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2354 18
2012-10-26
同济大学课题组,在杭州市区做的“最大忍受等待时间”的结论是:“在杭州市进行的小样本调查,初步确定杭州市行人可忍受等待时间约为70秒到90秒”。  此后,同济大学在上海做了更为庞大的研究。研究结果,与在杭州得到的数据相当。
  课题组共收集了3个交叉口和5个路口,共1820个行人的过街案例。
  这1820个行人,都是在红灯期间到达斑马线前的。他们或等待下一个绿灯时间通行,或等待一段时间后,在红灯期间通行。
  为了避免调查对行人产生额外影响,调查所用的摄像设备被隐蔽起来,架在行人不能看见的地方。
  经过研究计算,课题组得出结论:在交通流量较大的主支相交路口,行人最大可忍受等待时间为90秒,超过此时间限值,行人过街将处于不可控局面。
  “也就是说,当等候超过90秒,行人过街信号灯作用趋于零。”李克平说。
  同时,课题组还通过问卷调查和视频录像分析,当85%左右的行人违章过街时,即使面前车流量很大,信号红灯对行人也已基本没有约束作用。行人会成群地通过路口,造成机动车不得不让行的场面,使得人车冲突加剧,交通秩序混乱。
  中国行人算是“能忍族”
  课题组还把这一现象与国外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中国行人算是“能忍族”,比如德国行人的忍耐时间限度是60秒,而英国行人忍耐限度更低至45秒。
  “国内在交通信号灯的设置上更加偏向机动车,这就会导致行人被动违规。”倪颖说。
  记者近日走上杭州街头求证,结果发现多个闹市区路口红灯时长超过100秒,有的更长达145秒。记者观察到,在这些地方,行人闯红灯的现象较为普遍,尤其是上下班高峰期。
  “我们行人也赶时间呀,这么多红灯,要是一个个等,上班肯定要迟到。”一位上班族向记者解释其闯红灯的理由。
  倪颖认为,“中国式过马路”现象背后更深层是行人与机动车马路权益的问题。“行人作为弱势群体,他们的权益更应该得到保障。当然,如何令红灯时长更趋合理,如何让行人更好地保障自己的安全且更好地遵守交通秩序,这需要多方通力合作解决。”
  (据新华社青年时报10月25日报道)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2-10-26 09:22:48
中国是车行优先而不是人行优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0-26 09:39:11
什么时候行人优先了,素质才真的是提高的了
开车的素质未必就比行人高,许多人都张扬跋扈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0-26 10:01:24
在这个国家,基本原则就是拿老百姓不当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0-26 10:05:12
很好的课题呢,具有实际意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0-26 10:27:53
很多时候绿灯的时间太短了,经常走到路中间就换成红灯了,然后就在路中间走也不是,停也不是,很尴尬!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