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18443 36
2012-10-24
悬赏 15 个论坛币 已解决
可贷资金理论的IS模型中,利率不是由投资和储蓄决定,而是由可借贷资金的供需所决定。储蓄和投资是可接待资金的供需各自来源之一。
供给来源包括个人储蓄,商业储蓄,ZF预算盈余,货币供给的增加,国外向本国的贷款等。
需求来源包括家庭信贷购买,企业投资,ZF预算赤字,国外向本国的借款等。

外生变量改变引起曲线平移,而内生变量改变引起曲线上点的移动——不改变均衡。不管这模型怎么设计,ZF赤字(盈余)应该是内生变量,它的数值改变应该不改变最终的均衡利率和可贷资金啊。也就是说ZF赤字并不会有挤出效应,而是因为ZF投资的相对低效,会减少这部分投资的乘数效应(或者成本过高)?不解。

还有,曼昆的书里,可贷资金定义成私人储蓄中可得的资金流量时,ZF赤字增加需求。不解。

最佳答案

巴士暧暧 查看完整内容

关于你原来的理解:如果把可贷资金的供给定义为私人储蓄,那么ZF的赤字就变成了可贷资金的需求,因为个人储蓄有两个用处(如果是封闭经济),一个是给私人投资,一个用来贷给ZF用来弥补赤字。所以当财政赤字,对可贷资金的需求就增加。 关于你现在的理解: 1. 不是有时候,而本身就是一回事。因为从国民收入恒等式,Y=C+I+G, 既可以写成Y-C-G=(Y--T-C)+(T-G)=I, Y-T-C就是私人储蓄,T-C就是ZF储蓄,私人和ZF储蓄之和就是国民 ...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2-10-24 11:31:42
yaozm2000 发表于 2012-11-13 12:10
谢谢很详尽的回复,不过我的“不解”是为什么:当可待资金定义为私人储蓄中可获得的流量时,zf赤字可以视作 ...
关于你原来的理解:如果把可贷资金的供给定义为私人储蓄,那么ZF的赤字就变成了可贷资金的需求,因为个人储蓄有两个用处(如果是封闭经济),一个是给私人投资,一个用来贷给ZF用来弥补赤字。所以当财政赤字,对可贷资金的需求就增加。

关于你现在的理解:
1. 不是有时候,而本身就是一回事。因为从国民收入恒等式,Y=C+I+G, 既可以写成Y-C-G=(Y--T-C)+(T-G)=I, Y-T-C就是私人储蓄,T-C就是ZF储蓄,私人和ZF储蓄之和就是国民储蓄,也就是可贷资金的供给,如果T-G<0(也就是赤字),ZF储蓄就是负的,如果你把可贷资金供给定义为国民储蓄,而需求只是私人投资,那么财政赤字就使供给减少。
Y=C+I+G也可以写成Y-T-C=(G-T)+I, 这里如果你把供给定义为私人储蓄,那么需求就变成投资和ZF赤字。所以就看你怎么定义可贷资金的供给,是私人储蓄还是同时也包括ZF。

2. 第二点的理解不正确。这里可贷资金的供求都是指在同一个时期内,比如一个月,一个季度,一年,无论个人储蓄还是ZF储蓄都是在这一年的变量,是流量不是存量,不能累积,不同期互不影响。而且私人储蓄和ZF储蓄互不相干,私人的储蓄是可支配收入减去净税收,ZF储蓄是净税收减ZF购买,互不包括。没有国内储蓄的概念,而是国民储蓄,是私人和ZF的和。当然,如果你把可贷资金的来源只定义为私人储蓄,那么赤字就不是负供给而是需求。

关于最后一个问题。在这个模型中,只有可贷资金的数额和实际利率是内生变量,而财政政策是外生变量和实际利率无关。只有私人储蓄和投资受实际利率的影响。
如果你把可贷资金供给定义为国民储蓄而不是私人储蓄,那么赤字就是ZF的负储蓄,在每一个实际利率水平,私人储蓄+ZF储蓄都变少了(因为ZF储蓄为负),而且由于ZF储蓄不受利率水平的影响,所以每一个利率水平上的国民储蓄减少的都一样,由于可贷资金的供给是国民储蓄,所以当出现赤字的时候,可贷资金供给曲线向左平移。
注意:模型一般都用内生变量和外生变量表示,而不用间接变量表述。在封闭经济的可贷资金模型中,内生变量是可贷资金供求的数额和实际利率,而税收、ZF购买、消费函数、投资函数的变化都是外生变量(即不是模型本身可以解释的因素),外生变量的变化会使曲线移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0-30 19:25:46
怎么没人回答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7 11:31:26
因变量只有一个,就是利率,其他都是外生变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7 11:32:47
没人答,斑竹把我的悬赏还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11 00:29:59
这是不是因为学派的不同,可贷资金理论是剑桥学派的古典经济学的理论,而曼昆是新凯恩斯主义的代表人物,沿用了凯恩斯主义的很多思想,比如流动性偏好理论和货币数量决定利率之类,感觉曼昆即使使用了可贷资金这个术语,可还是在凯恩斯的框架下来进行分析。所以也就有了“可贷资金定义成私人储蓄中可得的资金流量”这个定义。个人见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