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ozm2000 发表于 2012-11-7 11:32 
没人答,斑竹把我的悬赏还我
我的理解。
可贷资金市场都是实际变量,因为借来资金是为了投资、消费等,重要的是购买力,所以不在乎名义变量,同样这里是实际利率而不是名义,因为借贷双方都看重的利息的实际购买力。
如果是一个封闭经济,可贷资金的供给就是Y-C-G=(Y-T-C)+(T-S), 也就是私人储蓄加上ZF储蓄,可贷资金的需求就是投资I, 由国民收入恒等式Y=C+I+G, 得到一个封闭经济体的国民储蓄一定等于投资,即可贷资金的需求和供给一定是相等的,使供求相等的变量是实际利率。
如果是开放经济,一个经济体的国民储蓄和投资就不一定相等,同样由国民收入恒等式Y=C+I+G+NX, 可以得到Y-C-G=I+NX, 也就是这个经济体的国民储蓄大于投资时,多余的储蓄贷出给贸易赤字一方,如果国民储蓄小于投资,就要从贸易盈余方借钱。
你问的是ZF财政赤字的影响。
在一个开放经济中,整个世界是一个封闭经济体,因此全球市场可以看成是一个大的可贷资金市场,因此这个世界可贷资金市场均衡会有一个实际利率水平。
如果这个ZF的国家是一个小型经济体并且资金可以完全自由流动,也就是这经济体的可贷资金供给(国民储蓄)和可贷资金需求(投资)对世界可贷资金市场的供给需求没有什么影响(比如荷兰、加拿大),那么这个国家的实际利率就会固定在世界利率水平。因为如果这个国家利率高于世界利率,世界上其他地方的储蓄就会涌入该国,使可贷资金供给增加,从而使利率降低到世界的利率水平;如果是低于世界利率水平,该国的储蓄都会流向世界其他国家,因为国外的利率更高,这样国内的可贷资金供给减少,利率上升到世界利率水平。
在实际利率水平,假设原来该ZF财政平衡,而且国民储蓄等于投资(净出口就为0),现在ZF购买增加,古典模型假设产出在潜在水平(因为由生产要素的数量和技术水平决定),Y不变, C也变,G上升,国民储蓄Y-C-G下降,同时出现财政赤字。但是由于投资由实际利率水平决定,并且实际利率等于世界利率(假设为小经济体),所以投资水平不变,因此S-I<0, 由于S-I=NX, 所以净出口<0,这样就出现了双赤字(财政赤字和贸易赤字)。又因为S-I=NX, 由于S-I变小,NX也要变小,这是通过实际汇率的上升达到的。
如果是大经济体或者资金不能完全流动,该国的可贷资金供求变化会影响世界利率,而不是该国的实际利率由世界利率水平固定,当该国的利率水平高,其他国家的资金就会流入该国,相反,利率低资金就会流出,这样流出的资金是实际利率的单调减函数。
同样也假设该经济体(比如美国)原先财政平衡贸易平衡,这样开始并不存在资本流入或者流出。一个国家的国民储蓄要么为自己的投资筹资,要么就流入其他国家贷出。这样可贷资金的供给S=I(r)+CF(r) 可贷资金的需求(CF表示资本流出额),由假设原先财政平衡,S=I, 这样CF=0, 现在由于ZF购买增加导致财政赤字,可贷资金的供给减少,在原来的实际利率水平,可贷资金需求大于供给,这样,实际利率上升,投资水平下降,并且CF<0, 即有资本流入。
同时由于S-I=CF, S-I=NX, 所以CF=NX, 现在CF下降,NX也必然下降,这就要求实际汇率的水平上升。同样也产生财政贸易的双赤字。
大经济体和小经济体的不同就是,在开放经济中,大经济体的财政赤字提高本国的实际利率水平,从而减少投资,而小经济体的实际利率水平由世界利率固定不变从而不影响投资水平。但是都会引起实际汇率的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