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本位时代,发行货币是以黄金储备为基础的;那么今天,中国各大银行拼命抢夺信用卡市场,不管你现在有没有经济基础,比如学生,都可以办信用卡,那么这么大规模的发行量是以什么为基础的?以银行自己的资产?还是以国家的黄金储备?
信用卡是电子货币,但是无形中增加了银行的信贷能力,增加了市场货币了流通量,把未来的货币量提前用到现在了,是不是对通涨有影响呢?政府的统计报告中,关于货币量(M2,M3)是不是已经讲这些计算在内呢?
欢迎发表见解。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怎么没有人解答阿?
真是郁闷?难道就没有人研究这样的问题?
有点失望……
你所考虑的是两个层面的问题,不能混为一谈的。
信用货币的发行基础当然是国家信用,中央银行是唯一有权力发行货币的机构。
银行的信用卡发放属于银行经营层面的问题。货币供应的统计分两个层面,即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信用卡的发放所影响的是货币乘数,是包含在货币统计之中的。
信用卡就是银行发给顾客的空头支票,如果你透支了,很容易成为劳力奴隶
3楼说的对
信用卡是银行运行的手段。而你也说金本位时代的基础是黄金,而现在的基础是信用了。而你怎么能说学生就没有信用了?信用的评价有很多方面,预期的收益和创造收入的能力也是一种。不要以为当时没能力支付偿还就没有信用了。这是错误的。
一般来说,信用卡发行主要是为了鼓励及便利实物消费,因此,发卡行几乎都对透支现金提取/划转等纯货币交易做出限制,比如较高的手续费与利息。同时,信用卡透支额度一般较小,且有严格的还款期限及违约罚款(息)规定。这些都大大限制了信用卡创造货币的功能,从时间与规模上看,其引起的通货增量很小。有一点可以指出,现金交易手续费、最低还款及利息方面的规定,使得人们不可能通过“借东卡补西卡”的方法无限扩张通货量。
目前各大银行“抢发卡”与信用卡有自己的发行基础,是两个问题。“本应该如此,实际未如此”,说明其中有别的东西在起作用。
信用卡的发行是银行行为
在目前的货币体系下,对银行来说,能够贷出去更多的钱就能获取更多的利润,信用卡的本质就是允许你把未来的享受贴现到今天来用,在给定利率的情况下,你借得越多,或者在给定额度的情况下,你愿意承担的利率越高,表明你越急切想要得到未来的享受。这种贴现,当然是以你未来的收入流做保证的。在一定程度下,这样可以刺激消费,是好事,过了头,比如你已经把未来30年的都贴现了,那么你个人的还贷风险就增加,如果社会上普遍如此,那么整个经济体的风险就很大。现在的美国就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