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计量经济学与统计论坛 五区 计量经济学与统计软件 LISREL、AMOS等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软件
1969 3
2012-11-08
请问在硕士论文中,我们先做因子分析,然后进行相关分析、回归分析,从实践中有二个做法,1是直接利用因子分析的结果产生出的变量进行后续的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另1个是由问项的均值进行后续的相关分析,这2个方法该论坛有很讨论,好像都是可以接受的。我现在的问题是,在论文中,当进行到相关分析的时候,我们需要说明参与相关分析的变量是怎么计算出来的吗?我看了很多论文,好像一般都吧介绍是怎么计算出的,都是直接给出相关的分析结果,也不知道他用的因子分析产生的变量还是均值。这个问题困扰我很久,一直不知道该如何处理,请大家指导。谢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2-11-10 13:02:54
自己顶一下,请高手指点。谢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10 15:37:36
后续的分析?进行过因子分析了?根据分析的目标抉择数据吧,
因子分析之后的得分进行分析从数据分析的角度看起来更合理些。
问题不是很清晰,没有弄明白楼主的意思,二阶分析(结构方程分析)吗?单纯的相关或者回归?要看进行样的分析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15 12:10:38
我一般倾向于用因子分做后续分析,但也要看具体情况。
楼上说的有道理,还要看你具体做什么分析,二阶的话,原始数据较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