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1124 2
2012-10-26
   对价值论中采用二重性分析方法将学术研究引向歧途的分析


  在劳动价值论历史上,二重性分析方法是一个长期使用,而且是人们引以为荣的学问内容。

  但是,采用这种分析方法研究出来的学术内容却容易让人质疑,无法获得人们的一致认可。

  例如,人们对商品的采购或用二重性对劳动的分析,我们看看会存在什么问题。
  决定人们购买一件商品的决定因素,不可能仅仅是商品的价格,是全面考察商品性能与价格。商品性能是人们考察的重点。
  用二重性分析法对劳动者的分析,脱离实际。雇佣者要考察被雇佣者的劳动能力,根据其能力确定报酬。这个过程在二重性分析中完全无法得到体现和分析。

  下面分析一下这个方法存在的问题。
  一、这个方法并不适于经济学采用。
  二重性分析法,在数学上实际上一个矢量分析法。如,在物理学中对一个力的拆分,可以拆分成水平分量和垂直分量。是一个平面的两维的分析法。
  可是,在经济学的分析中,大多采用的是逻辑分析法,是一维的。而且在用语言描述的理论体系中,是无法采用和使用两维分析法的。因为用语言无法把两维的元素和运动变化给予真实的描述出来。

  二、采用二重性分析法会使分析脱离真实,内容严重失真
  还是以物理学中对力的拆分作为例子加以说明。
  如果我们对力的分析只分析其水平部分的变化,人们会很快明白,这样的分析方法在物理学中是不对的。会使分析内容严重脱离原来的关系,失去真实性,导致结果不科学和不真实客观。
  而目前在劳动价值论中二重性分析正是采用这个的分析方法的,其结果也很难得到人们的一致赞同。例如,马克思对劳动二重性的分析,将人的劳动力(能力)拆分成生命部分和有用性两部分来分别研究,完全失去了人们对劳动能力的直观认识和真实性的研究。人们完全看不到劳动力(能力)在社会生产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也完全看不到劳动能力在社会中地位与价值的关系。

  三、劳动价值论采用二重性的后果
  用二重性分析法来分拆劳动力进行分析的后果,是严重失实的,也无法与现实挂钩的。
  (按劳动价值论的语境)劳动价值论中研究的价值是研究价值与人的劳动能力的关系,实际上也是价值与人的关系。经过二重性的分析后,价值研究完全异化,转化为价值与人们生命时间的关系。这样的分析对经济学研究来说,已经没有什么用处了。完全失去了价值与劳动能力的对应关系。

  小结:二重性分析法不适于经济学语言描述体系的理论研究。采用二重性分析会导致研究结果失真,与事实不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2-10-26 19:37:14
非常赞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0-28 14:58:11
1、对商品的性能进行考察是交换前消费者就完成的了,消费者绝不会购买不合格的商品,除非是欺诈行为,欺诈行为属于法律范畴,已经不是经济范畴。
2、考察雇佣劳动者的劳动能力,这是在雇用之前完成的。雇用之后,是劳动量的考察(包括数量和质量,考察质量的目的也是计算数量),不再是考察劳动能力。劳动能力强的他们请假,他们偷奸耍滑,他们懒驴上磨拉屎拉尿,这也没法计算。因此马克思提出了社会平均生产力决定劳动价值。
3、劳动二重性指的是商品特殊性一面不存在可比性,比较特殊性一面,则达不成交换。我们的现实经济行为也是如此进行的,否则就没有市场经济存在,而是奴隶社会的暴力经济或封建社会的权力经济。
拜托你们这些带着有色眼镜的人莫要研究经济了,你们还是去研究利润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