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教师之家与经管教育
1724 3
2012-11-03
这话什么意思?是我的发明。人文社科许多学科的研究生,一年级一般上课居多,如果稍微松懈一下,不注重基本科研素养和科研习惯的养成,那么研一就变成了大学五年级,很多时候研二结束才逐渐醒悟过来摸到点门道,但是对不起,开题啦,要写论文了,要找工作了,快毕业啦,特别在学制2.5年的专业这个问题更突出。必须打破这种不利的状况,方法是尽快培养他们,使学生们能够快速转型,将“大五”变成“博一”。

          这是我今年起对研究生提的目标,一年时间,谈何容易?本来不想张扬,但想想还是要高调一下。目标可以高远,即使不能实现,也能取得一个相对不错的结果。事情都是人做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刚进校的研一的学生很少有牛人,但是研二呢?研三呢?你为什么不是那个牛人?你可能就是那个牛人!

    我在金融和国际贸易两个方向带研究生,但我自己做的科技管理部分主要还是自己做,其他金融、国际贸易等方向的一些东西大部分也是自己做,所以我的很多论文还是独立作者,这一点我还是比较自豪的。我跟学生讲,我是带着你们冲锋,不是像电影里面的国民党军官,“弟兄们,共军上来啦,给我顶住!”

       我不相信研究生是来混文凭的,也不担心学生科研素养不够,各人专业背景不同、兴趣爱好不同、特长不同,每人都是独特的。聪明勤奋的可以做得很好,即使弱一点只要尽力了我相信也还可以,一起努力!

      目前正尽量争取每周单独上一次课,算是回答下面留言的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2-11-3 23:07:44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3 23:16:11
那按照您的说法,如何从大学五年级迈向博士一年级呢?也就是你说的“基本科研素养和科研习惯”如何实现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3 23:24:43
难得的好老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