),第34-43页。
59.沈国兵:《显性比较优势:中国产品遭受美国反倾销的魔咒吗?》,《财经研究》2012年第8期。
58.沈国兵、辛梦园、王方薇:《美元弱势调整的内生性及其宏观决定因素》,转载《后金融危机时期:美国经济走势与中美经贸关系》,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2年7月版,第410-428页。
2011年
57.沈国兵:《美国对华反倾销对中国内向和外向FDI的影响》,《财贸经济》2011年第9期第63-70页;载人大复印资料《国际贸易研究》2011年第12期。
56.沈国兵、辛梦园、王方薇:《美元弱势调整的内生性及其宏观决定因素》,《社会科学家》2011年第10期第8-14页。
55.沈国兵、辛梦园:《中国从贸易大国迈向贸易强国的问题思考——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沈国兵教授访谈》,《社会科学家》2011年第10期第3-7页。
54.沈国兵:《中国未来十年对外贸易发展战略》,《世界经济情况》2011年第10期第7-12页。
53.沈国兵:《不同起诉下美国对中国反倾销的贸易效应:经验研究》,《世界经济文汇》,2011年第6期。
52.沈国兵:《显性比较优势:美国对中国产品反倾销的原罪抑或贸易促进因素》,载《体制改革与转型发展:经济•管理学科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12-23页。
51.沈国兵:《美国对中国产品反倾销:现时格局与贸易效应》,载《后危机时期的全球经济格局与中美经贸关系》,浦东美国经济研究中心编,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1年6月,第355-368页。
2010年
50.《全球贸易发展机遇与挑战及中国的选择》,《信息》季刊,2010,Vol.16, No.4.
49.《美国对中国反倾销的贸易效应:单一起诉与多重起诉情形》,载《第六届中国贸易救济与产业安全研究奖:获奖论文集》,中国商务出版社,2010年12月版第101-117页。
48.《美国对中国反倾销的贸易效应:两种模式经验分析》,载《转型-公平-发展》,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11月第301-306页。
47.《知识产权争端与美中双边产业内贸易:经验研究》,《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年第5期第95-100页。
46.《当今世界的国际贸易制度研究》,载《中国经济竞争力的国际贸易环境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9月版第36-55页。
45.《美国对中国产品反倾销:现时格局与贸易效应》,《世界经济情况》2010年第8期。
44.《知识产权保护与中国外贸发展:以高技术产品进口贸易为例》,《南开经济研究》2010年第3期第135-152页。
43.《全球统一征收银行税:争议的本质》,《西部论丛》2010年第7期第14-16页。
42.《TRIPS协定下中国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和实际保护强度》,转载《国际贸易研究》2010年第3期第64-71页。
2009年
41.《知识产权保护与中国省级经济增长:经验研究》,《世界经济情况》,2009年第10期第4-12页(独著)。
40.《TRIPS协定下中国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和实际保护强度》,《财贸经济》,2009年第11期第66-71/60页(作者)。
39.《TRIPS协定下创新和盗版:以中美软件厂商行为为例》,《世界经济》,2009年第3期第45-58页(作者)。
2008年
38.《TRIPS协定下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的核心难题及基准》,《财经研究》,2008年第10期第50-62页(独著)。
37.《美国对中国反倾销的贸易效应:基于木制卧室家具的实证分析》,《管理世界》,2008年第4期第48-57页(独著)。
36.《反倾销与美中双边产业内贸易:经验分析》,《世界经济研究》,2008年第3期第48-55页(独著);转载于《外贸经济、国际贸易》,2008年第7期第85-92页。
35.《中国知识产权保护名义水平及实际强度》,载《改革开放:制度•发展•管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11月,第470-475页(作者)。
2007年
34.《美国对中国反倾销的宏观决定因素及其影响效应》,《世界经济》,2007年第11期第11-23页(独著);转载于《外贸经济、国际贸易》,2008年第2期。
33.《显性比较优势、产业内贸易与中美双边贸易平衡》,《管理世界》,2007年第2期第5-16页(独著)。
32.《反倾销等贸易壁垒与中美双边贸易问题》,《财经研究》,2007年第1期第101-111页(独著)。
31.《美国对华反倾销的主要决定因素及其影响效应:经验研究》,载《当代中国:发展•效率•公平》,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11月,第451-456页(独著)。
2006年
30.《知识产权保护与中美双边贸易问题》,《当代财经》,2006年第11期第97-102页(独著);转载于《外贸经济、国际贸易》,2007年第3期第84-90页。
29.《美国出口管制与中美贸易平衡问题》,《世界经济与政治》,2006年第3期第71-77页(独著)。
28.《美国出口管制与中美双边贸易平衡》,载于《美国经济走势与中美经贸关系》,全国美国经济学会编,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第153-164页,2006年11月版(独著)。
27.《内外经济结构与中国经济增长》,载于《中国经济增长:制度、结构、福祉(第九章)》,(袁志刚教授主编),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10月出版。
2005年
26.《贸易统计差异与中美贸易平衡问题》,《经济研究》,2005年第6期第82-93页(独著);转载于《外贸经济、国际贸易》,2005年第10期第81-92页。
2005年12月,荣获第十三届安子介国际贸易研究奖论文三等奖。
25.《外商在华直接投资与中美贸易平衡问题》,《财经研究》,2005年第9期第80-91页(独著)。
24.《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与中国贸易收支关系》,《南京市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第11-16页(作者)。
23.《美中贸易收支与人民币汇率关系:实证分析》,《当代财经》,2005年第1期第43-47页(独著)。
22.《外商在华直接投资与中美双边贸易平衡》,载《当代中国:转型•发展•和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11月,第176-199页(独著)。
2005年12月,荣获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三届学术年会论文奖。
2004年
21.《日元与人民币:区域内货币合作抑或货币竞争》,《财经研究》,2004年第8期第28-39页(独著)。
20.《美中贸易逆差与人民币汇率:实证研究》,《南开经济研究》(双月刊),2004年第6期第65-71页(独著)。
19.《进口关税、实际汇率与中日双边贸易》,《浙江学刊》(双月刊),2004年第5期第173-177页(作者)。
18.《中日贸易与人民币汇率:实证分析》,《国际经贸探索》(双月刊),2004年第5期第11-16页(独著)。
2003年
17.《汇率制度的选择:文献综述》,《世界经济》,2003年第12期第15-24页(独著)。
16.《论“中元”共同货币区的构想与实现路径》,《财经研究》,2003年第6期第13-24页(作者)。
15.《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人民币汇率制度的选择》,《国际贸易问题》,2003年第5期第1-6页(作者)。
14.《汇率制度与经济绩效》,《福建论坛•经社版》,2003年第5期第21-25页(独著)。
2002年
13.《汇率制度的选择:不可能三角及其扩展》,《世界经济》,2002年第10期第3-9页(作者);
2003年6月,荣获中国世界经济学会会长奖,中国世界经济学会。
12.《论汇率与利率关系:1993-2000年泰国事例检验》,《世界经济》,2002年第5期第10-22页(独著)。
2004年3月,荣获第十一届安子介国际贸易研究奖论文二等奖。
11.《关于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条件性分析》,《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版》,2002年第5期第100-106页(作者)。
10.《汇率制度的选择:理论综述及一个假说》,《世界经济文汇》(双月刊),2002年第3期第63-80(独著)。
9.《外汇管理体制变革与利率、汇率市场化》,《福建论坛•经社版》,2002年第3期第26-31页(作者)。
8.《论制度变迁理论与制度变迁方式划分标准》,《经济学家》(双月刊),2002年第1期第41-46页(第二作者)。
7.《论货币演变:基于交易效率与货币信用互动观》,《上海金融》,2002年第1期第23-25页(独著)。
2001年
6.《论“中间空洞化”汇率制度假说》,《经济问题》,2001年第11期第24-26页(作者),转载人大复印资料《金融与保险》,2002年第4期。
5.《利率市场化的地区非均衡推进战略初探》,《社会科学研究》(双月刊),2001年第6期第44-47页(作者)。
4.《马克思主义汇率理论与西方经济学汇率理论比较研究》,《福建论坛•经社版》,2001年第5期第29-31页(独著)。
2000年
3.《小议利率市场化、利率自由化和金融自由化》,《金融科学》(季刊),2000年第4期(独著)。
2.《中国与WTO高级研讨会综述》,《经济学动态》,2000年第7期(独著)。
1.《金融衍生产品风险无法监控吗》,《福建论坛•经社版》,2000年第6期(独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