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学术道德监督
29381 157
2012-10-30

学校简介

苏州大学坐落于素有“人间天堂”之称的古城苏州,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和江苏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其主要前身为创建于1900年的东吴大学。一百多年来,一代代苏大人始终秉承“Unto A Full Grownman”(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的校训精神;坚守“学术至上,学以致用,培养模范公民”的办学理念;传承和弘扬“自由开放,包容并蓄,追求卓越”的优良校风和“博学笃行,止于至善”的优良学风;努力培育兼具“自由之精神、卓越之能力、独立之人格、社会之责任”的“完人”。作为全国最早创建的现代高等学府之一,苏州大学曾创造了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史上的若干个第一:第一家以西式办学体制办学、第一家开展研究生教育并最早授予硕士学位、第一家开设法学专业教育、第一家创办学报等等。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时,东吴大学文理学院与苏南文化教育学院(建国初由省立教育学院、国立社会教育学院和无锡国学专修学校合并组建而成)、江南大学数理系合并为苏南师范学院,同年定名为江苏师范学院,在原东吴大学校址办学。1982年,经国务院批准改办为苏州大学。后经教育部和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苏州蚕桑专科学校、苏州丝绸工学院、苏州医学院等先后并入苏州大学。到目前为止,苏州大学已发展成为一所拥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十二大学科门类,具有相当规模,基础较为雄厚,办学效益显著,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地方综合性大学。

一百一十二年来,苏州大学始终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为社会输送了30多万名各类专业人才,包括许德珩、周谷城、费孝通、雷洁琼、孙起孟、赵朴初、钱伟长、董寅初、李政道、倪征日奥、郑辟疆、杨铁樑、查良镛(金庸)等一大批精英栋梁和社会名流,更有谈家桢、刘建康、宋鸿钊、郁铭芳、宋大祥、詹启敏等三十多位两院院士都是我校校友,为国家建设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苏州大学现有26个博士后流动站、2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67个博士学位授权点(含自设专业)、1个一级学科专业学位博士点、4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44个硕士点(含自设专业)以及21个专业学位硕士点,113个本科专业,4个国家重点学科、7个江苏高校优势学科,12个省级一级学科重点学科(含2个培育学科),22个省级重点学科,3个国家级公共服务平台、1个国家大学科技园、1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培育建设基地、16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省部级工程中心、6个省部级公共服务平台,1个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基地,1个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1个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国家体育总局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目前,拥有各类在校生近六万人,其中,在校各类研究生14317人,本科生25406人,留学生1143人、成人学历教育9922人;自考助学专业在籍学生8962人。教职工4890人,其中,院士5人、中组部“千人计划”入选者8人、“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10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4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9人,具有副高职称及以上人员2041人,一支力量比较雄厚、结构比较合理的师资队伍已初步形成。

苏州大学将人才培养作为学校的中心工作,将人才培养质量作为衡量办学质量的首要标准,明确和强化了“育人为本,教学为重”的办学理念,“把一切为了学生成人成才成功,有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学校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加强基础、拓宽口径、强化应用、重视实践的思想指导下,以通才教育为基础,以分类教学为引导,积极推进人才培养系统化改革,努力培养“卓越人才”,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全校共有25个学院(部),其中纳米科学技术学院进入了全国首批17所国家试点学院行列;设立了2个书院,其中敬文书院定位于专业教育之外的“第二课堂”,唐文治书院在“第一课堂”开展博雅教育。学校年均有150名左右的学生获得国家级奖项,在第十二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得包括2项特等奖在内的5项大奖,名列全国第二。在第29届北京奥运会和第30届伦敦奥运会上,我校陈艳青、吴静钰和周春秀三位同学共获得了“三金一铜”的佳绩,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先生特别致信我校表示感谢。

学校实施“顶天立地”科技创新战略,科研工作取得累累硕果。目前,化学、物理、材料科学、临床医学、工程学等5个学科进入世界学科排名(ESI)前1%。2012年截止目前,自然科学领域获得国家级项目276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65项、国家重大重点项目19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位列全国高校第20位;人文社科领域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0项,其中重点课题2项,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2项,入选国家社科基金《成果要报》2篇。2011年SCIE论文共计899篇(Ⅰ区、Ⅱ区307篇);2010年SCI索引排名位列全国高校第29位,SCI论文他引次数位居全国教育机构第25位,SCI学科影响因子前1/10的期刊论文位列全国高校第24位,SCI收录中国数学领域科技论文数量排名第15位;2011年我校共申报专利514件,授权专利240件。

苏州大学现有姑苏校区、独墅湖校区、阳澄湖校区三大校区,占地面积4051.78亩,建筑面积182余万平方米;学校图书资料丰富,藏书近400万册,中外文期刊30余万册,中外文电子书刊110余万册,中外文数据库76个;分析测试中心、计算机网络中心等设备先进;拥有为教学科研服务的苏州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学校主办有《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自然科学版、工科版和医学版四本学报及《代数集刊》》、《现代丝绸》和《中国血液流变学》等专业学术期刊。其中,《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以下简称哲社版)创刊于1906年,是我国创刊最早的高校学报。哲社版一直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2010年被评为全国高三十佳社科学术期刊。2011年的发文被《新华文摘》等权威二次文献转载和摘编47篇次,列全国综合性大学学报第16位。

苏州大学全面推进教育国际化战略,积极扩大对外合作与交流。学校先后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法国、德国、意大利、俄罗斯、日本、韩国、新加坡等20余个国家以及香港、澳门、台湾等地区的150余所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校际交流关系。学校每年接收各类外国留学生2000余人次,来校学习医学类、国际贸易、工商管理、计算机、化学化工、建筑、社会学、园艺、英语、日语及汉语等专业。学校大力发展学术和科技国际交流与合作,与新加坡国立大学共建了“中新联合开放实验室”和“功能高分子研究所”,与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共建了“纳米科技联合研究院”和“绿色高分子工程与催化技术实验室”,与法国爱迪特集团共建了“测控技术国际联合实验室”等一批合作机构。苏州大学积极探索境外办学的新路,与美国波特兰州立大学合作建设了波特兰州立大学孔子学院,与韩国大真大学合作建设了大真大学苏州分校,在老挝创建我国首个境外分校--“老挝苏州大学”。

苏州大学以昂扬的姿态、开放的胸襟、全球的视界,顺天时、乘地利、求人和,人才强校,质量强校,文化强校,依托长三角地区雄厚的经济实力和优越的人文、地域条件,努力将学校建设成为具有学科、区域和国际化特色的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成为区域内高水平创新人才培养、高新技术研究、高层次决策咨询的重要基地,引领区域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2-10-30 18:02:02
苏州大学有钱,有历史底蕴,这是深圳大学50年之内难以赶上的原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0-30 18:02:40
西北大学有历史底蕴,可惜没钱,这是被苏州大学超过的原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0-30 18:03:26
rbzdsf 发表于 2012-10-30 18:02
苏州大学有钱,有历史底蕴,这是深圳大学50年之内难以赶上的原因
要是让深圳大学现在就赶上,那丢脸的可不只一个苏州大学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0-30 18:06:31
表示不懂。。。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0-30 18:16:36
苏州大学还是不错的,很有底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加微信,拉你入群
微信外可尝试点击本链接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