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m0600 发表于 2012-11-18 21:37 
恼羞成怒了。
你觉得很基础的常识,正是我要挑战的地方,我就是要在基础上推翻你的经济学,很显然,你 ...
你真不是一般无知,你臆想出来的西方经济学是这么告诉你的?
你不就是怀疑供求怎么决定价格么?那我来用最通俗的语言和例子告诉你。再看不懂就去医院测测智商吧。。
我需要商品A,市场上有一个厂商也生产A,但是生产A还需要中间品B,B是对于中间商来说预期收益最高的一个买卖,如果B的价格太低,他就不生产B,也就没有A可以生产。
生产A的厂商根据成本,和期望得到的一个利润出了个价格(这个利润空间比较大,他尽量往高叫价)。在我已知我收入的条件下,我觉得这个价格有点高,不想买。那厂家就卖不出去。他的存货就越来越多,他想那就降价吧。
有两种可能:
第一种,他降价了,我根据我的收入和对商品给我的满足程度,觉得可以买,我就买了。价格就此成交,中间品商和厂家也在中间品B这个价格上成交,因为中间商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回报,厂家得到自己满意的利润,我也买到商品而且觉得不是太贵,皆大欢喜。这时A成交价格=P1
第二种,他降价了,我还是觉得贵不买。这个厂家就一直降价,降到成本价,我还是不买还是觉得贵。那么这个厂家以后肯定不生产这个了,因为亏本生意。那这个厂家不买中间品了,中间品生产者的东西就卖不出去了。那中间商就降价卖中间品B。但是还有几种可能:
a、中间商把B降到他的机会成本,如果再低他就做别的生意不卖这个产品,但是以这个价格,商品A以成本价出售我还是觉得贵还是不买,那以后市场上就没有这种商品了。这时没有成交价格。
b、但是市场上没有商品A对我来说是很大损失,我的生活里A给我带来了很大的满足和效用,那我同意把出价抬高,极端的情况是中间商得到了经济利润为0的收入,销售商品A的厂商也是一样,这样我以最低的价格得到了想要的商品(或许这也是我出价的极限,再高我就不买)。这样交易都完成了。这时A的成交价格=P2
c、也许过程没有a、b这么复杂,中间商B把价格降低一点,但是有一个经济利润,由于成本降低了,生产A的厂商也在我原来不能接受的价格基础上把价格降低了一些并有一个大于等于0的经济利润,而且我也欣然接受了这个价格。价格=P3
就这几种情况,P1>P3>P2
注意几点:
1. 我作为消费者,即需求方,有没有影响价格。
2. 在各种情况下,我的出价是不是由我主观上对商品A的这一个产品的边际效用(边际收益)和价格(我的边际成本)来决定是不是可以买。
3. 供给方(包括中间商)也在比较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机会成本),如果卖出去一个A或者B得到的收入大于机会成本,他就可以生产这个产品(A或者B)。如果机会成本大,就不生产了。
4. 在这个讨价还价的过程中,一定要知道“真实的价值”才能交易么?当然不是!最开始可能只是随意的叫一个价格,如果成交最好,不成交再商量,只要各自的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机会成本)就可以成交。
这是不是解释我(需求方)和厂商(供给方)都有力量决定成交价格?
是不是解释了,并不需要你所谓“真是的价值”商品就可以成交?
在任何一种价格(P1,P2,P3)的情况下,价格的决定是由我和厂商考虑了商品“真实的价值”才同意成交的?我和厂商在乎“真正的价值”么?
当然不是!我只用我的边际效用(边际收益)和价格(边际成本)比较,厂商也只是用价格(边际收益)和机会成本(边际成本)比较。这个价格根本不需要是你的所谓“真实的价值”,只要我(需求方)和厂商(供给方)同意成交的价格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