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2012-11-18 23:38:13
clm0600 发表于 2012-11-18 21:37
恼羞成怒了。

你觉得很基础的常识,正是我要挑战的地方,我就是要在基础上推翻你的经济学,很显然,你 ...
你真不是一般无知,你臆想出来的西方经济学是这么告诉你的?

你不就是怀疑供求怎么决定价格么?那我来用最通俗的语言和例子告诉你。再看不懂就去医院测测智商吧。。

我需要商品A,市场上有一个厂商也生产A,但是生产A还需要中间品B,B是对于中间商来说预期收益最高的一个买卖,如果B的价格太低,他就不生产B,也就没有A可以生产。

生产A的厂商根据成本,和期望得到的一个利润出了个价格(这个利润空间比较大,他尽量往高叫价)。在我已知我收入的条件下,我觉得这个价格有点高,不想买。那厂家就卖不出去。他的存货就越来越多,他想那就降价吧。

有两种可能:
第一种,他降价了,我根据我的收入和对商品给我的满足程度,觉得可以买,我就买了。价格就此成交,中间品商和厂家也在中间品B这个价格上成交,因为中间商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回报,厂家得到自己满意的利润,我也买到商品而且觉得不是太贵,皆大欢喜。这时A成交价格=P1

第二种,他降价了,我还是觉得贵不买。这个厂家就一直降价,降到成本价,我还是不买还是觉得贵。那么这个厂家以后肯定不生产这个了,因为亏本生意。那这个厂家不买中间品了,中间品生产者的东西就卖不出去了。那中间商就降价卖中间品B。但是还有几种可能:

a、中间商把B降到他的机会成本,如果再低他就做别的生意不卖这个产品,但是以这个价格,商品A以成本价出售我还是觉得贵还是不买,那以后市场上就没有这种商品了。这时没有成交价格。

b、但是市场上没有商品A对我来说是很大损失,我的生活里A给我带来了很大的满足和效用,那我同意把出价抬高,极端的情况是中间商得到了经济利润为0的收入,销售商品A的厂商也是一样,这样我以最低的价格得到了想要的商品(或许这也是我出价的极限,再高我就不买)。这样交易都完成了。这时A的成交价格=P2

c、也许过程没有a、b这么复杂,中间商B把价格降低一点,但是有一个经济利润,由于成本降低了,生产A的厂商也在我原来不能接受的价格基础上把价格降低了一些并有一个大于等于0的经济利润,而且我也欣然接受了这个价格。价格=P3

就这几种情况,P1>P3>P2

注意几点:
1. 我作为消费者,即需求方,有没有影响价格。
2. 在各种情况下,我的出价是不是由我主观上对商品A的这一个产品的边际效用(边际收益)和价格(我的边际成本)来决定是不是可以买。
3. 供给方(包括中间商)也在比较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机会成本),如果卖出去一个A或者B得到的收入大于机会成本,他就可以生产这个产品(A或者B)。如果机会成本大,就不生产了。
4. 在这个讨价还价的过程中,一定要知道“真实的价值”才能交易么?当然不是!最开始可能只是随意的叫一个价格,如果成交最好,不成交再商量,只要各自的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机会成本)就可以成交。

这是不是解释我(需求方)和厂商(供给方)都有力量决定成交价格?
是不是解释了,并不需要你所谓“真是的价值”商品就可以成交?

在任何一种价格(P1,P2,P3)的情况下,价格的决定是由我和厂商考虑了商品“真实的价值”才同意成交的?我和厂商在乎“真正的价值”么?
当然不是!我只用我的边际效用(边际收益)和价格(边际成本)比较,厂商也只是用价格(边际收益)和机会成本(边际成本)比较。这个价格根本不需要是你的所谓“真实的价值”,只要我(需求方)和厂商(供给方)同意成交的价格就行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18 23:44:37
clm0600 发表于 2012-11-18 22:38
你只不过是自以为懂了,但可怜的是,你连提出疑问,发现疑点的能力都没有。
你的其实不是质疑,是因为你理解不了,为什么理解不了?
一种可能是没上过大学,所以没读过书。一种可能是性格有缺陷,想当然认为不对的就不去了解,所以也没读过书。

在我看来,两方面原因都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19 09:32:45
我需要商品A,市场上有一个厂商也生产A,但是生产A还需要中间品B,B是对于中间商来说预期收益最高的一个买卖,如果B的价格太低,他就不生产B,也就没有A可以生产
----------------
一出手就露馅了!你这不是垄断吗???
难道厂商不能自己生产B和A?凭什么被别人卡住?难道生产B的厂家就一个?

生产A的厂商根据成本,和期望得到的一个利润出了个价格(这个利润空间比较大,他尽量往高叫价)。在我已知我收入的条件下,我觉得这个价格有点高,不想买。那厂家就卖不出去。他的存货就越来越多,他想那就降价吧。
----------
现在,你又暴露了,厂商A也是垄断者。
既然如此,你不想买,你有本事不吃不喝??大米1块钱一斤你也要吃,两块一斤你就不吃?
当然,你指望面粉价格便宜,这可能吗??能涨价谁不涨啊?

最后,就算你说的是一种你可以自由决定是否购买,不买也没关系的商品。
请问,厂家的举动到底是否影响价格?????

这是不是解释我(需求方)和厂商(供给方)都有力量决定成交价格?
------------------
我什么时候否认过供求决定价格??
问题是,恰恰是你,认可了“竞争条件下,厂商不影响价格”这种鬼话,把价格当作了不受厂家影响和支配的固定值。
当我质问你这个固定值怎么来的时候,你居然用垄断企业的那一套来搪塞,你真是脸皮厚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19 12:15:53
clm0600 发表于 2012-10-26 23:16
马克思?他算老几,怎么一说政治经济学,你们都要加上马克思?
世人只知道有马克思,而不知道政治经济学 ...
看斯密的国富论 和 李嘉图的主要政经思想,然后跟大上年学的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相比,真的没觉得斯密和李嘉图的思想跟马克思是一派的...但是我还是很喜欢西方经济学,虽然现在学宏观,掉进各种不同派别之中真的很痛苦啊,不过痛并快乐着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19 12:21:24
春暖花开wl 发表于 2012-11-19 12:15
看斯密的国富论 和 李嘉图的主要政经思想,然后跟大上年学的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相比,真的没觉得斯密和李 ...
没有人说他们都是一派的,他们的思想有天壤之别,但是他们研究的都叫政治经济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19 12:24:47
clm0600 发表于 2012-11-19 12:21
没有人说他们都是一派的,他们的思想有天壤之别,但是他们研究的都叫政治经济学。
噢 为什么都叫政治经济学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19 12:48:33
春暖花开wl 发表于 2012-11-19 12:24
噢 为什么都叫政治经济学啊
我不是来扫盲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19 18:00:42
clm0600 发表于 2012-11-19 09:32
我需要商品A,市场上有一个厂商也生产A,但是生产A还需要中间品B,B是对于中间商来说预期收益最高的一个买卖 ...
哈哈,你果然还是看不懂啊。

你不是不理解供求是怎么影响价格的么?我用这么浅显的例子都看不懂,你一点抽象思考的能力都没有。。。你还是分不行单个厂商和市场的供给之间的区别。市场的需求和供给决定价格,是由需求者之间、供给者之间、需求者和供给者之间的竞争力量和互相博弈决定的。需求和供给都会影响价格。价格是给定的??用你可怜的智商想想,西方经济学哪句话说了对于市场价格是给定的?还是想不通就把我的帖子反复看看。

至于完全竞争、垄断竞争、寡头垄断、自然垄断的具体定价行为,我之前的帖子给你解释过了,回去好好复习吧。

你的这些其实不算做学术的问题,只是因为你不看书、不理解西方经济学的理论和为什么要这么阐述的迷茫和困惑罢了。用仅仅一点身边的生活常识和你自己的不理解就想批判,太可笑了。
你回复越多越能显出你的无知和知识的浅薄。特别是你回复的红色部分,更是暴露你根本理解不了稍微抽象一些的理论,这种把自己的不理解当做骄傲真让人哭笑不得。

All right, son, any more questions or confusions, read books.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19 18:01:52
clm0600 发表于 2012-11-19 12:48
我不是来扫盲的。
that is what i have been doing for u, lol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19 18:58:15
leihengzhishang 发表于 2012-11-16 12:16
你倒是告诉我,政治经济学能给欧债危机提供什么样的良方妙药???
政治经济学是一门以全世界为整体系统的学科。
亚当斯密到马克思在论述他们的理论的时候,都是站在世界无国界的前提上进行论述的。这也是为什么李斯特会反对亚当斯密,马克思的理论被认为是不具有可行性的理论的原因。
但越是被切割的经济学,越是不仅不能解决危机,连解释危机的能力也没有,更不用说预测危机了。
欧债危机要得以短期内解决必须基于世界ZF的基础之上,但目前这个条件不存在。
我非常认可某个人预言的,这场危机的最终解决恐怕要和1929年的危机最终解决的方式一样了,而且洪水必然从堤坝最薄弱的地方冲出来,这个地方不是希腊——“中国的每一个省都是希腊”。


今天的资本主义和马克思所处时代的资本主义已经有很大不同,但诚如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预见到的那样,信用的升级和泛滥将抵消股份制对资本主义的扬弃,换句话说,市场经济正在为自己制造新的掘墓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19 18:59:19
clm0600 发表于 2012-11-18 20:44
1. 需求曲线的推导,是在给定收入的情况下,在其他价格不变的时候,这种商品价格不同的时候,消费者选择的 ...
你不是不理解供求是怎么影响价格的么?我用这么浅显的例子都看不懂,你一点抽象思考的能力都没有。。。你还是分不行单个厂商和市场的供给之间的区别。市场的需求和供给决定价格,是由需求者之间、供给者之间、需求者和供给者之间的竞争力量和互相博弈决定的。需求和供给都会影响价格。价格是给定的??用你可怜的智商想想,西方经济学哪句话说了对于市场价格是给定的?还是想不通就把我的帖子反复看看。
----------------------
你自己说的呀:竞争的市场,价格对厂商来说是给定的,由此发展了一系列的谬论。
“完全竞争市场的价格是由市场需求和供给决定的,一旦决定这个价格,单个厂商是价格接受者而无法影响价格。”

如此简单的逻辑矛盾你都视而不见,光看书有什么用啊,越看脑子越傻啊!

单个厂商难道不是市场供给的一个组成部分?单个厂商的行为难道不改变供求态势进而影响价格??
单个厂商无法影响价格,难道只有大家商量好了一起行动才能影响价格?——这在竞争环境下不可能吧?
如此说来,岂不是所有厂商都无法影响价格了???

当然,从你的蹩脚分析来看,你确实是要所有的竞争厂商统一价格一致对付消费者呀无数竞争厂商的总效果,居然和一个垄断厂商的行为惊人的一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19 19:02:56
巴士暧暧 发表于 2012-11-19 18:01
that is what i have been doing for u, lol
你拿狗屎当宝贝,别人可不稀罕啊,你自己慢慢玩味,陶醉其中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19 19:07:44
zys5807 发表于 2012-11-17 22:31
兄弟,完全竞争是个理想化的模型,现实中没有这种市场的,或许最接近完全竞争的也就是期货市场了吧。完全竞 ...
这是所谓微观经济学中庸俗的特征:把完全不现实的东西当作条件来假设,目的就是为了数学可以套上去。
完全竞争模型是可以的,但为什么在完全竞争市场中,每一个厂商的信息就是完全的呢?
这里的数学高手可以夸耀自己的数学水平能和高科技理工科的人一样,但不敢来解决我在实际中遇到的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19 19:12:05
zys5807 发表于 2012-11-17 23:51
首先第一个问题吧,需求是无限多但是供给也是无限多的,如果一个厂商能生产无穷多的产品,那么定价第一点当然可以夺取整个市场份额。这里需求无限多的假设只是为了保证不会出现厂商生产无限多的产品而没有人买的情况。
如果跟你说的尽量定高价去卖的话,好啊~假设咱俩都卖东西,咱俩生产一件产品成本都是1块钱,咱俩一起摆摊卖东西,你定价10块,我定价9块,你看看人们买谁的?再来个人看到我能赚8块,他就定价8块,咱俩的生意就被他抢了,就是这么个道理呗。
至于你说的银行利息问题,这个也可以计入机会成本里面阿。总之,只要有利可图厂商就有理由进入市场,就算1件商品只有1毛钱利润,那卖出1万件也能大赚一笔
你的这个案例是有前提的:
1)同处一个封闭市场
2)进货同源
3)不存在区位或者地域或者位置的差别(仅这一条就在实际上永远不可能)
4)其它一切条件相等,包括售卖者的长相相同,或者潜在购买者对出售者的供给,除了价格以外没有偏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19 19:20:19
Rousseau 发表于 2012-11-19 18:58
政治经济学是一门以全世界为整体系统的学科。
亚当斯密到马克思在论述他们的理论的时候,都是站在世界无 ...
你还是没有回答我的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19 20:11:57
leihengzhishang 发表于 2012-11-19 19:20
你还是没有回答我的问题。
其实已经回答你的问题了:如果政治经济学因为受条件约束而不能提供经济上的解决方案,那么别的只会更糟。
所以套用马克思的话来说:
经济学家们用不同的方式解释问题,但关键是改变导致问题的条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19 21:01:38
Rousseau 发表于 2012-11-19 20:11
其实已经回答你的问题了:如果政治经济学因为受条件约束而不能提供经济上的解决方案,那么别的只会更糟。 ...
你连大概的解决方向或是方案都不提一下,这算什么回答。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20 11:35:53
Rousseau 发表于 2012-11-19 19:07
这是所谓微观经济学中庸俗的特征:把完全不现实的东西当作条件来假设,目的就是为了数学可以套上去。
完 ...
你的这个说法倒是值得认同,毕竟西经是建立在三大理论假设的基础上的学科,是偏向理论的社会学科,与经验实践脱离也是必然的。不过西经不正是在一步一步放宽假设,来使理论更趋向于联系实际么?我只是对lz全盘否定的思想不太认同。西经已经能有这么长的历史,在这期间我想世界上不会缺少像lz这样的思辩的批判者吧,可到现在这个理论还依然健在也是有自己本身的优势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20 13:16:36
zys5807 发表于 2012-11-20 11:35
你的这个说法倒是值得认同,毕竟西经是建立在三大理论假设的基础上的学科,是偏向理论的社会学科,与经验 ...
你把西方经济学看完整的话,马克思的理论、凡勃伦的理论、新剑桥学派都属于西方经济学。本质上,西方经济学分为政治经济学和庸俗经济学两大流派,这两大流派不是以谁主张ZF管得多些水主张市场化程度高些为划分标准,而是取决于其价值观和方法论体系。不是因为一说边际概念了,就是庸俗。也不是一说剩余价值了就是经典。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21 17:11:47
Rousseau 发表于 2012-11-20 13:16
你把西方经济学看完整的话,马克思的理论、凡勃伦的理论、新剑桥学派都属于西方经济学。本质上,西方经济 ...
经济学基本没有价值观,经济学就是研究:价格上升,如何如何;价格下降,如何如何。
完全忘记了价格的真正目的是解决不同商品的交换比例,居然抓住一件商品的毫无意义的价格数字练开了,练几百年也是白练。
微观经济学完全无用,讨论它正确还是错误都是多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22 16:32:51
巴士暧暧 发表于 2012-11-16 10:41
我下载楼主的文章,大概看了下,有些写的很有趣。
我看了下你批判马歇尔那个需求曲线的论述,举了个例子说 ...
什么叫边际都忘了?每增加一单位茶叶对消费者带来的效应增量。每天一杯茶,让他喝到死,我问茶叶单位增量是多少?喝到死也是1杯/天,没有增量,哪里来的边际?!难道答案是我比七天前多喝了六杯茶?说这是现实情况更搞笑,茶叶便宜了,谁能保证他一天还只喝一杯?只有类似“今天喝一杯,明天喝两杯”这样的情况变化,这个边际效应才能出现,没有时间单位谈什么边际。他都写那么幼稚了,还跟他争论个毛,不觉得自己掉价嘛,他这种一知半解就想自立门户的见多了,中国学生瞎就瞎在这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22 19:55:36
song1934 发表于 2012-11-22 16:32
什么叫边际都忘了?每增加一单位茶叶对消费者带来的效应增量。每天一杯茶,让他喝到死,我问茶叶单位增量 ...
说的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23 05:25:58
song1934 发表于 2012-11-22 16:32
什么叫边际都忘了?每增加一单位茶叶对消费者带来的效应增量。每天一杯茶,让他喝到死,我问茶叶单位增量 ...
这个。。。所以需求和供给都是流量概念,但是这个单位可以是一天,也可以是一周。
他的文章中是用一周这个时间单位来否定边际效用递减,所以我反驳也是用一周作为时间单位。
如果是考虑一周之内的茶叶需求量,他可以用每天喝一杯的例子。如果你只用一天连续喝茶来反驳,反而局限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23 10:10:30
iooo 发表于 2012-11-22 19:55
说的好。
呵呵,那几位大爷我可不敢惹,以前给他们提意见,没少浪费我的时间,一群活在自己世界的人,可惜了那个脑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23 10:13:03
巴士暧暧 发表于 2012-11-23 05:25
这个。。。所以需求和供给都是流量概念,但是这个单位可以是一天,也可以是一周。
他的文章中是用一周这 ...
每周喝七杯,没有增量没有边际,一个道理,那伙计真是天才啊,呵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23 11:53:18
巴士暧暧 发表于 2012-11-23 05:25
这个。。。所以需求和供给都是流量概念,但是这个单位可以是一天,也可以是一周。
他的文章中是用一周这 ...
开始内部讨论了?没用的,效用递减,就是一个钻牛角尖和抬杠的说法而已。

喝得起,咱就尽情地喝,喝到自己认为最舒服的程度。
没有这个条件,就在此基础上缩减。
就这么简单的问题,没有必要深入钻牛角尖。

效用论,那是根据效用的大小,来决定你宁愿付出的价格,哪怕你是亿万富翁,只要你认为这一口茶不值它的价钱,你都会毫不犹豫地不喝它!
你把值不值的问题,偷换成买得起买不起的问题了,把消费能力的局限扯进来,这已经违背了效用价值论的本意了。
既然买不起那么多,无法彻底满足自己的需求,那当然要减量,哪个需求弹性大就减哪一个好了,面对这个问题,一百个人就有一百个选择,就这个问题研究下去只能是自寻烦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23 16:44:55
太绝对了,理论也是随着人的实践认知在不断进步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23 17:22:32
有道理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23 22:15:06
libingchu 发表于 2012-11-23 16:44
太绝对了,理论也是随着人的实践认知在不断进步的
在错误道路上的进步,就是南辕北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23 22:51:10
clm0600 发表于 2012-11-23 11:53
开始内部讨论了?没用的,效用递减,就是一个钻牛角尖和抬杠的说法而已。

喝得起,咱就尽情地喝,喝 ...
呵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