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疑
针对苏州大学官方回应
针对朱棟霖教授的公开信,苏州大学新闻中心在10月12日下午六点作出了题为《关于对朱棟霖公开信中部分问题的说明》的文章,在此,针对这篇回应,有几点质疑,谨列于下:
其一,关于退休年龄的问题。我们姑且不论苏州大学对退休年龄不断变更是否合理的问题,我们需要问的是,苏州大学当年从南大引进朱棟霖教授的时候,是按照当年苏大的规定,而且有明文表示,由国务院评审的教授是70周岁退休,那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当年朱棟霖教授就是因为苏大这边也是70周岁退休才来的呢?现在说改就改,把自己通过的文件又废除,有朝令夕改的嫌疑;更何况在朱棟霖教授退休之前,前面所有国务院审评的博导都是按照七十岁退休,为什么到了朱棟霖教授这里,就要变成“提前”退休呢?再进一步问,苏州大学现在还有比朱棟霖教授大而没有退休的,也有到了70周岁而没有退休的,请问苏州大学怎么解释?回应信里说是按照学科建设需要,那我们是不是可以理解成你是选择性执法呢?
第二,绩效工资的问题,分配原则分配方法我们不必研究,就是按照现行的分配制度,朱棟霖教授在2013,2014两年间两个项目三个奖项,加在一起一共是11.52万元,校方的回应是“漏发”,朱棟霖教授并不是在上半年6月第一次提出,而是之前已经多次提出这个问题,怎么会存在“漏发”的问题呢?就算是“漏发”,怎么会对这么一大笔劳务报酬连续漏发两年呢?而且13年有另一位老师已经拿到了报酬,虽然少得可怜,14年又有不止一位教授拿到了绩效工资,虽然也少得可怜,等到朱棟霖教授提出来了,在学期结束时的文学院大会上公开站起来了,怎么能只用一个“漏发”回应?有点嘲弄旁观者的智商了。
第三,有关经费审查的问题,据文学院老师透露,当年纪委由施亚东副书记直接向朱棟霖教授交待,朱教授当面提出质疑,而且施书记当场表示,关于王院长出国那一趟的四万元经费,确实有点问题(有陪同朱教授的老师可以作证),并直言“不好查”,现在校方回应却说:“朱棟霖教授当时未表示异议”,这不是赤裸裸地编造吗?真如官方所说没有问题,好,那我们可不可以提一个小小的请求,能不能把那部分也就是12年之前的财务信息账单明细公示出来呢?反正校方说没有问题,正好替王院长证明清白;还有,12年到今天已经三年了,这期间的帐目是不是也该公布一下?以更一步地证明王院长的清白?
最后,关于校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的问题,官方回应是“由全校850余名教授投票选举”,可是据文学院的一些知情老师透露,在没有选举之前,王院长就已经宣布自己是校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当时,很多文学院的老师都知道,并且有人直接实名向校领导反映,校领导没有回应,大部分的信件仍保留在案,可以查询。不知对此,校方又该做何解释?
朱栋霖教授
对校方回应的回应
2015年10月12日晚,我们拜访了朱栋霖教授,并针对校方的回应对朱教授进行了采访。
1、关于退休问题,我在公开信里面来龙去脉已经阐述过了。我总结一句话,就是:政策多变,因人而异。还有很多教授不是国务院批准的,还是三级教授,70岁了依旧在岗。我10年就被停止了教学权,而且都是背后操作,我都不知道。
2、关于绩效工资问题,连续两年,不是“漏”能够敷衍的。而且我是两次提起过的,如果我不现在站出来,还准备漏发到哪一年。
3、关于我当时对王尧无违纪现象的回应:当时我的回答是:还有好多账目没有查清,他们回答说他们没法查。我不是当时没有表示异议,是当场就表示了异议。过去的七八年当中,我年年要求公布账目,年年不公布。
最后,谢谢大家的关心,我就是平常心态,把“维护学术公正,保持一方净土”呼吁一下。我认为你们不仅仅是对我的关心,也是对维护大学净土的关心。
朱栋霖教授妻子
对公开信事件的一些想法
“从法的角度看,我们有很多不在法治内的,苏大在退休和绩效工资有很多是随意的,现在又65周岁退休,是全校都这样实施吗?不是的,他们可以秘密地决定谁退谁不退。教授们对绩效工资大部分是不去追究的,都是咽下这口气的,都是靠逢成华一人说了算。他(指朱栋霖)拿工资从来都不看的,连卡号都不知道(朱栋霖教授对绩效工资一事一无所知,经另外一位受害老师提醒才得知)。还有就是,苏大曾经有过文件,说院长顶多两届,但因为某一个人,又给他单独发了一个文件,让他可以做三届。
相关知情人士
对公开信事件的态度
我们采访了相关知情人,对方则不愿接受采访:“我已经向纪委提出了实名举报,我相信组织会给我答复。在这之前,我不接受任何采访。”
采编|李征宇 戴子雋 及大学新闻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