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学术道德监督
11140 35
2012-10-23
如果列支敦士登要给全国的大学发钱,充其量也就那么个数,保准不会出现“赤字”。可是,中国太大了,教育部拉上财政部,要给全国上千所大学组成的“协同创新中心”发钱,到头来看,那绝对不是个小数目。现在第一批71个协同创新中心的名单已公布,估计下拨经费将是个天文数字!

中国历来喜欢搞“群众运动”,今天搞完“大学城”项目,明天又忙“211、985”项目。我只听说过“集中优势兵力歼灭敌人”的做法,也见过只有“强强联手”才能把事业做大的例子,但我从来不知道把一群“科学家伙”聚集在一起就能“创新”?

如果我没说错的话,创新应该主要是个人智慧的结晶。凡是“大会战”这种玩意儿通常都不靠集体智慧,而是创新活动的“完成时”和“马后炮”。试问人类基因组计划有什么创新?各国测序中心的工作人员扎堆“赶任务”只是在“加班加点”,希望早点做出东西来。

当初如果不是塞雷拉私营公司的文特尔出来搅局,人类基因组测序结果可能还要推迟好几年才会公布。我想恐怕到现在,那些搞基因测序的,对文特尔团队“不合群”的行为不是怀恨在心,也会耿耿于怀吧?另外,我不知道美国的天文望远镜项目、火星探测计划是“圈钱”还是“创新”?

这大概是圈内“潜规则”:要么不玩,要玩大家玩!谁也不许说破,不然怎么忽悠国家的钱?明明一个项目可以自行完成,但为了“圈”更多的钱,硬是把几个单位搞在一起“拉郎配”,等到把钱瓜分完了,最后还是各行其是!

就像中国的贫富差距日益扩大一样,富的更富,穷的更穷!现在申办国家级“中心”得益最多的显然是那些“巨无霸”的名校和富校,最可怜的是那些不上档次的低级别穷校,不仅要先垫钱折腾出校级“中心”,还要攒钱申报省级“中心”,但无论怎么拼老命、挤破头也进不了国家级“中心”!

中国纳税人的钱就那么好用?一波接着一波,而且一浪高过一浪!老百姓是否有权问一问:少则几亿,多则几百亿、上千亿的科研经费是如何花掉的?花那么多钱都出了些什么科研成果?有多少人民的血汗钱流入了私人腰包而被随意挥霍掉?

我姑且认为,教育部的经费反正是要下拨的,建所谓“中心”也只是找一个“由头”,最终还是皆大欢喜,因为大家都分到了钱,这样即使没有任何创新也就算了。可是,某些“中心”却把外国人也拉了进来,这是否意味着外国人也到中国“圈钱”来了?说起来真有些如鲠在喉的不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2-10-23 10:22:37
赞同楼主的观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0-23 11:33:44
千年孤独 发表于 2012-10-23 10:22
赞同楼主的观点
这个跟某些课题的形式一样一样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0-23 12:37:02
咳,钱不知道怎么花,可能又是政绩工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0-23 17:45:13
一看就知道忽悠人的,怎么协同创新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0-23 17:55:15
胡说,这是主席的意思!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加微信,拉你入群
微信外可尝试点击本链接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